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O2O会成为资本寒冬的重灾区?

2015-10-29 09:15温二爷
销售与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服务质量重度补贴

温二爷

近日全球股市遭受“血洗”,美股中概股集体低迷,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而资本市场的衰退直接影响那些缺钱的行业,如最能烧钱的O2O行业。如今整个O2O行业像只霜打的茄子,集体陷入“O2O迎来资本寒冬”的恐慌中。

面对呼啸而来的资本寒风,拒宅网、36号教室、房屋网、程途网等各类O2O项目扎堆死亡,互联网O2O企业四面楚歌;同时半路转型O2O的传统企业,因竞争及资金考验的双重加剧,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业界甚至有人预言:这个冬天过后,O2O企业中有90%以上会在惨烈的竞争中死掉!

为什么O2O会成为资本寒冬的重灾区?

1.同质化严重是原罪

O 2 O集中于生活服务类行业,创业门槛低首先导致了它的高死亡率。近2年O2O的春风吹进了外卖、家政、美甲、洗车、推拿、出行等各个领域,各类O2O项目的竞争势态像极了当年的“千团大战”。然而,很多O2O项目缺乏核心竞争力,极易遭到竞争对手的模仿和打压,且抄模式的速度远大于新模式出现的速度。很多O2O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反复的模仿。历史告诉我们:追随者的下场都很惨。

2.服务难跟上为主因

很多创业型企业借了O2O的势,但没有抓住真正的痛点。他们往往以烧钱求规模,以策略揽融资,唯独忽略服务质量,最后只能被用户无情抛弃。还有一些企业在O2O服务规划与实际操作中出现落差,如某酒类O2O成立初期主打“9分钟送到”的服务,但随后的配送实践中发现根本难以实现,只能窘迫地临时改为“19分钟送到”。如此一来,服务链的断裂及服务标准的低级,让O2O不容乐观。

O2O市场暴热以后,很多初创企业的财务不能达到平衡,基本靠VC的钱来支撑。但由于O2O创业公司普遍没有长远的盈利模式,也没有行业规范来保证服务质量,因此一轮两轮融资之后便难以为继。数据统计,2014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而拿到B轮的企业数量骤降至225家,C轮寥寥无几。C轮融资像一面陡峭的悬崖,很多企业面临逃不掉的“C轮死”,资金链断裂后企业只能被活活饿死。

资本的寒冬,正是收割的前夜

在严苛的生存环境下,赢者通吃,弱者消亡。现今整个O2O行业,充满一股暗流涌动的死亡气息。下一个死去的将是谁?O2O真的注定走向消亡了吗?

世间万物,都是双面性的。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资本市场的紧缩将有利于挤出O2O行业泡沫。以出行O2O为例,经历了可怕的烧钱补贴,大黄蜂、易打车、手机召车、微打车、打的啦等40多家打车O2O企业不堪重负,全部死亡。如今打车O2O的市场现状是:滴滴快的合并、易到与Uber整合,打车补贴逐渐消失,重点迁移到了更易赚钱的专车上。总之,打车O2O的市场逐渐步入正轨,格局稳定。

O2O创业企业过冬的正确姿势?

因此,创业者不必纠结于O2O寒冬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经阶段。创业者要做的就是在冬天结束之前,保证不会冻死,储备粮草,准备过冬。那么,O2O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不期而至的严冬呢?

1. 消灭伪需求后的服务强化

O2O近乎疯狂的烧钱补贴,烧出来很多不适合此种业务形态的“伪需求”,深耕于此只会越陷越深。因此,O2O项目需要选择有真实需求的垂直领域为土壤,挖掘“真实需求”,下面需要应对的便是满足需求时的服务提升。因此,对于O2O创业型企业而言,跨过低门槛,排除那些“伪需求”,抓住用户真正的痛点才是王道,能否在服务质量上有所保证甚至提升至关重要。

2. 拒绝大海捞针式的营销推广

对大部分O2O企业而言,地推、补贴等营销方式像一个无底洞,大量的资源投入却难见用户转化率以及用户粘性提升。但在大环境中,不烧钱推广等于“等死”。面临大海捞针的情况,推广很有必要,但更有必要掌握时机、地点、场景等各方面因素。从时机来看,市场推广掌控好节奏,过早效果不大,徒劳无功;过晚又很难突破市场瓶颈。因此在融资到位之前,建议O2O企业们采取保守推广方式,保存实力,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的方式积蓄力量。

3. 选择有运营壁垒的重度垂直赛道

轻度模式的O2O以平台化为基本纲要,且集中于按摩、美甲等上门服务领域,创业赛道已经人满为患,很难突围;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不如瞄准一个细分垂直领域,在线下构筑重度运营体系,在线上运用IT系统形成O2O闭环。重度模式的O2O需要创业公司深入渗透线下产业,竞争敌手很难轻易抄袭。如各类后市场服务,即便是BAT巨头也无法简单抢食,总之符合“重度垂直”特征的商业模式才不会被颠覆。

猜你喜欢
服务质量重度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