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教育史》编委会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教育中,高等干部学校教育不仅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颇具特色,成效显著。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出大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数以万计的领导骨干。
第一节 边区高等干部学校
的发展概况
一、1942年前的
高等干部学校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这种地位和作用,要求他们应当比群众有更好的革命觉悟,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为了培养大批坚强的、能够适应各项工作的干部,干部教育理所当然地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被列为第一位。
为了培养提高干部,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先后创办了许多干部学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为争取千百万群众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迫切需要大批干部,尤其是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参加,组成伟大的抗日力量。同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激奋了的中国人民,强烈要求进行民族救亡斗争,大批爱国青年纷纷来到延安,参加革命,探求真理。于是,党中央一面积极扩大抗大,一面又创办了陕北公学、安吴青训班,接收广大知识青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军事、组织上的“启蒙”教育和各种业务训练。之后,又相继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7月,为了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青训班和延安工人学校四校的部分师生组成的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成立。7月12日,华北联合大学和抗大组成1700人的队伍,去敌后办学。不久,为了适应边区建设的需要,又开办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行政学院、八路军军政学院、八路军医科大学、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军事学院和延安大学等。至此,陕甘宁边区已拥有十余所高等干部学校,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党务、民运等多种专门学校和专业,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高等干部学校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边区高等干部学校教育的特点:
一是由于抗战开始后各方面急需人才,决定了高等干部学校教育以办短期训练班为主,培训时间只有三个月或半年,最多一年就结业分配工作。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讲授内容立足于实际需要,体现了少而精、学用一致的原则。理论课虽然也有,如中国问题、马列主义等,但大多是启蒙性质的。就抗大来说,当时的主要课程是“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抗战期中的政治工作”、“抗战期中的民众运动”、“抗日的游击战术”、“射击”、“防空防毒”等,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从战争实际出发。一些学员感到仅学习这些课程还不满足,想再学些高深的理论。毛泽东和校领导再三谆告:这些科目是针对目前需要的,已是把理论具体地配合于实践的结晶,时间不许可我们学习那些高深的理论,虽然那些理论也是重要的。
二是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制度与新课程。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规定:抗日的教育政策必须“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六届六中全会又规定:“实行国防教育的政策,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为长期战争服务”;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必须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积极性,尽快培养大批抗日干部,等等。所以,当时边区高等干部学校从教育政策、学制,到课程设置,都得从抗战实际需要出发,贯彻教、学、用一致的原则。
三是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锻炼和锻炼以后的再提高,注重改进课堂教学与实际需要的差距。比如,鲁艺第一期学员的教学计划是“三三制”,即入学后首先学习三个月,然后到外面实习三个月,再回校学习三个月才毕业。第一期从前线回来的同学,带了他们三个月的工作经验向学校汇报,感到自己学习有很多缺点,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学校经过两次工作检查和半个月的讨论,决定改革教育制度,从第三期开始实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这种紧密服务于战争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形式与内容,无疑是正确的。
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高等干部学校教育也出现了“正规化”问题。不少学校为了“迎接干部学校正规化的必然趋势”,纷纷延长学制,确立比较正规的学习制度,学习时间为一年、二年甚至三年,依据学制重新规定各班级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学员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但是,在正规化过程中发生了教学与实际脱离、所学与所用脱节的偏差,致使少数干部只会死记硬背马列主义的各项原则和结论,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能够背诵《资本论》的一些章节,但不了解法币为什么会跌价;他们对于革命理论,并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是空洞的望文生义,机械地学习了革命理论和词句。这种现象在马列学院的部分课程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陕公的高级班和其它学校也有类似情况。
二、整风运动后的
