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

2015-10-29 05:01李继峰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旧书读书

□李继峰

隐形的翅膀

□李继峰

信息时代,出版物多如牛毛,发表文章也变得不再困难,书籍成了无所不在的电子符号。看手机,泡网络,书的具体形态变得林林总总,面目繁多。电视,以现时为中心,以当下性为价值,娱乐至上,排斥思考;网络,则为“浅阅读”,是一目十行的“浏览”。有调查显示,中国人读书时间大大减少,读短信时间则迅猛增长。看什么、买什么,成了艰难的选择。有段时间,我专读博士文集,因为年轻学者们用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思考一个问题,而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就能体验欣赏作者的心得,收获不言而喻。

阅读史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也是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史。阅读,在古人看来,既是一种仪式庄严的文化传承,也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家有诗书未全贫,富者因书而贵、贫者因书而富,书到用时方恨少,等等。“红袖添香夜读书”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也充满了暧昧的气息。我们这代人的阅读史,是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新中国成立前,阅读传承安然有序,文化典籍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状态,个性表达相当有限,文明积淀的长河少有波澜。建国后,推广白话文,简化汉字,传统文本、文体被唾弃。加之社会运动不断,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文艺发挥着政治风向标的功能。出版物主题单一,且数量锐减。在我们开始阅读的八十年代之初,社会和思想变革的萌芽初现端倪,但物质依然贫瘠,买书难,读书难,爱藏书,成了时人的共同经历。有家邻居出过几代读书人,屋角堆放着一垛黄黄的线装书,纸很薄,很韧。村里没安电,点柴油灯,用这纸作灯芯,待灯头上结满灯花,主妇便拔下发夹拨一拨,则明亮如初。他家孩子常拿出撕下的纸让我替他叠纸飞机,送我些纸作为交换。每每在纸上找到认识的字,便飞也似的跑去告诉在树荫里纳鞋底的奶奶,奶奶不认识字,却不停地催我:“好乖乖,念给我听听!”并常不知足地加上一句:“看看还有认的么?”每每家里来了亲戚,我便自告奋勇地去打酱油,然后费尽心机地克扣几分钱去租书。当时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打酱油”2009年会风行全国(俺可是老早出来打酱油的),自己的行为用专业语言应称作故意侵占。

解放后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带有很强的同步性。八九十年代,城市居住条件差,更勿论农村,客厅、卧室、书房没有明确区分,是家庭的社交场所和公共领域。空间虽促狭,串门的却多,即使宴请也在家里进行。书,作为展示品,常成为共同话题,也就有了借书的人。不是个中人很难理解:借书和借钱完全是两回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书却不然。如今,居住条件改善,宴请改在酒店宾馆,即使串门,活动区域也多在客厅。电视、电脑等在人们闲聊时吸引了很多注意力。最根本的,看书的少了,在网络空间消磨时光的占了多数。即使借出的书籍不再归还,也能在网上很快买回。同时,经济的富足让人们对金钱不再耿耿于怀,网络搜索查阅资料的便捷也让人们对书籍不再单向依赖。

袁枚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初中时,谎称交学费,向家里要钱订《儿童文学》。杂志来了,连“读者来信”也不放过,看过三五遍,才放进桌洞最隐蔽的角落。回家后锁进柜子,它是奶奶的陪嫁,底部早让老鼠钻出好多洞,大的甚至可以伸进手去。有一回,发觉里面的书明显少了,径直去追问五弟,他支支吾吾地否认。翻看他的书包,搜出两本残破不堪的刊物。我心疼得直咧嘴,揪住他就打。在一番大吵大闹之后,只得转移藏书地点。往哪里藏啊,家里就那点地方,很快又被找到,又是一轮打闹。在这种悲欢交替中,我们都渐渐长大。现在想来,弟弟当年也是爱读书,想想自己的读书经历,也该以己推人,平心静气地借与他读,让他好好保护。想不到对书的拥有上,也如爱情,有排他性的。现在,看到报摊上摆放的《儿童文学》,忍不住买上几本,拿回家,孩子翻翻就放下了,自顾去看罗尔德·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我不解,拿起《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罗尔德·达尔著)来找原因,不觉间,一气儿读完,才发现,这些儿童文学名作,想象力跨越了民族与时空,潜在地传达着友爱、智慧和公平的理念。对儿子的选择,也就释然了。读书,是心灵的共鸣。对有的书,有人拱若珍宝,有人弃之如敝屣。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红楼梦》是传世佳作,说实话,我从来就没读完,说到底没读明白。大学时,一女同学在课堂上大谈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之区别,余惊为天人。对《聊斋志异》则喜爱有加,反复读,依然不厌。有段时间痴迷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风格与叙事方式,对其后期作品则置之不理。

