李磊杨慧丽王海波刘福奎
(1.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烟台 264000;2.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入境人员心理自评量表应用研究与分析
李磊1杨慧丽2王海波1刘福奎1
(1.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烟台 264000;2.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目的]采取统计学方法验证心理自评量表应用于出入境人群的有效性,为口岸精神疾病的评估和筛查提供方法和手段。[方法]以心里自评量表为工具,抽取400名中国籍旅客、150名外籍旅客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比较,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外籍人员构成比为25%的人群与中国籍人群在阳性率和分量因子统计方面均没有差异;外籍人员构成比为50%的人群与中国籍人群在阳性率和部分分量因子统计方面有差异。[结论]在现有的出入境人群人员构成的基础上,心理自评量表在使用上没有差异。此结论为心理自评量表应用于出入境人员提供依据,以期对口岸卫生检疫的后续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出入境人员;心理;心理自评量表;量表评测
出入境人员的精神类疾病监管和筛查问题一直是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99条规定,应阻止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外籍人入境[1]。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国境口岸精神病监测规程》(SN/T 1282-2003)也明确要求要对入出境人员进行精神系统的咨询和检查[2]。但近几年来,出入境人群的精神类疾病检出率极低,这和口岸卫生检疫部门缺少相应的筛查手段有直接关系。其实在国内精神疾病筛查和诊断领域,各种筛查表格与方法都比较完善,精神疾病的风险评估机制也已经基本建立,心理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就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SCL-90最初源于精神病门诊患者的症状行为,1984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将其引进编译后,最初也是主要用于精神症状的研究。SCL-90具有灵敏、简便等特点,因此,部分学者转而开始将其尝试应用于正常人群,并逐步推广,所使用对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当前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3]。但SCL-90在出入境人群中的应用范围却一直比较狭隘,多见于出入境人群中单组中国籍群体的应用,如国际远洋船员,出国务工人员等[4]。这主要是由于出入境人员中包含相当比例的外籍人员,无法单纯采取国内常模进行阳性判定。本研究试图采取统计学方法,将出入境人员分成多个群体进行对比,从而验证国内常模对出入境人群的有效性,为SCL-90应用于出入境人员提供依据,以期对口岸卫生检疫的后续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2.1资料
中国籍旅客调查采用标准SCL-90(1984年王征宇翻译版本)[5];外籍旅客调查采用标准SCL-90外文版本(英文、韩文、俄文)[6];对照常模为现行通用的金华和吴文源主持完成并建立的全国常模,对象为18-60岁的成人。
2.2研究对象
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烟台、泰安和日照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年龄18-60岁,有过出境经历的中国籍旅客和现已入境的外籍旅客,且研究对象本身没有精神类疾病病史。
2.3研究方法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等网站公开信息显示,近5年来,在我国口岸出入境人群中,外籍人员总体比例均小于20%。为防止样本选择出现较大波动,本研究设定25%的外籍人员构成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50%的外籍人员构成比作为小概率和极端情况下的样本进行对照分析。
将被调查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中国籍旅客100人;B组:出入境旅客300人(其中外籍人员比例为25%);
C组:出入境旅客300人(外籍人员比例为50%)。
将A、B、C 3组阳性率、阳性样本进行统计,阳性样本的判定按照全国常模标准判定。对结果进行汇总,采取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保证总体样本选择的有效性,A、B、C 3组的单个样本选择为随机抽取,即有重复但无规律。
2.4统计方法
在对阳性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后,3组样本阳性率比较采取行×列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在对样本的因子分值进行数据整理后,先计算出各自样本的总体均值[均数加减标准差(±s)],后采取两两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工具为SPSS 10.0软件。
3.1总体阳性率对比
在对A、B、C 3组的总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后,采取行×列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总体χ2值为7.19,P<0.05,即其中至少两组数据阳性率有差异。进而分别采取四格表方式进行分类检验,结果为A组与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与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A组与B组比较没有差异(见表1)。这表明,外籍人员构成比为25%的人群与中国籍人群SCL-90阳性率没有差异;外籍人员构成比为50%的人群与中国籍人群SCL-90阳性率有差异。
表1 总体阳性率对比
3.2中国籍人群与出入境人群因子分数比较
分别对ABC 3组的人群进行SCL-90的9个因子的得分统计后,得出各自样本的总体均值[均数加减标准差(±s)],然后分组进行T检验对比得出P值,见表2、表3。
表2 A组与B组因子比较
表3 A组与C组因子比较
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因子分比较中没有差异,与C组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上有明显差异。这表明,外籍人员构成比为25%的人群与中国籍人群SCL-90因子分数比较没有差异;外籍人员构成比为50%的人群与中国籍人群SCL-90在部分因子分数比较上有差异。
