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杜娟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比较研究
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杜娟
【摘要】本文阐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分析了二者在服务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行业的关注,在此过程中,图书馆逐渐实现了信息化,以数字化图书馆的崭新模式参与到了竞争中,以适应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形势。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实现了对互联网的有效运用,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实现了对分散资源的有效管理,并且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图书馆将完全取代传统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有着自身的优势特点。
(一)传统图书馆概念综述。传统图书馆是以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来实现知识信息传播的公共服务组织机构。在传统的图书馆中,需要通过图书管理人员来实现对相应文献资料的管理,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再实现借阅服务。其是以实体为存在形式的,由屋舍、藏书以及管理人员共同构成,而其藏书的种类与规模就成为了衡量传统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准。传统图书馆的前身是封建社会时期的藏书楼,所以就具备了古代藏书楼的特点,即以藏书为主,并不重注自身服务功能的发挥,所以其使用的价值也不高。
(二)数字图书馆概念综述。所谓的数字图书馆,指得是网上图书馆,即在具备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对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自身管理服务的虚拟化。从数字图书馆结构看,不仅仅具备图书馆的功能,还能够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流;从数字图书馆的存在介质看,其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纸质书籍的收集模式,实现了电子化的图书形式,进而就为图书馆图书收集、整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为读者在借阅与使用上带来了便利。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一大发展方向,不仅方便了文献的检索与借阅,还为实现远程教育提供了媒介,从而为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更为方便的途径与广阔的空间。
(一)二者的共性。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共性体现在:其都是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来实现自身的服务功能,即向读者提供文献资料,满足读者对于不同知识的需求。基于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转变历程,不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其在服务上都从以往的封闭形式转变为当前的对外开放模式,从过去的以借阅服务为主,到现在的以提供参考文献为主,从以往的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存在形式的改变也使其从以前的需要读者自己到馆内借阅,到现如今的网上服务与管理服务并存,并逐渐实现了全球性服务的功能。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图书馆能够实现远程服务,从而为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其服务模式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而推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逐渐实现与国际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接轨。由此不难看出,服务乃是图书馆存在的核心,无论其存在形式如何变化,其管理模式如何创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服务功能,以满足当前知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
(二)二者的区别。一是传统图书馆在服务上所体现出的个性特征。传统图书馆主要是以图书的收藏为主,因此,其实用性的功能尚未得到完全的开发,服务的基本模式可以总结为:重藏轻用。传统图书馆基本服务功能都是基于读者对图书的需求,通过对纸质图书的收藏,进而实现自身的服务功能。传统图书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基于自身所收藏图书的种类与规模来实现的,虽然其在口号上重视读者需求,要实现对读者需求的满足,但是,传统图书馆基于自身的特点是无法完全实现这一服务目标的。与此同时,传统图书馆受自身存在形式的束缚,因而无法实现全天候、24小时的人工服务。与数字图书馆相比,传统图书馆建筑规模再大,也无法与数字图书馆网上存储空间相抗衡,所以资源是无法与数字图书馆相比较的。二是数字图书馆在服务功能上所体现出的个性化特征。数字图书馆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介的,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馆实现了对自身服务功能的创新,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甚至是自主化服务,进而也就逐渐满足了当前读者对于图书馆书籍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还实现了不间断服务,即全天候24小时为读者服务,这样也就打破了图书馆服务在时间上的束缚,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效益。此外,数字图书馆的存储空间很大,是传统图书馆藏书所无法比拟的,并且也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逐渐实现了全球化的网络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柳燕.高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
[2]温相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探微[J].重庆图情研究,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