大规模的买书、藏书,是在大学期间。聊城师范学院门口有个旧书摊,存在了多年。摊主是博平人,是一对夫妻和30多岁的儿子。虽是旧书,全部正版,是各地书库压仓底儿的书,牛皮纸捆扎的原装,价格极低。中华书局版一套12册的《史记》,仅售15块。淘书好比早市,去晚了会一无所获。睁眼一看窗外有些亮光了,便一跃而起,半梦半醒地冲向旧书摊。多数情况下,我是以“写”养“买”,写文章发表挣了稿费,就去抱一堆旧书回来。大学期间,发表文章一百多篇,多数稿费买了旧书。有次连续几天没有买到中意的书,很是郁闷,便多了个心眼儿:直接去书贩家。周五下午三点,借了辆自行车,直奔20公里以外的博平镇。聊城是黄河滩区,泥土像面粉一样细碎。一起风,对面不见人,只是当时还没有沙尘暴的说法。同学们中间有句话非常盛行:聊城一年一阵风,从春刮到冬。那天的风,刮得晕天黑地,且是顶风,赶到博平时,一抹脸上,半水半泥。摊主很热情,说我是第一个到家里买书的人,价格也便宜不少。在那趟买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的扉页上,我专门记下了这件事。

说到淘书,兴趣至今不减。济南的旧书市场,几经搬迁,从英雄山文化市场到儿童乐园、北坦旧货市场,再到中山公园北门,多年来我一路追逐,以致老板们都相熟了,有好书就给我留下,甚至打电话、发短信告知。不过也有个坏处,他们看到我喜欢哪本书,就精明地提高点价格。前一阵,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发现一套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10本,甚至带着完整的覆膜,每本仅15块。阅读之后,始知全套十八册。在淘宝上一搜,全部有货,三天之内,书到手中!初三时,一同学卖我一本《中国历代名言名句》,惊喜莫名,按拼音的顺序挨条背诵。直到今天,这本书还排列在我家书架上。一位大学同学毕业时想借这本书,犹豫再三,还是没舍得。

书多了,就有了书房。书房,是精神的巢穴,容不得半点杂质,所以从来不买盗版书,总觉得盗版书就像掺了沙子的米饭,索然无味。“三味书屋”人人皆知,这得益于鲁迅先生的名作,“三味”之意很多人却未必明了:“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一直作为“三味书屋”的教学方针和家规而存在。书,是作者灵魂的舞蹈。读过的书,就像砖瓦木石,构建起我们的精神世界。前人的书籍,又如得道高僧的舍利,已凝结为色彩斑斓的内核,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滚动流传。读书之味,岂止有三。读书,让我们内心充盈,心情淡定,精神富足,得体从容。有时,窗外汽车穿梭,人流如织;有时,窗外朔风呼啸,暴雨如注。拉上窗帘,坐拥书城,面对那些来历曲折的书籍,似乎闻到了人类群体才智结晶成的生命芳香,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自己的生命信息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一如当年青涩的容颜。

最近,儿子非常喜欢听《隐形的翅膀》,动情之时,手舞足蹈,开车的我也不自觉沉醉。其实,打开的书,才像鸟的翅膀,它带着我,从遥远的乡村,飞到大学,飞到都市,让自己看到了梦想开花的模样。□

猜你喜欢
旧书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旧书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旧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孔夫子旧书网C2C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