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
2015年春晚小品《一定找到你》,讲述的是“郭子”三年前指认的小偷被释放出狱,表示“一定要找到你”,被“郭子”夫妇二人误认为其越狱要来复仇,实际上则是“小偷”报恩的故事。故事本身无可厚非,甚至不无感人之处,但“郭子”给前来报恩的“出狱小偷”下跪的夸张表演已然成为春晚小品中的一种“现象”,甚至可以称之为春晚小品中的“跪文化”,它勾起了笔者的诸多联想,乃至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春晚“下跪小品”不在少数
有网友看了春晚“下跪小品”后直言:“看到这样的镜头我就气愤,现在怕老婆,‘妻管严都成了人们推崇的事儿了。不要想着小两口谁怕谁,谁说了算;相互沟通,合理解决家庭矛盾,孝敬双方父母,才是当今年轻人应该崇尚的美德。”甚至有网友吐槽说,“我总是尽量以平常心来看春晚——不就是一台在电视里播出的晚会吗?可是,看过央视的春晚之后,实在无法让自己的心‘平常下来。这竟然是一个‘下跪的春晚:五个小品,三个下跪,而且都是大男人下跪!是否现在中国的年轻男人都缺少阳刚之气?”网友的话并非虚妄和矫情,可以说,“下跪”已成为春晚小品的癖好和绝活儿,仿佛没有下跪镜头,小品就没有“笑果”可以示人了。
央视春晚里究竟出现过多少下跪镜头?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扫描:2004年,相声小品《让一让生活真美好》中,“新郎”给“喷壶”下跪;小品《好人不打折》中“门卫”给“大婶”下跪。2005年春晚小品《功夫》,两个配角徒弟给“范师傅”下跪磕头。2009年小品《不差钱》,“丫蛋”给“毕姥爷”下跪磕头,是为了上《星光大道》而“跪求”。2011年,在小品《美好时代》中,“余味”向“毛豆豆”下跪;小品《“聪明”丈夫》里,也有“孙大喇叭”喝醉了下跪的镜头……
央视春晚小品的“下跪”癖好,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幻觉:当今的中国,莫非进入了“跪时代”?赵本山小品的编剧之一尹琪认为,下跪是中国人最大的礼数,受到帮助的人经常用这种礼数表达感激,出现这种情景真的和尊严无关。在这样的观点影响下,为了能出“笑果”,在历年央视春晚小品节目中,往往都会上演“男跪女”“弱跪强”的“跪镜头”“跪文化”,让女性在舞台上过度强势,让男性在小品中扮演小丑、弱者、可怜虫,这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不可谓不巨大。有评论者直指:从编剧,到主演,到导演,到央视,再到主管央视小品节目审查的个别部门的官员们,构成了“下跪小品”的一条龙生产线。
“下跪小品”还是少一点的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仪式是用来确定身份、抒发情感、表达诉求的,比如“下跪”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下跪,表征着下跪者承认自己的从属地位,昭示着跪拜者的服从心理,代表着领受跪拜者的优先权,因此下跪是不平等的行为。在一个下跪盛行的社会里,人的独立和平等是难以实现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下跪是一个表示尊敬和臣服的行为,是一个(群)人向另一个(群)人施行的至高无上的大礼。所以,向某人下跪,就表示了最大程度的屈服和退让。相当于说“我是你脚底下的一粒微尘”。所以,在我看来,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好,在艺术舞台上也好,在生活现实中也好,下跪不是不可以,但要看对谁,要看值不值得,至少不能为了取悦金钱、权力而下跪,为了讨好女人、观众而下跪。殊不知,当那些习惯成自然的小品中的“跪”人们不假思索噗通一声跪下的时候,看似赢得了观众的笑声,取得了令人捧腹的“笑果”,但在这“笑果”之中,不知潜藏着何等不堪的“三聚氰胺”呢。
在2008年春节晚会上,有三个小品—《新闻人物》《开锁》《火炬手》—人物不同,内容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特征:丈夫见了妻子,一律像老鼠见了猫。看此类小品男女双方的言谈举止,活脱脱是推翻千年封建制度男尊女卑大山之后的天翻地覆式的大逆袭—整个中国社会又变成女尊男卑。此类小品中,女的颐指气使,男的低眉顺眼,紧急关头,往往是男的下跪磕头。如此这般的“下跪小品”,我看还是少一点的好。
春晚小品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春晚小品中一再弘扬的“跪文化”,让我想到已故小品演员赵丽蓉老师,她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如此包装》《英雄母亲的一天》等,融讽刺、幽默、质疑、不满、率真和对生活接地气的认识于一炉。现实中存在的一切浮夸、浮华、虚幻都禁不起她的讽刺,艺术中那一摞摞诱人的人民币也不能收买她的意志。赵丽蓉老师在参演的所有小品中不掺假,也不售丑,更不搞恶,她传播的是正能量,是站在民族、正义的立场上表达个体的质疑,但这些并不影响她的小品艺术的幽默、搞笑功能,观众对她的表演报以的笑声和掌声并不亚于甚至强于其他同台的小品。她使观众重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幽默,高雅的讽刺,智慧的搞笑。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下个跪嘛,何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只要能把观众逗乐了,又有何不可?不错,春晚小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把广大观众逗乐。但逗乐的办法很多,我们为何非要选择以践踏男性尊严去制造所谓的“笑果”呢?回顾春晚小品的展演历史,有多少优秀的小品毅然挺立从不下跪,照样把观众逗得开怀大笑,而且笑过之后还能引人思考:《吃鸡》《产房门前》《换大米》《吃面条》《张三其人》《打“扑克”》《警察和小偷》《鞋钉》《红娘》《军嫂上岛》……笔者之所以将“下跪小品”冠以“匮乏现代性的低俗演艺”,盖因为它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友善等现代性概念格格不入。就此意义而言,我想诚心诚意地对热衷乃至沉迷于“下跪小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们道一声——醒醒吧,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