高等干部学校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决定》对干部学校教育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作了严肃批评,指出:“目前延安干部学校的基本缺点,在于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的脱节,存在着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的严重毛病。这种毛病,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了一大堆马列主义的抽象原则,而不注意或几乎不注意领会其实质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中国环境。为了纠正这种毛病,必须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书本上各项原则的死记与背诵。”同时,《决定》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干部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除了教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外,还要教授中国历史与中国情况、党的历史与党的政策,使学生既学得理论,又学得实际,把二者联系起来;在学风方面,强调用党中央所提倡的调查研究方法,去研究瞬息万变的情况,研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问题,要造成一种新的风气,即鄙视那些纵论古今中外,而对周围环境却一无所知的“夸夸其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必须废止注入的独断的填鸭式,侧重启发和研讨,特别是实习。课堂上不仅应有教师的讲授,而且要有质疑、辩论和解答。应举行定期的实地考察,以补充和印证讲课内容,使学生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比较和综合的方法,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信心和致用能力。为了加强对干部学校的具体领导,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决定》还具体规定了各校与中央各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与来往关系。除此而外,对教员质量的提高、教材的供应办法、教学设备的改善、学校组织机构的改革等问题,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其精神实质在于说明,边区干部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改造现实的战士,因此理论与实践、所学与所用的一致,就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942年2月1日,中央党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从此,全党范围内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延安整风”就开展起来了。高等干部学校的整风运动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各校师生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中,他们联系本校、本班、本人的实际,学习文件,领会精神,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进行检查、反省,整顿学风,从而使广大师生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学风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怎样才是与实践不可分离的理论,怎样才是空而无用的条文。鲁艺在学风学习阶段,为了加深对《决定》精神的进一步理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曾就鲁艺的教学、创作和教育方针是否有错误,所学与所用是否脱节,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便是典型的一例。其它学校在整顿学风中,也都根据文件精神来审查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掌握了文件的精神和实质,加深了对《决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本校改革措施,并立即付诸实施。与此同时,党中央也对边区直属的高等干部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地整顿和调整,从实际出发合并了一些学校。如1943年4月和1944年5月,两次对延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组织进行调整与整顿,将鲁迅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行政学院等先后并入延大,使陕甘宁边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更加符合抗战需要与边区实际。
第二节 各级各类
高等干部学校
从领导体制上,边区高等干部学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央直属的学校,先由中共中央及其有关部门领导,后由中央干部教育部领导;另一部分是边区直属的学校,由边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直接领导。
一、中央直属学校
1、中共中央党校(今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简称中央党校,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专门负责培训中国共产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学校。
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在江西瑞金创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长征时,该校教员和学员都编入中央军委第二纵队的干部团。党中央到陕北后,1935年11月在瓦窑堡以干部团为基础,创办了中共中央党校。董必武任校长。主要任务是培养党的各级实际工作干部。12月开始招生,首先办了两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训练班和一个教员班。1936年7月,中央党校随党中央迁到志丹。1937年1月又随党中央迁到延安。同年5月,董必武调离,由李维汉接任校长。这时全校已发展到15个班,开设的课程也比初办时更完整,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主要讲《联共(布)党史》)、党的建设、中国革命问题和游击战争等,并设有各个相应的教研室。党中央还在这里设立了“党与群众工作研究室”。在教学上也建立了一些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学业鉴定制度,就是对学员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情况进行考核和评定。
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如洛甫、博古、刘少奇、董必武等,对学校发展十分关心,经常来学校讲课和作报告。
1938年4月,李维汉调离,康生任校长。同年10月,康生调离后,由陈云兼任校长,谢觉哉任副校长。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确立了干部教育的新方针。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干部教育的新方针,中央改组了中央党校。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改组后的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从此,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就开始了。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明确规定:“中央党校直属中央书记处,政治指导由毛泽东负责,组织指导由任弼时负责,日常工作由邓发、彭真、林彪组织管理委员会管理(原管理委员会取消)”。这时邓发任校长。毛泽东为党校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
