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
“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作品的语言,作为书面的文字,它什么也不能依靠,没有画面,没有声音,没有动作,它只能靠文字本身的魅力来打动读者。席慕蓉有这样一首诗:
诗的价值
我如金匠,日夜锤击敲打
只为把痛苦延长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
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
光泽细柔的词句
是不是,也有一种
美丽的价值
如她所说,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有质地的:“光泽细柔”。有光泽,有密度,有弹性,有张力。锤炼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美丽的价值。
一、语言的光泽
1.词语的光泽
余光中认为,所谓“质料”,“它是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这种品质几乎在先天上就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譬如岩石,有的是高贵的大理石,有的是普通的砂石,优劣立判。同样写一双眼睛,有的作家说‘她的瞳中溢出一颗哀怨,有的作家说‘她的秋波暗弹一滴珠泪。意思差不多,但是文字的触觉有细腻和粗俗之分。一件制成品,无论做工多细,如果质地低劣,总不值钱。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必然有他自己专用的字汇;他的衣服是定做的,不是现成的”。(《剪掉散文的辫子》)
词语有光泽,作品的语言才会有光泽。所以,写作需要精心选择和锤炼词语。试看余光中《沙田山居》中的两处文字: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最是晴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动我的心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黢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看看这些词语:“碧湛湛”“青郁郁”“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莽莽苍苍”“晴艳”“白色渡轮”“酣美的斜阳”“悠悠”“千顷的碧蓝”“一影耀眼的洁白”“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黑沉沉”“远远近近”“零零落落”“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十几盏渔火”“黢黑的海面”“一弯弧形”“一丛灿灿的金莲”,真可谓“有声、有色、有光”,“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余光中《左手的缪斯·后记》,文星书店1963年版)
2.修辞的光泽
善用修辞,也会让语言富有光泽。最常用的当然是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夸张、移就等等。擅用修辞为语言增色,古人就有很好的范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抽象与具象、闲静与流动并存的独特情境中,情绪如此丰盈,语言如此美丽。
再看张晓风《秋天·秋天》的开头:“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有动有静,有形有色有神。不仅写得“像”,而且写得形神兼备,活色生鲜。又如刘亮程的:“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真是美丽奇特的想象!还有鲍尔吉·原野的:“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更了解空气。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像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以蝴蝶的视角来感受空气,居然能够想到浩浩荡荡的“海浪”,实在是平中出奇,光彩熠熠。
再譬如“然而天山的两侧都苏醒了,就像高峻的鼻梁两旁一先一后睁开的两只眼睛”,兼用了拟人和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后万物次第复苏的情景。“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荫,绿荫涨满了黄河两岸”兼用了拟人和移就,“蝉声呼唤着绿荫”是拟人,“绿荫涨满了黄河两岸”是移就。移就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简言之,就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这样的句子,就极富画面感和光泽度。
3.情思的光泽
人的情思是瞬间将“心灵”的触动与他的意识世界以及先前经验联系起来,从而生成想象力、感受力和特有的自我感知力的过程和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也使得每个人的情思皆不相同:同样的事件、同一个地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
语言的情思,可以表现为一份情怀,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思想(某种启示或隐喻),能够让人心生感动、灵魂震撼,或是让人有所领悟、醍醐灌顶。
海涅有一句诗:“死亡是凉爽的夜晚。”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到佩罗得·达米安生命消失时有一个比喻:“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还有:“在我之前很久,另一个人在渐渐逝去的黄昏中,迷失在曲折的回廊上。世界先是变丑,然后熄灭。”我们发现,这样的语言是有光泽的,即使它们描述的是最没有光泽的“死亡”。它们在追踪一种事物的形象和本质时,借着对一种我们熟知的事物的状态,使被描述的对象变得清晰透明、具体可感。这样的表达里面,蕴含着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思的力量,是能够唤醒我们感官知觉的力量。情思是人性的乐音和灵魂的舞蹈,有了情思的润泽,才能赋予文字以生命。它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舒展,让我们获得爱与美、光明与自由。
再看看我的学生写的富有情思光泽的句子:
梦,可以理解为另一种生活。不是你的,也不是我自己的。可是,梦里有喜有悲,有任一人间常态。
(李艾倩《梦里花落》)
浪花永不凋谢的秘诀,是追求不安闲的生活。
(刘昕舟《榕树底下的故事》)
因为性格,梵高是艺术骄子而不是疯子,爱因斯坦是科学巨人而不是狂人;因为性格,文天祥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历史记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丰功伟绩,惊世骇俗之举,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性格。
