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辽宁大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作品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出版散文集《回归伊甸园》《心灵的圣殿》《生命的芳香》等多部。
来到以色列时,正赶上犹太人的新年、住篷节和赎罪日。
犹太人赎罪日,历时3天。从头一天的下午开始,他们便停止了一切工作,商店关门,工厂放假,学校停课,禁食三天,祷告、唱诗、哭诉、忏悔、赎罪。街上看不到车辆行驶、人来人往。走到哪里都是静悄悄,仿佛黎明前,一派万人空巷的场面。
赎罪日那天,哭墙前的情景尤为壮观。
8日傍晚,我第二次来到哭墙,万头攒动的场面使我震撼。
来到哭墙,已是暮色苍茫了,远处的山,近处的圣殿都笼罩在玫瑰色的夕阳里,哭墙披上了金色的薄纱,教堂的钟声在晚风中飞扬。
犹太人,身穿白衣,肩披白纱,头戴礼帽、圆帽蜂拥而至,涌向哭墙,从远处望去,白花花一片,犹如大海泛起白色的波浪。
他们有的趴在哭墙上哭、祈祷,有的站在小桌旁读经、唱诗。有的一帮一帮围在一起,唱着不同的诗歌。他们用希伯来文说唱,我一句也听不懂。歌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边唱着,还前后摇摆着身子,旁若无人,专心致志。哭墙前的小广场,成了唱诗的海洋。
我也汇入唱诗的人海,再一次走向哭墙,把身体紧紧贴在哭墙上,倾听哭墙无声的述说,感受犹太人虔诚的祈祷。那一刻,我的忏悔好像找到了源头,情感仿佛找到了归宿,无比的安宁。
透过栅栏的缝隙瞭望过去,男士朝圣区的那歌声,那虔诚,那神情,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仿佛听到了天使的颂赞。读经声、赞美声,响成一片,会于墙下,形成波涛的海洋。一个民族在这里尽情倾诉千年的压抑与悲伤,个人的、民族的、国家的痛苦,在这里得到彻底的宣泄与释放;认真检查自己的言行,认罪反省,痛改前非。在这里,虔诚散发着人性最善良的光芒。
唱诗是另一种祈祷,是唱给上帝听的。犹太人说“以色列是以赞美为宝座的。”
他们泪洒哭墙,向哭墙倾诉就是向上帝倾诉;他们唱给哭墙,就是唱给上帝;他们以哭为笑,笑对人生,用笑声化解苦难,为苦难欢欣,把苦难升华为人类的礼物,在苦难中飞翔、歌唱。
哦,哭墙,你凝聚了犹太人太多的悲情、伤逝、哀怨、期盼。凝聚无家可归的心灵长久的渴望与梦想,人生的窘迫与尴尬,以及对信仰的虔诚与膜拜。
相比之下我们却无处倾述,无处发泄,“夹着尾巴做人”,憋得喘不过气,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活得虚伪、太累。
难道我们不需要赎罪吗?不需要赎罪后的反思、清醒吗?我相信赎罪日的哭墙下没有虚伪,有的只是忏悔,倒空自己后的欣慰,战胜了阴暗心理的光明。
犹太人的成年礼也是在哭墙下举行。男孩子到了13岁就要举行成年礼仪式,在墙下念《托拉》,母亲向他们抛撒糖果,庆祝他们成人。成年意味着要担当起责任。
犹太人为什么要守赎罪日呢?《圣经》记载,耶和华晓谕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浩浩荡荡出埃及后,为了保持这个民族的纯洁性,远离罪恶,为他们设立许多律法,其中一条就是守赎罪日。“每逢七月初十日,你们要刻苦己心,什么工都不可做,这要做你们永远的条例,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净,脱去一切的罪愆。这日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穿上细麻布圣衣,行赎罪之礼……”这就是赎罪日的确立与来源。
几千年来,犹太人严格守律法,一直延续到今。他们三天不吃不喝,停下一切工作,深刻反思,彻底认罪,专心仰望上帝,祈求上帝光照他们,把内心的污秽倒空,让圣洁之水充盈,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活出新生命,达到赎罪的目的。
