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革命思想的发展及影响探索

2015-10-29 13:04戴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于右任孙中山报纸

戴荣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于右任革命思想的发展及影响探索

戴荣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近代历史最为卓著的一页应该是推翻几千年形成的封建帝制,鼓足勇气抗争列强的欺凌。所以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崛起的抗争史。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实现民主共和是那个时期百姓的共同呼声,也诞生了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革命志士。本文从于右任的生平溯源及早期革命思想的萌生、于右任在报业发起的革命思潮、于右任的诗人气质和教育思想等几方面追溯了他的革命生涯。

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办报;民主共和

有的人因为创造了不朽的功绩而获得永生,虽然生命的实体消失了,但是精神获得了永存。大浪淘沙过后被历史铭记的是那些英雄人物,是那些具有民族意识、民族气韵的正义之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做出贡献的人永远会活在后人的心中。谈起历史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回顾那个时期建立功勋的人、影响时代发展的人。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星辰不灭,熠熠生辉的闪耀着光芒。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封建帝制长久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维,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同世界的接轨,限制了国人同世界各国的接触和交流。于右任就是这样一位紧紧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者,他们共同奋斗,塑造了清朝末年间的铁血男人形象。这位从三秦大地走出去的革命者,在我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后人永远纪念。他们的志向高远、气韵恢弘,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丰功伟绩。

一、于右任的生平溯源及早期革命思想的萌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观点在于右任先生这里是非常有道理的。三秦大地上曾一度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地,秦始皇曾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皇朝。这一地域文风极盛,浓郁的文化气息熏陶着这里的居民。人民大众的爱国意识要比任何一个地区都强烈。清光绪5年,公元1879年,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中诞生了一个男孩。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琉球群岛失去了,清朝统治者的软弱导致国外列强都张大了眼睛和嘴巴,要瓜分中国的气势日益嚣张。渐渐长大的于右任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家国兴亡的大事成为这个有为少年的担忧,他为自己书写了“报仇侠儿志,报国烈士身。再挥血泪洗山川。”抒发自己的宏图大志,体现了自己要励志报效祖国的决心。这为我们后人研究于右任先生的早期革命志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于右任先生在生活中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他将这些影响内化为自己的革命思想,整理成文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在这部著作中他把自己的革命志向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思考深刻地阐述出来了。这部著作体现了青年时期的于右任的改变国家命运的思想,这种思想更多的是集中在民族主义上面,包含着春秋战国时期那种国士精神,还有侠客义气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占据整部著作,也高度反应了早期的年轻气盛。这一特点还可以从一件大事中感觉到,1900年,这时正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外强中干的清朝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劫难,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和他的儿子一起出逃,来到了陕西,于右任那时还是个少年,就打算自己上书当时的陕西巡抚,杀掉西太后,这一决定就证明了当时于右任对清朝政府的憎恨,对民主的向往。也是他早期革命思想的萌发,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为日后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干革命埋下伏笔。

于右任的这种革命思想源自于他阅读过的书籍,比如文山山(文天祥)、谢蝶山的诗集残本,在这两部诗集中,于右任感受到了革命的烈火,诗词中激越的语调、高昂的意志深深感染着于右任,他于是也模仿二人写了许多的充满家国兴亡的文字,抒发自己的革命豪情。于右任的做事作文以“家国兴亡”为己任,标志着他最初的革命思想诞生,也是他革命思想和信念的积淀。从此后,于右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向着革命的方向转变,为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1岁时的他便有了西北第一才子的名声,西北奇才的于右任对于大旱之年的赈灾工作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受政府的派遣担任粥厂负责人,赈济关中大旱后的灾民,竟然因为心心念及百姓、不辞辛劳而累病了。提擦民间疾苦、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在民众间竖立起来。

二、于右任在报业发起的革命思潮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国家。这一创举为世界所瞩目,也为世界所震惊。在中国大地上开了共和制的先河,使国家统治向着民主的方向进了一步。于右任这时紧紧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利用自己书生所能利用的武器——笔,康概述发自己的革命志向,抨击时弊,他的这种行为使时人尊称他为“元老记者”,奠定了自己报业活动家的不朽地位。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得力的就是报纸的宣传,使之影响巨大。可以说没有当时的报纸宣传,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或许要打折扣,这样就不能不归功于于右任的板报功劳。在报纸上,于右任提出了很多独特的革命思想,这体现在辛亥革命之前的言论上,他在辛亥革命前就主张利用报纸的舆论导向引导国民觉醒,反对帝制、推翻封建王朝。鼓励百姓监督政府,鼓励有志之人为民请命,这是于右任办报的主要目的也是他办报纸的主要影响。后来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对国内的革命者影响极大,尤其是《人权宣言》的发表,其中所阐述的众多的政治和人文思想都对国内的革命家尤其是于右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诱发他在辛亥革命之后在报纸上所提出的那些激烈的革命主张的动力。