精神疾病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疾病,在出入国境方面受到严格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99条规定,应阻止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外籍人入境,SN/T 1282-2003也明确要求要对入出境人员进行精神系统的咨询和检查,但检查方法和规范流程方面却一直存在较多问题。现行方案基本为被动诊断,即不发病不处理,缺少筛查机制和风险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出入境人群具有高流动性、人群构成复杂的特性,而精神疾病隐蔽性强、诊断流程时间长、很难大范围筛查,这导致了精神疾病在口岸疾病的检出率一直很低,这明显和国内精神疾病的高发趋势不符。在这个问题上,引入国际国内早已通行使用的量化评估表格的模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国内各口岸卫生检疫机构也针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很多研究[7],在量表的选择上,SCL-90是首选。SCL-90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多、能准确刻画受试者自觉症状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健康测量和心理咨询,是目前精神病和心理研究最常使用的量表。SCL-90的理论是依据精神病的症状学内容编制,用于协助衡量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减轻医生工作量并具有针对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SCL-90己经成为心理工作者使用频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的工具,它经历了一个广泛用于精神科病人——临床病人心理——正常人心理卫生——一般人群心理健康全面评定的过程[8]。但在出入境人群这一特殊群体中,SCL-90的使用却一直存在争议,这主要是由于现行国内SCL-90的常模为金华和吴文源主持完成并建立的全国常模[9],对象为我国18-60岁的成人。而出入境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外籍人员,脱离了国内常模设定的范畴,引起整个量表效度的偏移,重新建立新的出入境人群常模又受到人群流动性大和地区差异明显的限制,至今未能完成。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无论出境还是入境人群,中国籍旅客和外国籍华人旅客占绝大多数,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出入境人群中中国籍旅客占80%以上。本研究采取统计学的方法证明了在外籍旅客占25%的出入境人群中,无论是在总体阳性率还是在分量因子分数方面,都和中国籍旅客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在现有出入境人群人员构成的基础上,SCL-90在使用上其实并没有明显差异,这对于下一步建立量化评估模式的口岸精神疾病筛查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口岸执法单位的卫生检疫部门,肩负着保障出入境旅客健康安全的重任,快速准确的筛查精神疾病,降低出入境人群的健康风险,是口岸卫生检疫部门一直以来的工作难点。本研究虽然提供了一种采取量表进行筛查的方法,但也存在着只能初步筛查,无法明确诊断的局限性。下一步还需要口岸部门加大技术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技能,增加设备投入,深化和地方专科医院的合作机制,以期实现口岸检疫与地方合作、管理机制和专业技术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切实提高出入境人员精神疾病的检出率,保障国际旅行者的健康安全。
[1]吴洁,周献松,陈艳玲,等.空港口岸入境“精神病”旅客卫生检疫处理措施探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30(增刊):66-67,70.
[2]SN/T1282-2003国境口岸精神病监测规程[S].
[3]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8(1):51-52.
[4]卓锦雪,陆勤,高锦平,等.海员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2):94-97.
[5]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
[6]Derogatis L R.SCL-90-R,administration,scoring and Procedures manual-II for the Revised version and other instruments of the psychopathology rating scale series[M].Townson:Clinical Psychometric Research,1983.
[7]肖武,张述铿,史灵梅.首例精神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口岸卫生控制,2012,17(6):35-37.
[8]刘步平,方春平,黄素芳.广州地区高校慢性前列腺炎男生SCL-90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85-4286.
[9]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2-327.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CL-90 Among Entry-Exit Personnel
Li Lei1,Yang Huili2,Wang Haibo1,Liu Fukui1
(1.Yanta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Yantai,Shandong,264000;2.Rizh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bjective]To vers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SCL-90 among entry-exit personnel by statistical methods,in order to provide methods of assessment and screening of mental disease at port.[Methods]Testing 400 Chinese travelers and 150 foreign tourists by the SCL-90,then classifying comparison,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testing result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and component factor between the foreigners'group(constituent ratio:25%)and the Chinese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and part component factor between the foreigners'group(constituent ratio:50%)and the Chinese group.[Conclusion]On the existing staff structureofentry-exitpersonnel,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useofSCL-90.This conclus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SCL-90 applied in entry-exit personnel,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and advice for the follow-up supervision of port health and quarantine.
Entry-Exit Personnel;Psychology;SCL-90;Scale for Evaluating
R185
E-mail:lileiciq@foxmail.com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项目(SK201433)
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