1943年3月,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彭真任副校长,直接主持党校整风学习的领导工作,具体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进行教育上的革命,改造学习方法与学习制度。
中央党校是一所对革命事业有巨大影响的干部学校,也是培养党的政治、军事、文化干部的规模宏大的学校。学员有中央及各省负责党务工作的同志、部队的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文化工作者等。改组后全校分六部,中央及各省的负责同志集中于第一部,从抗日前线调回延安学习的同志集中于第二部,党的理论工作者和作家集中于第三部,文化程度低的工农干部集中于第四部,陕甘宁边区地方干部集中于笫五部,新来边区的干部集中于第六部。
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今国防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一所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它的前身是江西苏区的工农红军大学,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大隐名为干部团。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新干部,中央红军干部团与陕甘晋红军军政学校合并,于1936年2月在陕北瓦窑堡建立红军干部学校,由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同年6月,扩建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春,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
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抗大还有自己的校歌。
抗大学员主要是从部队抽调的干部,也吸收一些从全国各地到延安来的知识青年。抗大总校办学九年间,共培训了八期干部,其中前五期和第八期是在陕甘宁边区办学,第六期、第七期深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抗大抗大,愈抗愈大”,到1945年8月,抗大还在各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十二个分校,其中第三分校、第七分校设在陕甘宁边区。全校学员最多时有1万多人,其中女学员1000多人,教职员1000余人。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还提出教育知识青年的原则是:(1)教育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2)教育他们有纪律性组织性,反对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3)教育他们决心深入下层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际工作经验的倾向;(4)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全校师生都遵循这些原则,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政治教育是抗大教育的中心。抗大的政治教育内容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等理论课程,还有国内外形势以及统一战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抗大不仅重视政治教育,也同样重视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根据不同对象,组织他们学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进行近战、夜战和射击、刺杀、投弹等战术技术训练,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939年7月从延安挺进敌后办学之后,抗大各分校,更是一边学习,一边战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使许多青年很快就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干部。
抗大把培养学生具备“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优良作风,作为教育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敌人封锁、物质生活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抗大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自己动手,开荒种地,修建校舍。
抗大的教育方法是:“少而精”、“理论与实际联系”、“军事、政治、文化并重”、“集体研究讨论”、“互相帮助学习”等。抗大每期学习时间为4至8个月。在军事队里,军事技术、战术训练和军事操课的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二,政治课占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在政治队里,政治课占三分之二,军事课占三分之一。
抗战胜利后,抗大总校和各分校学员全部分配工作。抗大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而告结束。
在八年抗战期间,东至渤海之滨,南至长江流域都有抗大的红旗飘扬。抗大总校及其各分校,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20多万优秀的抗日军政干部。所以,毛泽东赞誉抗大:“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3、陕北公学(今中国人民大学)
抗日战争初期,为了适应大批进步青年到延安学习的要求,中共中央于1937年9月创办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成仿吾任校长并兼党组书记。1938年3月,李维汉任副校长,兼党组书记。1938年7月,在关中分区新正县(今旬邑县境内)成立了陕北公学分校。1939年1月,延安陕公总校迁到新正县与分校合并。
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参加了陕北公学举行的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在报告中指出:“陕北公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随后,他又给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襟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毛泽东的讲话和题词,为陕北公学指明了办学方向,规定了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陕北公学是一所统一战线的学校。它以政治教育为主,主要培养做统一战线工作、做民运工作、做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和政府工作的政工干部。只要有志于抗日,救国,年满18岁,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不分性别、出身、职业、党派信仰,均可报考。学员大多为坚决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学习期限普通班为3至4个月,高级研究班为6个月。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政治教育制度和方法。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课,而且还有关于中国问题的课程;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讲授外,还经常邀请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来校作报告,讲演,组织学员参加边区的民众运动、选举运动和政权建设工作,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动员组织群众的工作,如何在选举工作、政府工作中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时还派出一些师生做国民党的统战工作。此外,学生还组织有文化、教育等研究会,按照专长和爱好,进行各方面的研究活动。陕公的校风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这是陕公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生活准则和作风。陕公也有自己的校歌。
