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回应文本策略探析

2015-10-29 16:49朱仁标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教师

朱仁标

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突出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往往忽略对文本本身应有的关注,因过分挖掘“微言大义”反而导致文本解读丢失了“根本”,这种“水上漂”式的教学实质上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钱梦龙先生说:“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味来,才决定怎样去教。”教师的“教”是如此,学生的“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立足点,脱离文本的教学即使看上去很精彩,但归根到底不过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而一味追求表面热闹,使“对话”肤浅化的“表演”也终究难显课堂实效。

阅读教学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不断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在阅读教学环节中如何才能科学地回应文本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涵泳文本,诱导深入引发共鸣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语文教学是充满灵性的语言运用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以生活为依据,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巧妙地把学生带入课文,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学会深入研读文本。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才能引发师生间的共鸣。如《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如何使唐初的这样一篇奏文能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反响,这就更需要科学地引导学生下一番涵泳工夫。笔者首先这样设计导语,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两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寻找答案吧!这样通过贴近文本的自然的导入,引导学生认真“披文”而“入境”。接着通过唐初相关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明了魏征为什么要反复阐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并让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联系魏征的主要经历及其死后唐太宗悲痛地亲自为他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而让学生“入情”,更好地去阅读体会文本。又通过挖掘课文中有益于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要素,设身处地地“入理”。如针对开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揣摩这段文字语言表现的技巧,一是语句表达富有哲理,能唤起读者的共鸣;二是自然引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一全文的中心,同时又以警句引起读者深思。在此基础上,通过领会构思之巧,表现之妙而“入神”:一是表达上显得迂回曲折,比直说更具表达效果。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先说自己这样地位低而愚蠢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再用反问句加以强调,说明像皇上那样明智的人就更应知道这个道理,这就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二是运用修辞,排比、类比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文学性。三是正反对比,增强了行文的思辨色彩。最后,通过进一步的诵读指导,让学生不仅读出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魅力,也体会到魏征忠心耿耿敢于讽谏的精神品质,同时认识到魏征对问题的深思熟虑,领会到了他的胆识和智谋,最终自然地“入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能力的提高。

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努力从每一堂课、每个文本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对文本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散文的灵动,小说的内涵,诗歌的意境;记叙的形象,议论的逻辑,说明的条理等等,都需要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咀嚼后才能领会,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通过细读涵泳,积极提升学生的表达力与感悟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操和精神品格。

二、变换视角,多向训练丰富内涵

语文学习是优秀文化遗产以特殊的认识过程重新体验、重新解释、重新发现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往往决定着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丰富多彩的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动脑,让思维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最终完成充满情趣的体验活动。

当教师能经常诱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时,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就会呈现出更多的丰富性、多彩性。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执教《沁园春·长沙》时,积极启发学生想象,再现词中美景,他引导学生分四步走: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幕变为彩色,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看谁脑海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让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这种以想象为基础的教学,从不同的角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不断蓬勃的探究知识的需求,也通过学生多层面的活动,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又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约翰·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时,首先提出小说为何以“品质”为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当学生通过阅读明白品质一方面指制鞋手艺的高超,靴子质量的完美,一方面指主人公人品的高尚后,接着带领学生深入课文去品鞋,领略格斯拉的高超手艺,去品人,感受格斯拉兄弟迷恋理想、忘我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作为格斯拉的老主顾“我”,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买那么多格斯拉的靴子呢?进而探讨发现品质的第三层含义:一个人对底层人物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崇敬的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走向全面和深刻。endprint

三、补充加工,提炼思想促进生成

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既要以科学的“预见性”追求预设的“美丽”,更要以临场的“灵活性”创造生成的精彩。阅读中师生接触的文本,尤其是不少选修文本在选入课本时编者常常作了删节,很多时候,学生看到的是不完整的,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进行合理的增补,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就不容易理解甚至认识上会有较大的偏差。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而清晰的认识。这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史记·淮阴侯列传》为例,学生对开头韩信“怒绝亭长”和“胯下之辱”的故事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很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封王后的韩信会对小气的亭长竭尽羞辱,对让自己忍受极大屈辱的无赖则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者干脆一刀砍了。这时,如果教师不作必要的补充,学生就会认为落魄者一旦位高权重、扬眉吐气后便可为所欲为,这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无疑将产生负面的影响。于是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开头的小故事,结合下文内容,你能想象韩信封王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吗?当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其见后,笔者适时投影如下内容:信至国(楚),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学生经过比较鉴赏,讨论探究,一致认为这样的结局才最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才最具有说服力。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补充苏轼《留侯论》中的一段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之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学生就会感觉到这段文字如果用在韩信身上同样非常恰当。经过这样的提炼,学生的认识就更加全面、深刻了。

阅读教学就是要这样积极关注学生的文化品质的养成,要通过语文学习实现由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向良好的精神品质、人格素养的转化。而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高、智慧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全在于教师巧妙地“领”学生根据文本,结合生活和实践去体悟,离开学生的“悟”,所有的教学活动就没有精彩可言,更谈不上高效。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激发创新

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了疑,学生才能积极思考,在此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才有“创新”。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当学知识和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发现学生动态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独特的体验甚至意见的分歧,巧妙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探索等方式,把意见的分歧化作一次新的学习。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有的学生提出:三国风流人物众多,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仁慈睿智的刘备,更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为什么在众多赤壁英雄里苏轼单单钟情于周瑜?把周瑜换成刘备或更加年轻、更具智慧的诸葛亮好不好?这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笔者在表扬学生肯动脑筋的同时,趁机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先同桌互助,再小组讨论,然后班级交流。经过认真的探究,最后汇总得出了这样的意见:作者没有写刘备,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大,并非青年才俊,并且曹操、孙权、刘备都是独占一方的霸主,选用他们与自己对比不合适;诸葛亮太完美,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况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所以,作者只选择了周瑜,刻画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很明显,它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东坡当年47岁,两鬓花白,非但无建树,反而贬官黄州,难免感慨万分、悲从中来;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这样的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使课堂活动充满了创新思考和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也是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活动探寻真理的场所。给学生自主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能涌现出许多奇思妙想,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