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 王晓平 温宗林
【摘要】在如今教育改革热潮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并随着体育锻炼、身体健康等因素在人们生活中占据地位的不断提升,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文章通过叙述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提出几点改革这一现状的建议,以求改善现状,提升效率。
【关键词】学生主体参与 高校 体育教改 探究
【课题信息】1.《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体育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2年度广西教师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2JS062);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4YJJG14)。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5-02
人类是世界的主导者,是社会进步的先驱,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无论在何种社会背景下、在何种经济领域中,人的主体地位都是难以忽视和撼动的[1]。高校教育作为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接班人的必要途径,是直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因素。随着体育运动在我们认知范围中重要性的提升,我国高校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学生的地位与重要性。
1.高校体育教学方式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1.1 教学理念陈旧,有待提高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洗礼,高校教育方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探寻。加之人们对体育课程认识的片面性,体育课程的改革举步维艰。我们在漫长的教学路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师与教材上,遵循着“以教师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不仅存在以上问题,还存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素质观念的淡化等问题,教学及学习理念均有待提高。
1.2 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学精一门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对它的兴趣。但由于学生们的能力以及爱好有限,仅凭学生自身无法对每堂课程都产生较高的兴趣,因此,教师就应当加以辅助,通过变革课堂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来间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将学生摆在课堂的第一位,也就很难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事倍功半。
1.3 课程内容单调无新意
体育课程时一门自主性较高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不仅需要特定的教学重点,更重要是发挥其课程特性,多方面拓展性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都忽略了学生这一因素,课程均按陈旧古板的内容设置,教师的授课内容一成不变、毫无新意,不仅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能力的增强,教学现状亟待改观。
2.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的举措
2.1 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以及自身价值,就是支配其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意识形态[2]。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首先就要从学生本身入手,先从其观念上输送学生为课程主体的理念,使其接受并利用这一方式,才能在其他方面加以辅助来促进这一理念的顺利实行。例如,在进行授课以前征询学生们想学的体育项目,学生是喜欢羽毛球还是跳绳或是田径等,开展学生们有兴趣的体育项目。以学生为出发点,与学生平等教学,结合所有学生的智慧与创造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们的课堂学习,锻炼学生们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
2.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提倡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教师要遵循学生们的意愿与想法,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学生们的能力与想法传授体育知识,根据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来设置不同的运动强度与运动项目,在学生们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体育教学[3]。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自创一些富有娱乐性的运动项目,来活跃课堂气氛,课前热身、课后放松,比如引入现今流行的“撕名牌”等娱乐项目。
2.3 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
学生们学习体育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体育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传统的体育课程考核模式为教师固定性的选取一项或几项特定的体育项目作为最终考核的内容,只要学生通过了特点科目考核即为合格。这种固定死板的考核模式会导致学生们只要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即可,其他时间均懈怠对待。因此,应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参与性,利用阶段测试与终极考试成绩相互辅助以全面反映学生成绩。例如,采用全体学生参与评分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加入到计分中来,对每一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中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进行客观评价,结合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评价体系得出每位同学的最终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宁.主体教学论思维下的体育教学模式[J].科技风,2014,(16)
[2]杨永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
[3]吕博.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