1939年1月,党中央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干部教育,决定从陕公总校、陕公分校抽调干部前往敌后办校。陕公动员了1000多名师生,协同抗大到敌后晋东南和晋察冀建立了抗大一分校与二分校。随之,延安的陕公总校与分校合并。合并后的陕公,主要任务是办大学部,培养行政、民运及文化方面的高级干部。学习期限定为一年。课程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世界革命运动史、哲学、马列主义,以及专题讲座如三民主义研究、世界政治、战区政治工作、游击战争等。
1939年夏,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工人学校、青训班部分师生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后办学。成仿吾任校长。陕北公学在开办的一年零十个月中,共培养了6000多名抗日干部。
1939年11月,在延安又重新开办了陕北公学(即后期陕公)。李维汉任校长。为了进一步培养专门人才,学校分设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族文化、国防教育四个系,另有一个研究部。学习期限暂定为一年。
1941年9月,陕公与其它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结束了陕北公学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公学是一所蜚声国内外、影响极大的高等干部学校,在其存在的四年内,培养了大批的抗战干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与泽东青年干部学校
“西安事变”后,为了培养青年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扩大陕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于1937年10月在陕西三原县斗口镇办起了一个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从第四期起,该校校址迁到泾阳的安吴堡,所以又称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安吴青训班。朱德为青训班名誉主任,冯文彬任青训班班主任,胡乔木任副主任。
安吴青训班是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直接主办的。宗旨是“在最短期间授于青年各种最低限度的战时军事政治知识,使能在中央政府领导之下,依据革命的三民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精神,开展抗敌救亡工作”。学习期极短,少则3周,最多为3个月。学员三分之二是陕西西安、三原、蒲城一带的学生,三分之一是其它各县和各省的青年。出身、职业、年龄、信仰各不相同,文化程度和政治水平差异较大。课程包括抗战基本理论与军事课程两部分。理论课程有:政治常识、政治学、革命三民主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军事课程有:操场动作、武器使用、步兵战术、游击战术等;此外,时事、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抗战中战略战术等问题,作为专门讲演,以补充正课。学校先后成立了职工大队、干部连、农民连、妇女连、儿童连、游击连、佛教连、回民连、艺术连、少年连、研究班、党员训练班、速记班等专业连队。第四期结束时,学员已突破1000人,以后一直有增无减。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全国党的青年工作人员会议在延安举行。会议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青年运动发展的形势,决定加强青年干部的训练工作,将安吴青训班改为专门训练青年干部的学校,学生除继续从抗大、陕公选调外,还决定从中央党校、鲁艺选调一批学生到青训班来学习,并将陕甘宁边区青训班并入安吴青训班。
1939年1月,党中央决定从青训班抽调500余名师生与抗大、陕公的部分师生一道深入敌后,到晋东南和晋察冀办学。同时,改安吴青训班为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分为预科和本科,学习时间延长为一年。同年2月,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和青年运动发展的需要,在战争中训练革命青年,青训班组织了六个战地工作团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战区实习。经过几个月的实际锻炼,于同年底各工作团陆续返回边区,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更充实了教育内容,证明了这是理论联系战争实际的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
安吴青训班从创立到迁至延安,两年多时间培养了12000多名青年干部,输送到青年工作和其它各个岗位,为抗战和革命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后,党中央决定把安吴青训班迁到延安,于5月3日在原安吴青训班基础上成立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陈云任校长,冯文彬任副校长。全校办六个班:第一班是高级班,学员的文化理论水平较高,也有相当的青年运动工作经验,学习期为一年;第二班和第三班是普通班,学习内容是一般政治理论知识与青年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四班是陕北干部班,培养陕北地方上的青年工作干部;第五班是军事班,培养青年武装干部;第六班是儿童班。
1941年9月,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与其它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5、鲁迅艺术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先后从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来到延安,同时革命战争也急需大批的文艺人才。1938年4月,在延安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直属中央文委领导。负责学院领导工作的是由沙可夫、周扬、艾思奇、朱光、李伯钊、徐以新、吕骥、张庚等组成的院务委员会。1939年夏,鲁艺部分师生组成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由沙可夫任院长,吕骥任副院长,开赴华北抗日根据地办学。而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继续办学,由吴玉章任院长,周扬任副院长。
鲁艺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使鲁艺成为实现党的文艺政策的堡垒和核心。具体目的,是为培养适合于抗战建国需要的、具有文艺创作和某种技术专长以及历史知识与艺术理论修养的人才。毛泽东为鲁艺题的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学校初办时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后来又增设文学系。另外,还成立了“鲁艺实验剧团”、“鲁艺平剧团”、“鲁艺文艺工作团”等艺术团体。各专业的学制最初规定为6个月,实际延长到9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个月学完后,分派到前线或抗日根据地实习3个月,然后再回到学校进行第二阶段的3个月学习。从第三期起,改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高级阶段各系又分为各专业组,总共学习时间为8个月。