(李金洋《自然天成》)
二、语言的密度
所谓“密度”,是指这种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大。一般的散文作者,或因懒惰,或因平庸,往往不能维持足够的密度。这种稀稀松松汤汤水水的散文,读了半天,既无奇句,又无新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美感,只能算是有声的呼吸罢了。然而在平庸的心灵之间,这种贫嘴被认为“流畅”。事实上,那是一泻千里,既无涟漪,亦无回澜的单调而已。这样的贫嘴,在许多流水账的游记和瞎三话四的书评里,最为流行。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
笔者认为,所谓“密度”就是指文章语言的信息量,包括意象的信息量、素材的信息量、情感的信息量和思想的信息量等等。文章有一定的密度,才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读之令人欲罢不能;但也不能过分密集生硬堆砌,表达还需要繁简有致,疏密得体。处理得好,密不透风是一种美,疏可跑马也是一种美。一如书画中有飞白,乐曲中有休止,又好像泰戈尔的一句诗:“幸福就像那些星星,它们不能遍布整个夜空,它们之间有空隙。”即使是人人向往的幸福,也不该是密集得没有空隙的,失去了黑暗的背景,星星便无法闪光。
语言的密度处理得好,你就会创造一个美丽的星河。
1.意象的密度
要说意象的密度,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自然是最典型的例子,鉴于篇幅,不再列举。我的学生吴鎏昕有一篇《童话森林》发表在《求学·高分作文》,这里节选几段:
小鹿把自己的心脏交给了猎人,皇后又一次只收获到恼怒,白雪公主等到了王子,而小鹿的心口正跳动着一颗晶纯的玻璃心。
时间女神换上了绒绒的黑呢子幕布,随手撒了一把星子。夜晚的狂欢开始了,你能看到脾气暴躁的红桃皇后抱怨着这个太少,那个不够;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逗得豌豆公主前仰后合,她竟忘记了背后有个豌豆大小、还酸痛着的圆圆青斑。
夜渐渐深了,森林里就上演了仲夏夜之梦。精灵们继续着夏至的传说,悄悄地把绿宝石种在了谁的心里,心爱的人会让它结出一只熟透了的红苹果。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旋转木马停止了奔跑,留给孩子们一个华美的梦。南瓜马车带走了灰姑娘,只有17级台阶上的水晶鞋告诉王子她的方向。
树叶上的小水滴落入耳畔,我听见了春天的声响,燕子带回了拇指姑娘,我睁开双眼惊醒了一段梦。
你若丢了自己,就回到童年的那片森林,迷失的终将找寻,散离的总会重逢。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数不清的童话编织进来,繁密的意象令人日不暇接,将童年想象中的森林装点得熠熠发光。那不仅仅是童话,也不仅仅是童年。作者心里种植着一个纯美的世界,无论她的人生延展到何方,她随时都可以轻轻推开一扇柴门,进到那个神奇的林中部落,和最初的自己相遇,和最真实的自己相遇,也和那些童话中最美好的生命相遇。
当然,有时候意象的疏朗也会是另一种美。写作上越是散淡松弛,越是在不经意中传神,文章越显得老练成熟。意象的密度,无论是繁密还是疏朗,都可以经营得很美——不同情调的美。
2.信息的密度
这里所说的信息,主要包括素材、观点和情感。在作品里面,素材、观点和情感都是可以抓住读者的焦点。在不同的文体中,这些焦点的密度如何处理,也是一种艺术。
在散文中,这些信息可以或疾或徐或疏或密,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和格调;在记叙文或小小说中,这些信息应该有显有隐、亦虚亦实,创造一个可供想象的空间,为读者留白;在议论文中,这些信息需要有详有略、有主有从,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适当的组合与穿插。
譬如,2015年1月2日,在江苏卫视播出的《最强大脑》第二季中,面对选手吕飞龙的绝技“狮吼碎玻璃”,评委高晓松一直持质疑态度并当面指责该选手使用手段进行欺骗,使场面一度混乱,引发网友热议。我的学生伍君杰说: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范冰冰就做得很好,她说:“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我相信他行”。能打开自己的认知,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接受未知事物的态度令人敬佩,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是,目前社会上的许多现象令人心寒。当柯震东作为禁毒大使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直到在他去年出事后,许多人仍不相信这一事实,网络上“你们肯定搞错了”“肯定又有人在黑他”这类言论层出不穷。为什么有些人对于事实可以否认、歪曲到这种程度?为了他们喜爱的偶像就抛弃了自己对于事实应有的认知?抛弃了自己理性思考的能力?
中国人都知道,100多年前,中国曾有一段耻辱的历史,归根到底,还不是认知有限?乾隆皇帝觉得中国地大物博什么都有,国外的东西都不值一提。结果呢?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造船造炮有了机械化的设备的时候,我们还在农田里辛勤劳作。
所以,在我看来,人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世界上这么多东西,总有你不知道的。回想一下小时候自己看《十万个为什么》的激动,做一个多吸收、多消化的人,对未知的事物永远要有一颗探索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心。别把自己变成一只井底之蛙。
(节选自《对于未知事物的认知》)
这篇文章的信息密度就处理得很不错。文中引述的材料,角度丰富(娱乐、政治),密度得体(夹叙夹议),贴近生活(大众节日、童年阅读),很能吸引人。
3.变化的密度
没有什么东西比变化万千的情节、荣枯无常的命运更能取悦于读者了。
——西塞罗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也是在说,行文要有起有伏,像波浪一般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历久不倦。
那变化从何而来呢?抑扬、详略、断续、张弛、离合、悬念、冲突、巧合、转折、穿插,都有助于打破章法的平板如一,增强作品的生动与波澜。
当然,变化也不宜过于频繁和急促,变化也要有一个适当的密度。要始终保持一种内在的韵律与节奏,像一支交响乐一样,它也会时疾时徐,有疏有密,而前后又衔接得自然流畅,浑然一体。密度的匀称、节奏的和谐是成熟文风的标志之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语言只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有深度的思想领悟、有新意的独特发现才是文章的内核,所以真正要计较的,是后者的密度,内涵的密度。写一篇文章,新颖的、有价值的观点一定要存纯真的、美好的情感一定要有。这个方面的密度,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