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芬
今年44岁的李建军,现任二师三十三团治沙站站长,地道的军垦二代。1989年参军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回乡在该团十五连工作,担任接水员和工会主席多年。2002年调林业站任护林员,负责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看护。他在护林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每年出勤达到330天以上,全团辖区293.6平方公里,人工防护林2.8万亩,天然林近29万亩,每年还要新植人工防护林200亩,他都了如指掌。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护林员称号,2008年被评为兵团防沙治沙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二师先进生态卫士等光荣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2年,李建军到林业站上班的第二天,就被派往十几公里以外的偏远连队九连工作,负责农田防护林带地平整与栽树工作。为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和机车人员同吃同住在工地。饿了吃一口干馍,渴了喝一口凉水。经过半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提前三天完成了林地平整和栽树工作。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每次放水他都坚持带班值守。这片新植防护林成活率达95%,在全团新植林中成活率最高。
2003年3月,团里决定在七连一片约300亩的荒漠上种植红柳、梭梭,防风固沙,以保护连队营区和周围的农田不受风沙危害。李建军负责实施,他经过20天的风餐露宿,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他多次到地里察看成活情况,当看到一株株红柳冒出了嫩绿的小芽,他才放下心来。他负责栽植的这片红柳、梭梭地,师团领导曾多次前往检查参观,得到师团领导的肯定。
在栽树期间,为了保证栽树质量,他在自己的管区来来回回不停地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就及时制止,并耐心讲解正确栽树的要求。由于工作量较大,他把家人、朋友也请来帮忙,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如今,当年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已是绿树成荫,林间有了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各种鸟儿也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天堂,整个生态林已是生机勃勃,还经常有人进来观光游览。
保护生态林是他的神圣职责。2005年12月的一天晚上12点,接到一个电话,有人私自倒卖甘草。为了查获事实,他和同事们冒着严寒,在要道处苦苦守候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堵住了一辆载着甘草的卡车。车主扬言和某个团领导有关系,并威胁李建军,面对面前如此嚣张的违法人员。李建军没有冲动,没有退缩,而是以情、理、法劝说对方,使对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接受了查处。
2009年4月,在一次林业检查中,发现一农田毛渠上有十多棵树被火烧过的迹象,而且被人为掩盖。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警觉。经过调查,毛渠上的树是承包户在清渠烧杂草时不慎烧了的,事后怕被人发现,用树叶和沙土进行掩盖。他立即找到当事人,给他讲清了政策,该承包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为了逃避罚款,他请李建军等人吃饭,每人给一条烟,李建军拒绝了,承包户接受了处理。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李建军从事林业工作以来,为了工作,他自己就骑坏了3辆摩托车,行程超过15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团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全团所有10万多亩农田,1万多亩退耕还林地,2万多亩人工防护林,以及29万多亩天然林的分布状况,他都清清楚楚。
每年的“科技之冬”培训时,李建军都自己参加讲课,他认真备课,用图片、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与林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和同事们探讨林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凝难问题,不断提高林政管理和理论水平。这几年累计发放生态宣传2000余册。他常对同事们说:“我们不光是一名护林员,也是一名法制宣传员,我们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只有使广大职工群众了解保护林木、维护生态、珍惜生存环境的重大意义,才能有效地减少林政案件的发生。”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利用下连队巡视的机会,给农工讲解法律法规,使农工对林业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认识到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由于业绩突出,2008年,他被团党委任命为林业治沙站站长,主要负责全团公益林管护、林政执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生态林的管护等各项工作。作为军垦第二代,他和他的同龄人一起,继续着父辈们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发扬着“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只争第一”的精神。在这片广阔而贫瘠的大漠上用自己的青春 ,铸就了钢铁般的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