课程设置分专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有社会科学、哲学、艺术论、艺术讲座等。专修课各系不同,文学系有:中国文艺运动、世界文学、名著研究及写作等;戏剧系有:戏剧概论、戏剧运动、导演、表演、化妆术、舞台管理及装置、剧作法等;音乐系有:音乐概论、音乐史、音乐欣赏、和声学、作曲法、视唱、指挥、乐器;美术系除美术理论外,还分木刻、雕塑、漫画三个班。
教学除课堂讲授外,还有课外实习。鲁艺很重视课外实习,师生经常到各机关、学校、团体,去帮助排戏、教歌、组织晚会等。并且,按规定每3个月到附近的乡村或留守兵团进行一次文艺宣传,同时为创作收集民间素材,还定期进行有计划的公演。在学习、生活、教学工作中,鲁艺有一种紧张活泼的气象,各系分别成立大队,设大队长,并有指导员负责学员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工作。各系学生学习期满以后,大部分分配到前方工作。
1941年9月,鲁迅艺术学院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随着形势的发展,学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专业化的学习,各系一律将学习时间延长为3年,并注意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学员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43年4月,中共中央对陕甘宁边区干部学校进行了整顿和合并,将鲁迅艺术文学院并入延安大学。
1945年11月,延大鲁迅艺术文学院由周扬校长带领迁往东北,从此结束了鲁艺在延安的历史。
鲁艺自1938年4月开办,到1945年11月迁出,在延安七年半的时间里,文学系招收了四届学员,戏剧、音乐、美术系各招收五届学员,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和文艺骨干635人。此外,还举办了普通班、部队艺术训练班、前方艺术干部训练班、地方艺术干部训练班等各种短训班,培养了大批部队和地方剧团的文艺工作者。总之,鲁艺为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6、马列学院与中央研究院
1938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马列学院在延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专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的学校。院长由洛甫(张闻天)兼任,副院长为王学文。
学院创办伊始,有学员三四百人。他们一般都经过考试入学,又经抗大、陕公、党校初步训练,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理论学习条件。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党史、中国革命问题、近代世界革命史、党的建设等。
根据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指示精神,1941年7月,党中央决定将马列学院改组为马列研究院。在改组大会上,毛泽东作了《实事求是》的报告,要求该院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调查敌、我、友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同年8月,马列研究院又改组为中央研究院。中共中央明确规定:“中央研究院为培养党的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关,直属中央宣传部”。院长仍由洛甫兼任,副院长是范文澜,院务委员会成员有:李言、温济泽、董纯才、陈元晖、陈道、蔡天心、丁玲、张健等。
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工作,按照分科设室、专家指导的原则进行。全院上下从院长、主任到一般研究人员,都参加研究。研究工作有计划、有分工、有讨论、有总结。研究方向和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院共设九个研究室:中国政治研究室,主任张如心;中国经济研究室,主任王思华;中国历史研究室,主任范文澜;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艾思奇;中国文艺研究室,主任欧阳山;国际问题研究室,主任柯柏年;俄语研究室,主任师哲兼;教育研究室和新闻研究室,主任李维汉兼。其中教育研究室由13名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研究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并在研究工作中培养掌握教育理论和政策的干部。
1942年中央党校改组后,中央研究院合并于中央党校,成为中央党校的第三部。从此,中央研究院结束了独立存在的历史。
7、中国女子大学
中国女子大学,简称女大,是培养妇女干部和吸收敌占区的爱国女青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的一所学校。
1939年7月,女大在延安创立。校长王明,后为李富春,副校长柯庆施、林莎。学员来自全国21省(包括台湾)。她们中有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女工,有刚从敌人监狱里逃出来的女同志,有经过长征的工农女干部,也有从敌占区来的出身不同的青年女学生。从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生、中学生,也有不识字但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女战士。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学员依文化程度分别编为普通班、高级班、陕干班与特别班。普通班学员是从敌占区来的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爱国女青年。高级班中,有一部分是红军中的妇女领导干部,还有一部分是从敌占区来的女高级知识分子。陕干班是专门培养边区妇女工作干部的。特别班学员则是经过长征,有一定的战斗经验,但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干部。
女大的教育实行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提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学风。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博古等亲自为女大讲课。
政治课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近代史、抗日游击战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等。高级班内还分为马列主义、政治经济、中国问题等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某一个系,作专门研究。此外,还设有外语、新闻速记技术、会计、医药等选修课。教员大部分由各机关干部兼任。
在物质生活极为困难的年月,学校提出“半农半学”的号召,学员自己动手,开荒种菜。女大的设备非常简陋,但学员们情绪饱满,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1941年9月,女大与其它学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