这就是“另类”的犹太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出类拔萃的根源,他们尊崇上帝,顺服上帝的旨意,善于从骨子里反思、悔改,有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拗精神。认定的路他们就会走到底,绝不回头,回头就会变成“盐柱”,走向死亡。
如果每一个民族都像犹太民族那样,有着虔诚的信仰,每年也拿出三天时间进行深刻的反思,个人的、家庭的、单位的、民族的,对存在的问题、错误闭门思过,人类走向真正的文明、和平的脚步将会加快,回归精神家园的梦想就会早日实现。而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多少人只要有空就会钻进麻将馆、找小姐、吸毒不一而足。
一个哲人说:“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可见,没有信仰,没有反思,是犯罪堕落的根源。有正确的信仰,内心的自我约束,仁爱喜乐和平的阳光就普照人间。
按约定的时间我不得不离开哭墙。当我要离开时,哭墙像吸铁石一样吸着我的心,几次离开又回来。哭墙,像父亲博大宽广的胸怀,使人眷恋。
离开以色列很久了,但哭墙已经筑建在我心里,巍然高耸。想到哭墙,我就想起犹太人的赎罪日,赎罪日的忏悔,忏悔的虔诚。赎罪日已经成为犹太人一个节日,一个自我反思、检讨、洗心革面的特殊日子,愿这样的反思带给每个民族、每个人,使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走向完善与美好。
哭墙虽然树立在我心中,但却没有成为我心中围堵情感的堤坝,反而打开了我心中的千千结,拆毁了思想局限的栅栏,拓宽了我的精神视野与境界。在哭墙下流过泪水的我,变得坦然而自信,平安而喜乐。
清气若兰
北京,一个寒冷的冬日,几位朋友应邀到时任鲁迅文学院院长白描家做客。大家谈兴浓浓,冬天亦如春天般温暖。
饭后,白院长即兴泼墨挥毫,为我们题字。他给我提了两幅字。一幅是“兰溪女史:清气若兰”,另一幅是“幽兰清溪”。这两幅字的内容都是我喜爱的。我如获至宝,收藏入柜。近日整理文稿,拿出来欣赏品味,愈加喜欢“清气若兰”这几个字的含义。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兰花一样的清气,兰花一样的芬芳,这世界就多了几分宁静、祥和、美好,少了几分争斗、浮躁、喧闹。
拥有兰花一样品性的人,远离喧嚣、静静开放、清纯高雅、吐露馨香,心灵宁静而清洁。他们是清心的人,是有福之人。
清心才有清气。一个心灵浮躁、心绪纷繁、追求名利、恋慕虚荣的人,不可能有一种清气正气;清心的人,心灵清净而清洁,心清则宁静,宁静则神明,神明以致远,致远而丰富。丰富才能神思飞跃,纵横驰骋,认识人生真谛。清心的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有条不紊。清心宁静,心静如水,甘露滋润心灵,才能听到宇宙伟大的声音,得到智慧与启示的灵性。
清心的人有福了,他们必享丰盛的人生。因为清心的人没有复杂与虚假,不求心计与心术,不刻意去讨好他人。不会因为贪心太重而忧心忡忡,因付出太多得不到回报而伤心烦恼,因他人对不起自己而愤愤不平,因欲望太高、欲壑难填而焦虑不安。清心的人,心中充满感恩、爱与喜乐,经络通畅,身体健康,其乐融融。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作品的诞生,都是作家拥有清心与清气结出的果,就像远离喧嚣,开在山谷的幽兰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们拥有一颗清洁的心灵、淡泊的精神、不屈的气节、伟大的灵魂,书写出流芳百世的佳作,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愿做一个清心的人,拥有内在的馨香之气,就像拥有博爱情怀的基督那样,散发生命的芬芳。
清心的人在思想的高山上攀登,在精神的海洋里畅游,心中盛满了诗歌、音乐,有爱、有梦,用真诚的心拥抱世界,用关爱去温暖冰冷的心,他们是精神的富有者,必然觅得丰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