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峰
不久前,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再次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揭国美、苏宁在综合费用率、库存周转率等方面交易效率低的问题。揭短之举,当然会引起“友商”的不快。不过,京东以网售家电起家,为什么在国美、苏宁家电连锁二巨头的夹缝中还能越长越强大?这让人深思。
虽然说京东把握了电商的发展大势是一大原因,但进一步而言,那么多企业做电商,企业又怎样将电商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根据对外公布的刘强东演讲实录,刘强东有一句话,算是对此做出了注解。他强调:“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降低行业的交易成本,不能够提升行业交易效率的话,那么最后注定会失败。”
——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结果,是惠及消费者,惠及供应商。
想当年,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说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雷军推出小米手机时也说:要让用户尖叫(让用户感觉超值)!
刘、马、雷三位的事业都植根于互联网,三位的话异曲同工,那就是要让用户觉得爽,要让参与进来的商业生态都觉得爽!在互联网这个讲究生态型商业模式的时代,只有利他,才容易做大;做大了,自然利己。大佬们就是这么成就的。
商业模式林林总总,无论羊毛出在猪身上,到底最后由谁买单,如果凭着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优势,只想着自己爽,那会沦为“占山为王”的“草寇”。例如渠道为王的时代,强势终端往往收取进店费、店庆费,以及通过长长的货款结付周期变相占用供货商资金,这些行径,是不是同“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草寇行径类似?推高了厂商的成本,那么厂商在服务和产品质量上难免力有不逮。
互联网讲究的是共享经济,而非独占;“草寇”们在互联网时代,若孤立自己,终成“败寇”。万达们积极拥抱O2O,其实也是避免自己成为商业地产的“草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