中国女子大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培育出1000多名优秀的妇女干部。女大的创办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妇女作用和妇女运动的真实写照。
8、自然科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
1939年5月,自然科学研究院在延安南门外杜甫川成立。1940年1月,为了培养科学技术干部,将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使之成为一所进行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院由中央文委领导,第一任院长李富春,第二任院长徐特立。
自然科学院以“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员,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人才”为目的,要求学生“既是技术的专家,又是革命的通才”。学院设大学部和中学部。大学部设化学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林牧科,偏重于理论研究与实际技术的配合。中学部则分纺织、缝纫、机械、化工(制革、造纸)、农林、畜牧等科,偏重于通用技术的学习。中学部又分为预科和初中两个部分。另外,学院还附设有机械实习工厂、玻璃实习工厂、农场、科学馆等。学习期限大学部三年,预科二年,初中三年。各部均参加校外实习3至6个月。
大学部基本上按当时正规大学的教学计划开课,学院寒暑假时间短,三年的实际学习时间与四年正规大学差不多,可以学完一般大学规定的课程。大学一年级先学基础课和外语,二、三年级按各系的性质学习技术基础课和少数专业课。预科和大学的政治课,每年都占教学总时数的20%。业务课的教材,主要选用正规大学的英文版教科书。学习以自学方式为主,教员着重用提纲启发、辅导、释疑等方法教学,并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实习活动。
自然科学院既是进行自然科学教学的最高学府,又是开展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许多学科的学会都设在这里,许多学术报告、讨论会、专题讲座都在该院的科学馆进行。徐特立积极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大力开展学术问题讨论。
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徐特立于1941年10月提出了科学教育机关、科学研究机关和经济建设机关三位一体是科学正常发育园地的思想。他认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应与军工局、建设厅等机关所属的工厂、农场密切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并由这些单位共同组成一个“学校管理委员会”,使工厂、农场的负责人都作为主人翁参加进来,彼此商谈,学校也可以按照工厂和农场等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自然科学院重视实习课教学,全院师生经常和有关经济建设机关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工作,为促进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生物系师生赴南泥湾考察,为359旅在南泥湾垦荒种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1943年秋后,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
自然科学院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办学目标,培养了无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干部,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新中国的科技战线、文教战线以及其它部门准备了骨干力量。
9、八路军医科大学(今中国医科大学)
八路军医科大学,简称医大,是一所为部队培养医务人才的专门学校。它的前身是1931年创办于江西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后随党中央长征到陕北,1937年8月改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曾开往前线,既是学校,又是医院,培养了一批医务工作者,治疗了成千上万名指战员。以后又返回陕甘宁边区,从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女子大学、安吴青训班等学校调了一批来自大后方的青年入校学习,分别编为五个军医班、三个药剂班和两个护士队,总计八九百名学员。
1940年3月,八路军卫生学校从富县张村驿迁到延安柳树店,同年9月改名为八路军医科大学。校长王斌,副校长史书翰,政治委员谢滋群。学校的宗旨是: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有艰苦作风、为革命工作和为大众服务的卫生干部。学校以抗大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在艰苦的环境中,学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充实力量,逐步改善设备条件,使教学工作走上正轨,教育质量日益提高,成为党和军队培养卫生干部的重要基地。毛泽东为医大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医大分设四个班,即高级军医班、普通军医班、调剂班、特训班,共有学员300多名。高级军医班一般招收高中毕业或大学肄业的学生,普通军医班和调剂班一般招收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特训班是专门训练有长期医务工作经验而缺乏理论的老干部。各班学制不一,二年、四年都有。学校设有生理实验室、解剖实习室、化学实验室、细菌检查室、X光室等10余室,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学校实习的主要场所。教员各有专长,名专家也不少。学生大部分是抗大、女大、陕公、青干等校的学员自愿报考的,还有从前线部队中抽调的医务工作者,也有来自国统区的进步知识青年。
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英文、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药物、处方、妇产、护理、调剂等,还有政治课、军事课、时事政策报告和临床实习课。在教学中,学校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爱护伤病员的观念及为部队、为群众服务的思想。经常带领学员深入部队、农村,为战士和群众医伤治病,还进行破除迷信的卫生宣传教育,这既是教学,又是为军民服务。边区文教大会以后,医大和边区卫生署合办了边区医校,由医大负责教学工作,为边区培养了一批医务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边区农村的卫生工作。
1946年3月,医科大学前往东北,途经张家口,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改称中国医科大学。
10、八路军军政学院与军事学院
1940年8月1日,八路军军政学院在延安诞生。这所学院是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的高级军政干部学校,正副院长分别由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副主任谭政兼任。
1939年7月10日,抗大总校在罗瑞卿副校长率领下,离开延安东征晋察冀,抗大留延部分教职员工组建了抗大三分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许光达、郭化若先后担任校长。根据抗战的需要,同时考虑今后部队的发展与组织反攻需要,中央军委指示抗大三分校,以培养特种兵干部为主。所以从第三期开始,主要培养炮兵、工程兵干部和俄文干部。全校分为3个大队,下属8个队:两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一个机械工程队,二个参谋训练队,一个步兵队,两个俄文队。
