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木沙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46-01
三年前,从普通中学来到职业学校教数学,上信息技术、学前教育、汽车修理、烹饪、电子六个班不同专业的数学课,每个班每周两节,一周下来,不知不觉中至少用了六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艰难地完成了一周的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着实让我感受颇深,学生的数学基础之差,层次差异之大,难以想象,课堂上,如果你不随时调整语言、思路、例题,步骤,顺序,环节……,教学就难以正常进行下去,再别说什么提升,探究什么的!数学教学遇到了过去少有的难题,这时候,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承认现实,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可能是知识拥有量的不同,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是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且这种差异无时无刻都存在,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也是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善待这种差异,我们的教学应该在承认差异是一种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找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进步。
1.“合作学习”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所说的“合作学习”不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一个组什么的,而是阐述概念之后和学生一起处理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之后和学生一起模仿式地解决课后的习题,尤其注重其间的细节,有时故意犯错,然后绕回来正确解决,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认识,例如:在△ABC中, a=5,b=8,c=60°,则的值为 。(-20)
错误分析:错误认为〉=∠C=60°,=20从而出错,学生会认识到出错是因为概念不清造成的,今后类似的错误不再犯,让学生感觉到,只要我能静下心来,一点一点模仿着去做,书上的小练习,简单的问题自己是可以解决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效果,而且每节课都有实践的机会,慢慢地同学们学习数学信心也就上来了。
2.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确立差异性教学目标。
面向每一个学生,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确立有差异的目标,数量上会有不同要求,如:选择你喜欢的题目做一做,你能做几道就做几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谁能上来补充一点点等等,在思维难度上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和自己所学专业(学前教育,信息技术、电子、汽车修理等)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基础数学概念(数、平面与空间、时间、方位)、十以内的加减法为背景的问题,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复数”等内容适当结合,特别是三角函数内容中函数y=A sin(ωx+φ)的图像(其他专业删去的内容)要作为重点。信息技术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知识。有些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有些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入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到其跟前予以暗示,可以说明,可以个别辅导。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作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顺利实施差异教学做心理准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应精心设置难易不同的问题,习题,等。此外,我们还应结合不同专业(信息技术、机电、汽车修理等)编写不同的数学材料,例如可以结合各专业的计算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计算能力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更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立足工作岗位的重要能力,如收银员、银行职员、会计、出纳、汽车维修成本核算、餐饮、旅游等等岗位均需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利用好这些资料,照顾好数学水平不同的各层次的学生,设计灵活的符合职校学生实际作业任务供学生选择,对于很多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应该让他们关注与掌握一般的方法,普遍适用的方法,可以只掌握一种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对于速度与灵活性方面不做具体的要求,每节课只要实现了一点点,既小小地锻炼了学生又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
3.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时评价,让所有学生即时体会“成功”的喜悦。
实施数学课的差异教学法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分层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经过阶段考查后,学生的分层表现为进步或退步,把层次的合理流动作为一种外在的激励或鞭策,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活动,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差异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并能做到学有所用,如讲授数学的统计学知识时可结合班级的某次考试的成绩,求平均分、标准差、作图分析考试情况,求正答率、效度、信度分析试卷情况,借此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地评价。差异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一点一点进步,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学有所用,循序渐进,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已达到所在班级的整体优化。
数学课堂差异教学,适用于学生个别差异以发展其个性和独创性,因而,我们必须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尊重差异,注重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积极尝试数学课的分层差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自觉性,最终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