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理想

2015-10-30 01:4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5年30期
关键词:飞雪北斗梦想

【素材展示】

水均益:

变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理想

继2014年推出的《益往直前》成为书市黑马之后,水均益又将写于1998年的《前沿故事》修订再版。不过这次的再版并非简单地翻印,水均益说他为此花了好几个月的工夫,希望注入一些新的内容,使之能有一个新面貌。他说,新版的《前沿故事》不仅把旧版的篇目、章节顺序做了重新调整,对里面讲到的有些故事进行了修订和续写,还增加了与球星贝克汉姆的交往、对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时“炮轰”刘建宏事件的回应等。还有一篇所谓的“夹带私货”,那是他写给已逝父亲的怀念文章。

如果说《益往直前》侧重于“水均益看世界”,那么《前沿故事》就重在讲述“水均益成长史”,后者完整记录了水均益从1984年大学毕业到新华社再到央视的奋斗历程。

在与现场读者互动时,水均益再次动情地讲起了第一次采访、第一次上镜、第一次亲历战争炮火等难忘而宝贵的回忆。“30年过去,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理想。人生就是这样有上有下,有沮丧也有欢乐,有挣扎也有坚持,把这些东西真实地记录下来,也许能够帮助我的读者从一个菜鸟的成长史中获取一些养分,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需要拼一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因为机会总在前方!”

王飞雪逐梦“北斗”

今年3月,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

在北斗“问天”的征程中,每一个耀眼的年轮、每一座矗立的丰碑,背后都镌刻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王飞雪——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21年,王飞雪投身北斗事业20年,先后攻克一系列攸关北斗系统成败的核心关键技术。

1988年6月,正读高三的王飞雪,因成绩优异被推荐上北京大學,然而少年时在他心中深深扎根的“银河梦”从未忘记。上北大还是上国防科大?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毅然放弃了难得的推荐机会,选择了向往已久的国防科大。

步入校园,他如饥似渴地在科技的殿堂中学习,以全院第一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中国科学院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学校也挽留他留校深造。

去中科院还是留在国防科大?许多同学纷纷给他打电话,劝他说:中科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机会难得,要好好把握!然而,王飞雪始终忘不了心中的军旅情结,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国防科大,并最后选择了当时国家最急需也最薄弱的精确制导专业方向。

他在北斗导航定位领域成为知名专家后,国内外许多大企业的老总发出邀请函,许以配备个人实验室、研发队伍和百万高薪的优厚待遇,劝他转业,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在他内心深处,逐梦“北斗”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实现抱负、为之奋斗的毕生追求。正是凭着这份赤诚和热爱,他和团队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瓶颈,使中国在广袤的太空拥有了自己的“千里眼”。

“蹦床天才”董栋:用生命在跳跃

董栋,2012年伦敦奥运会蹦床冠军、在读体育专业硕士、全国人大代表。今年25岁的他,已经实现了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大满贯”,成为中国男子蹦床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年仅19岁的他,肩负着大家的期许走向赛场,由于过于紧张,虽然抱着冲击金牌的信心,却只收获了铜牌,他的失望可想而知。很多人都担心这位“希望之星”会有“陨落”的风险,但很快被证明这观点是错误的。2009年的全运会上,董栋力克奥运冠军陆春龙、世锦赛冠军叶帅等人勇夺第一。在这之后,冠军头衔接踵而至,董栋迎来了丰收时刻。摆在“蹦床天才”面前的挑战,只剩下夺得奥运冠军这最后一项。终于在伦敦奥运会上,董栋凭借强劲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获得了冠军。

作为国内首位获得蹦床项目“大满贯”的运动员,年轻的董栋始终是青春、阳光、不断超越的代表。激励他前进的动力是什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运动员”的梦想。为国家,有梦想,能坚持,敢奋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年轻的董栋秉承“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念,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董栋的青春梦想锻造了今天的他,也必将支撑着他不懈奋斗,续写新的人生辉煌。