1941年12月,党中央决定将八路军军政学院与抗大三分校合并,建立军事学院。12月1日正式开学,校址设在王家坪。朱德兼任院长,叶剑英兼任副院长。全院分为高干队与特殊队两部分。高干队训练旅、团级干部,特殊队又下设5个队:炮兵两个队,工兵一个队,参谋一个队,俄文一个队。
1943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徐向前为军事学院院长,李井泉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同年3月,党中央决定抗大总校从晋东南返回陕甘宁边区绥德办学,并令军事学院迁往绥德与抗大总校合并。合并后一段时间仍沿用军事学院校名,不久就恢复了抗大的名称。
军事学院仅存在了一年时间,培训了一期学员。虽然时间不长,但学院认真贯彻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任务,培养了一批人才,尤其是特种兵种人才,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边区直属学校
1、陕甘晋红军军政学校
陕甘晋红军军政学校是诞生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最早的一所干部学校,它是在陕甘军政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31年10月,工农红军陕北支队与南梁游击队会师,组建成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同时,还创办了一个军政干部训练班,调集班排干部,学习游击战术和政治工作知识。1932年2月,军政干部训练班扩大为军政干部训练队,同年12月,又改组为红26军随营学校。
1934年秋,以随营学校为基础,在陕甘边苏区华池南梁地区创办了陕甘边军政干部学校。刘志丹任校长,习仲勋兼任政治委员。吴岱峰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马文瑞、蔡子伟任政治教员。学校的培养对象是红26军和游击队的连排干部以及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选派的赤卫队干部。设有政治、军事、文化等课程。
1935年7月,军政干部学校随政府机关迁到延川永坪镇,改名为陕甘晋红军军政学校。校长吴岱峰,政治委员张秀山,教育长张文舟。同年10月,学校又由永坪镇迁到瓦窑堡,有学员400余人。
中央红军到陕北后,1936年2月军政学校与中央红军干部团合并,成立了红军干部学校。该校就是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
从陕甘军政干部训练班到陕甘晋红军军政学校,其主要教学内容是: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和游击战术教育。这些教育内容,通过与符合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相结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干部的政治觉悟,克服了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了革命纪律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红军、游击队的军事素质,从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战胜了敌人。
2、陕甘宁边区党校
陕甘宁边区党校是由边区党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培养边区党的基层干部的学校,是在陕北特委创办的短期训练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1934年秋,中共陕北特委在清涧二郎山创办了陕北特委训练班。1935年1月,训练班改名为陕北特委党校,校址迁至安定。王士英先后担任训练班班主任和党校校长。一开始,组织机构十分简单,学习时间仅十多天,每期学员只有二三十人,校址也经常变动。1935年8月,陕北省委成立,将陕北特委党校更名为陕北省委党校,校长高长直。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在瓦窑堡创办了中央党校,这时陕北省委党校也迁至瓦窑堡,合并入中央党校。1936年4月,由于中央党校随红军主力东征,陕北省委党校从中央党校分出,继续办学。是年10月,唐洪澄接任校长。1937年,校址由安塞迁到延安蟠龙镇,白耀民接任校长。
从1934年秋至1937年7月,校址迁移了十处,校名更换了四次,培训干部1340余名。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所党校与关中、陇东、神府三个分区党校合并,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党校,统一负责县区干部以及少数乡级干部的培养和训练。由刘有恒、李景膺先后担任校长。校址由延安蟠龙镇迁到延安东川罗家坪。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边区党校以培养区乡两级工农干部为主,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学习文化,并确定了“少而精、现实、活泼、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教学原则。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党的建设、政治常识、识字、国语、自然常识、卫生常识、统一战线、游击战、中国问题、边区问题、近代史、工青妇工作等。
1940年2月15日,中央书记处在总结过去办理党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精神,边区党校进一步规定:以培养区级干部为主,加强党性锻炼,消灭文盲,提高文化水平,研究党的路线,提高理论水平。并将在校的350名学员,按文化程度分别编为高、中、初三个级七个班,各班的课程依据学员情况各有侧重。1940年秋,由张邦英任校长,李景膺任副校长。
1941年底和1942年初,边区党校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按照入校学员的职务与文化程度,设立了高级与普通两个班次,并对两个班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作了更具体的规定:高级班培养县级干部,具备县级工作的文化知识,了解与运用党的政策,懂得党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普通班培养区级干部,具备区级干部的文化知识,了解与运用党的政策,学习工作方式与力法,奠定初步理论基础。根据这个精神,边区党校对课程设置作了调整,先后增加了读报常识、统计、国际问题、政策、领导方式、农村工作、联共党史、政治经济学、艺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等课。同时,高级班增加了两个月的实习课,即学完规定的课程后,到地方做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1942年秋,边区党校改名为中共西北党校,习仲勋兼任校长,李景膺任副校长。1943年,高岗兼任校长,赵伯平、白栋材、马国瑞先后担任副校长,学员最多时增加到800人。1944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西北党校合并为中央党校第五部,白栋材任部主任。从1937年9月边区党校成立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共培养训练干部达3700多人。
3、行政学院
行政学院是一所培养与提高边区行政工作干部的学校,成立于1940年7月。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兼任院长,李六如任副院长。
学院成立初,设正规班(分县级干部班、乡级干部班)、专门训练班(如教育行政干部班)、临时训练班(如征粮干部班)等。不久,学院改为专修科,分行政、财经、法律三系,另设普通科。修业年限为一年。学员绝大部分是来自边区各实际工作部门的干部,毕业后仍回到原单位工作。