追溯于右任办报纸的经历时间应该是1903年之后,那时的于右任刚刚25岁,以举人的身份成为西北才子,第二年他不满足于在家乡的生活,他向往更加广阔的天地,于是只身来到上海寻求学习的道路,他化名刘学裕,到当时的震旦学院就读,因为他的出色和努力,不久就担任了该校的教员,这期间于右任结实了一批有志革命的进步人士,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大力宣传和鼓吹革命,带动了一大批进步学生成为革命人士。这个时期,于右任的革命思想最为激烈和激昂,为其日后的革命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1906年4月在日本东京,于右任与孙中山先生见面了,这是于右任革命生涯的划时代阶段,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他创立了国民党,倡导共和与民主,与孙中山的结识,使于右任的革命意识提升很高,这一年的11月,于右任加入了同盟会,成为真正的革命者。孙中山委任于右任为“长江大都督”,负责东南八省的革命工作以及党务工作。于右任努力工作,联系很多东南8省的有志人士参加革命队伍。

1907年的4月份回国后的于右任在上海继续自己之前的报业工作,创办了《神州日报》,依次为依托从事革命工作。报纸是喉舌,是舆论的导向,于右任利用这份报纸鼓吹革命,成为革命党的喉舌。后来因为火灾,报馆失火导致于右任自动离职。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奔走在革命的大路上,他依然豪情不减,斗志昂扬。

1909年之后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这三份报纸在当时的上海负有盛名,并且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要的影响。于右任兼任报纸的主笔,以自己犀利的笔锋为民请命、抨击时弊,尖锐的笔触终于刺痛了统治者的大脑,报纸被取缔了。寿命仅仅维持95天,但是这95天的威力和影响是巨大的。于右任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身体受了牢狱之灾。几个月的牢狱生活并没有泯灭于右任的革命意志,出狱后他依然笔耕不辍,矢志不改革命的决心和信念。继续创办报纸,以笔为武器,创立新报《民吁日报》。这次于右任知道回避锋芒了,他不再以主笔的真实身份露面,而是化名写作,躲在幕后,让范鸿仙任社长,朱少屏任发行人。后来于右任解释为什么把这份报纸取名“民吁”,意为民呼的呼字被挖去了两只眼睛。于右任此时使用了一个新的笔名——骚心,利用这个笔名大声疾呼共和民主,大声倡导革命,推翻旧的统治。这时候有陈英士、宋教仁等一批革命志士在报纸上发文,以记者身份为报纸写文章宣传革命。此时的报馆依然如过去一样成为革命者活动的据点。吴忠信、邵力子、章士钊、张季銮等都为报纸撰写文章。这样的作者阵容、这样一批进步人士,可想而知,影响力是多么大啊。发刊词大声疾呼:中国万岁!民主万岁!

辛亥革命之后的于右任,将前期的革命理论付诸了实践,践行了自己革命的誓言,为实现民主共和不惜牺牲一切。经历过辛亥革命之后,于右任的革命思想更加趋于独立,也是他革命一生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时期。晚年的于右任生活在台湾,革命元老的他仍然希望两岸统一。

三、于右任的诗人气质和教育家情怀

追溯于右任的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遗忘了于右任的诗人情怀与民族主义感情。他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和报刊泰斗,是革命的先驱。但是他对诗歌领域的贡献和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一样具有革命的意识。于右任的革命思想是借助文字表现的,他没有孙中山和章太炎等人具备的政治哲学素养,他的文章中也缺少一些政治哲学和学术素养的背景,于右任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是依据他的文笔在文章中、在报纸上反映出来的。所以他早年收到文天祥的影响,后来写了大量的诗歌和教育理论文章,用来体现他的革命思想。他操作舆论、鼓吹革命思想,同时更是一个热血澎湃的南社诗人,他的这一特质和他关心教育的思想,又让他区别于孙中山等革命家。以至于后人有评说孙中山等人是对革命具有战略性意义,当然这也包括章太炎等革命先行者。而对于右任这样的革命者,他是在具体的战略思想影响下具体进行革命工作的战术家。于右任等人在革命初期的所作所为,正是为孙中山等人革命战略构想进行具体操作的实践者。如果没有于右任等人的实践操作,那么多伟大的传略都无法落实到实践中。

于右任在教学理论界没有什么重要的著述,但是他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为教育发展制定的方针要具有前瞻性,起码要超前十年。教育是一个慢性的工程,如果制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不能将培养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先锋和完美社会结构的创造者,那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服务的,但是不能树立暴民的教育思想,不能将学生教育成战争狂人,都走向战场。虽然他的教育思想不能用学术标准去衡量,但是他的教育主张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体现在他的革命思想中。

[1]周雅丽.于右任的办报生涯[J].军事记者,2008(03).

[2]罗进.略论于右任的民族观[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3]昝智海.于右任对“三民主义”思想的宣传——以他的《民立报》政论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4]李霞.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01).

K251

A

1005-5312(2015)35-0140-02

陕西省2012年专项科研项目,钩沉与反思——探寻陕西近现代文化名人的精神遗产(项目编号12JK0407)。

猜你喜欢
于右任孙中山报纸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民国多面奇才:于右任
报纸
望我大陆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于右任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