互联网“厨神”田金涛: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菜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田金涛是一个创业型人才,在学校时就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创业中。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从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成长为如今的互联网“新秀”,一路的艰辛坎坷洒满了汗水,即使是今天成为一家拥有150多万活跃用户的香哈网老总,他也仍然保持着谦卑低调的态度,继续为了梦想而奋斗。

2011年6月,在毕业一年后,田金涛从搜狗辞去了令人艳羡的高薪职位,聚集了一帮有着同样梦想和爱好的青年人,形成早期的创始团队,一起创办了香哈网,致力于打造白领午餐网上订餐平台。

创业早期,团队没有投资,他们四处借钱,金涛最困难时欠了40多万外债,“那时候想跳楼的想法都有了!”但他却从没有想过放弃,田金涛是一个执着的人,为了既定目标,不管多大困难都要实现,创业路异常艰苦,但为了这个兴趣和信念,他始终咬牙坚持着。

如今,田金涛的香哈网成为众多投资者争相追捧的对象,公司得到了稳定发展。当初的小团队如今已扩展为50多人的规模,田金涛和他的伙伴们也早已告别捉襟见肘的窘境,但质朴、随和的风格却没有改变,甚至成为了整个公司的一种氛围。

成功永远属于在奔跑的人。田金涛说,作为一名青年,拥有活力与激情,就应该为了梦想而坚持,你踩过的坑终将成为你人生的财富!

清华硕士扎根基层做一名实干家

“扎根基层,做一名实干家,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2012年,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徐勃怀着这样的信念,背上行囊带着梦想,奔向未来,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刚毕业时,徐勃的确有很多选择,可以去企业拿高薪,可以去律所当律师,在周围的亲朋好友看来,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留在大城市里。而在毕业时,徐勃却没有投过一份简历,没有去听过一次企业宣讲会,公务员考试也没有参加,他用他的时间去学习了吉林省的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徐勃说,“我很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要做什么,我听从内心的召唤。基层是我熟悉的地方,我要用我的脚步去亲身感受吉林这块土地的热度。”

在基层的3年,从下坎村副书记到镇党委副书记,他走遍了全镇15个村的每个角落,撰写了4万多字的《岔路河生态经济文化可行性报告》;在对新加坡的招商工作中,他促成多个重大项目落户岔路河镇;作为一名江西老表,他将妻儿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下定决心要在东北的农村耕耘梦想。

放下身段扎根基層,将青春绽放在黑土地上。在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层的分享活动中,徐勃说,“青年人都是梦想家。向上向善,是最快乐的事情,最符合我们青年人的天性和追求。向上向善的青春是最美丽的青春,让最美丽的青春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侯逸凡:顺“棋”自然 执子无悔

侯逸凡,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中国女子国际象棋队队员。1999年学下国际象棋,2003年进入中国国际象棋队。是历史上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最年轻的女棋手;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她下棋思路清晰,棋风充满霸气,被誉为“天才少女”。

谈到梦想,侯逸凡说:“我从来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终极的目标。”侯逸凡告诉记者,成为世界冠军是小时候的理想之一。“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由于世界冠军不是终极目标,我希望我的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能够跻身男子高手行列,与当今世界超一流棋手同台竞技,多向他们学习和看齐。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在中国梦的大棋局里,我期待与同学们一道,像国际象棋中的‘小兵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嘱托,无愧于总书记的殷切教诲和希冀。”侯逸凡说。

【运用示例】

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向上之心强,一是相与之情厚。”“向上之心”即拥有崇高光明的理想,“相与之情厚”即为理想而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情怀与行动。因为有理想的支撑,因为有信念的指引,董栋跳出了人生的高度,侯逸凡走出了精彩的棋局,田金涛实现了创业之梦,水均益书写出了不凡篇章,王飞雪抵达了科技尖端,他们都诠释并践行着人生成长之要义,社会发展之内涵——播种理想,奋斗不止。

猜你喜欢
飞雪北斗梦想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初雪
北斗时钟盘
偶见飞雪闲吟
芦花飞雪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梦想
六月飞雪
梦想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