行政学院的教育宗旨是:培养政治坚定、廉洁奉公的新民主主义的行政工作干部,提高干部的文化程度、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1942年中共西北局成立后,行政学院由西北局下设的教育委员会领导,主要任务仍是为边区培养与提高行政工作干部。整风运动开始以后,行政学院的教职员和学生积极投入到这一伟大的思想教育运动中,认真总结各项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特别就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等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同年3月29日,中共西北局常务委员会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了行政学院的教育方针,并决定了三条办学原则:(1)学习课目要与政府工作沟通;(2)学习课目要与社会实践沟通;(3)学习程序由具体到理论。会议还指出:行政学院学生文化程度虽低,但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在学习期间,教员应注意对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整理,也应抽时间参加县、区、乡政府的工作,搜集和研究工作中的问题。
行政学院坚决贯彻西北局常务委员会议精神,把专业设置同边区政府工作需要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与边区实际和有关边区建设的方针政策联系起来;对公共课进行了调整,除各系的专业课外,全院公共课为:边区民主政治、边区建设、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和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实习,规定全院师生每年要有三个月实习时间,实习一般分为边区课的实习和技术课的实习两种。边区课的实习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边区,因此,无论那个专业都要开展这种实习;技术课的实习,一是参加边区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另一是做群众工作。同时,还聘请实际工作部门有特长的干部担任教员。教员和工作人员除教学外,分别参加边区政府各项实际工作,从事于各种实践经验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编写成教材,供教学使用。
1943年7月,行政学院开始大规模地训练干部,学员增加到1500余人,编为12个班。除了三系一科外,还设立了一个研究班。
1944年5月,边区政府根据中共西北局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将行政学院并入延安大学,成为延安大学三大院之一。
行政学院成立四年来,为边区各部门培养和培训了数千名行政干部。他们在领导和管理边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另外,行政学院还作为边区政府培训在职干部的基地之一,为边区县区一级在职干部的学习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4、延安大学
1941年9月,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学,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延安大学。校长吴玉章,副校长赵毅敏。直属中央文委领导,1944年4月改由边区政府领导。
延大最高领导机关是校务委员会,它吸收教员、学生代表参加,实行民主管理。学校下设三院二系: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俄文系、英文系,另附设中学部。1943年4月,将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并入延大。学校设社会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和民族学院。1944年5月,行政学院并入延大,民族学院从延大分出,各院的设置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包括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系)、自然科学院(包括机工、化工、农业三系)和行政学院(包括行政、司法、财政、教育四系),另办一个医药系。这时全校共有教职学员近2000人,周扬任校长,王子宜任副校长。
延安大学几经调整后,于1944年5月21日公布了《延安大学教育方针暨暂行方案》,该方案“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学与用的一致”为基本精神,重新规定了教育方针、学制和课程。教育方针是:“一、本校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即革命三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二、本校进行中国革命历史与现状的教育,以增进学员革命理论的知识与新民主主义即革命三民主义建设的思想,并进行人生观与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培养学员的革命立场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三、本校教育通过以下各种方式和边区各实际工作部门及实际活动相结合,以期实际经验提升至理论高度,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四、本校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以有组织的劳动,培养学员的建设精神、劳动习惯与劳动观点。五、本校在教学上实行以自学为基础的集体互助。教员与学员互相学习,并使教学中书本知识与实际经验互相交流;同时发扬教学上的民主,提倡质疑问难、热烈辩论的作风,以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学制暂定为:行政学院两年,自然科学院三年,鲁迅艺术文学院两年,医药系一至二年。但修业年限并非机械的规定,主要以学完规定的课目为标准。课程分为全校共同课与各院系专修课两种,另外设补助课以适应一部分人的特殊需要。教学计划:校内学习与实习并重。教职员与学生一律参加生产劳动。招生办法分为:一是招考,一是轮训。前者是吸收边区内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成为边区实际工作干部;后者是提高边区原有的实际工作干部。招考对象一般为中学以上学生,轮训则为区长以上干部。
延大是一所适应抗战与边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和提高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际工作干部的综合性大学。它的成立与调整,标志着陕甘宁边区高等干部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延大在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强调学习并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战争中的问题,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不良倾向,为发展边区经济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服务。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延大自然科学院全部、鲁迅艺术文学院大部和行政学院一部分师生与工作人员调往东北、华北等地,延大规模缩小,取消了院系编制,将各系改办为班。由江隆基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节选自《陕甘宁边区教育史》第六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