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一是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二是抓好学生知识点测验,及时反馈,功夫花在平时,好钢用在刀刃上。三是巧妙设计问题,讲究提问技巧。只有这样,形成学生乐学乐记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为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法 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80-01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乐起来”,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我从事农村初中教育已经整整29年,以前一直任教语文。从2010年开始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由于自己爱好历史,有关历史的书籍阅读的较多,加上平常喜欢钻研教材,因此对教科书内容比较熟悉,能较好的吃透每单元、每课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自己备课既备教材,也备学生;既备学法指导,也关注学情,尤其关注学生的情绪、表情等变化。课堂上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自己幽默、诙谐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学生在愉悦的笑声中不知不觉接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感悟了历史的真谛。譬如,上七年级《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课,在讲述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时,针对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传统中医是如何运用的,我用幽默的语言结合肢体语言,展示给学生。学生边听边笑,边笑边听。在爽朗的笑声中学生轻松记住了有关扁鹊的知识点。上八年级《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讲述遵义会议的意义时,我把其意义归纳为“三挽救”和“一个转折点”——即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只要学生记住这些关键词(像“三挽救”、“一个转折点”之类),以点带面,辐射串联,识记有关内容就容易多了。而且,学生一旦记下,将终生难忘。
精心上好每节课,及时归纳,引导学生随时识记。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基于此种认识,每次上课前,我都凝神静气,细心翻阅教材、教参,扎实备课,力求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挖掘出来,然后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当堂解决问题。比如,八年级的《鸦片战争》,讲述中英《南京条约》时,我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签订的具体时间、内容。最后教师归纳内容的识记法: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夏福宁上”(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四点内容我让学生当堂连读三遍,以强化记忆。类似“广夏福宁上”这样的地名,学生只需识记两三遍,就会牢记在心,永不遗忘。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抓好学生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功夫花在平时,花在课堂上。历史知识点多、线广、面杂;时间、地点、事件的前因后果、起承转合,需要识记的东西特别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及时消化吸收。如历史大事三字经,一句话记问题,大题要点化,谐音记忆,自编口诀等。不论哪个年级,我都在上新课之前,就上节所学要点或重点问题,指名让学生一一回答。每节新课上完,都及时组织学生当堂练习,题型或填空,或选择,或简答,或名词解释,或填表列举,或连线搭配,或材料分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当堂练习,及时反馈,识记、巩固所学内容。这样,功夫花在平时,花在课堂上,才能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使学生形成有机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即“知识树”),也才能充分发挥历史课堂育人教书的主阵地作用。
三、巧妙设计问题,注重提问技巧。历史课堂教学活跃的关键是课堂问题的巧妙设置,以提问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方法历来得到了教师的普遍重视。可以说,教师把课堂提问始终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第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新意,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和新鲜感。新鲜的东西能唤起人的激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能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一)同一问题,既可从侧面提问,也可从反面提问,也可变换情景提问。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肯定也不一样。比如,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教师可提问,“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但这类问题,学生容易感到厌烦,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换个角度发问,“为什么说隋朝统一全国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说隋朝统一全国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学生似懂非懂,但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随之激起。这样的问题,既使学生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又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二)同一问题,从反面提出,如“有人说:如果没有隋炀帝,就不会有大运河;如果没有大运河,就不会有隋朝的灭亡。请用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评价。”这种正话反说的问题,不仅有新意,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思维,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关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离不开趣味。教师如能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就能提趣引思,激趣乐学,使无疑变有疑,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战国时的货币,教师可发问,“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这明显比“战国时货币形态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第三,问题设计要有悬念。宋代哲学家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际上,这句话蕴含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悬疑诱思法。即巧设问题,诱导思维。如“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句话说的是谁呢?有谁的功劳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呢?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就会萌发主动探究的强烈兴趣。因此,提问是课堂中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技能之一。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把历史知识形成良好的问题呈现,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只有精心组织教学,优化课堂语言,巧妙设计问题,讲究提问技巧,及时归纳总结,优选练习题型,营造学生爱听爱学、乐学乐记的良好历史课堂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系统了解、重点掌握历史知识,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教学》2014-03
[2]《初中历史教学研究》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