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艳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东西方艺术大师的比较
——以梵高和徐渭为例
马红艳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尼采说:“痛苦是增进人生价值的兴奋剂。”徐渭和梵高有着同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他的气节和情操,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人生成就了他的艺术。
中西比较;生命体验;笔墨;创新
尼采说:“痛苦是增进人生价值的兴奋剂。”痛苦作为情感表现的一种,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产生的药引子。可以说,痛苦和美的发挥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徐渭和梵高有着同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的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成就了他的艺术这使他们的作品在历经百年风雨后依然有着感动世人的强大力量。
徐渭享年七十二岁,梵高只到三十七岁。为何会在寿命上差别如此大呢?相信除了在遗传方面的身体素质差异之外,作品受众的接受程度不同、画具画材价格差异巨大、社会对待画家的传统不同等都是重要因素。
徐渭绘画不拘一格,用笔用墨用纸均有过人处,例如他在画竹的时候,为追求画面效果,用破笔,瘦笔,断笔进行创作。在用纸上,徐渭是用生纸的第一人。生纸松软,极其容易渗水,最能发挥水墨淋漓的效果,符合徐渭肆意发挥的心态。在用墨上,无论笔墨轻重繁简、干湿浓淡,他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例如他画蕉画荷的时候多以泼墨为主,取大块墨色,但徐渭又往往以胶调墨,避免过分的渗散,得其形而纵其意。徐渭的画主张“不求形似求生韵”,摆脱形象的束缚,将精神提高到一定高度,追求画作的整体性的氛围象征。
梵高曾在《根》这幅素描附信给提奥:“我想要表现的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的斗争”。梵高享誉世界的作品《向日葵》表现的正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向日葵就是他心中的太阳,是对大自然狂热感情的反响,是他内心澎湃的激情。
梵高的遭遇与徐渭是的人生经历是相似的,不同的是时间和地点——徐渭生活在明朝的中国,而梵高生活在清咸丰年间的欧洲荷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在相似的命运中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对徐渭而言,文人画作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文人们以学习、创作、收藏文人画为荣,因此徐渭的绘画是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标准的。而梵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后印象派绘画在当时的法国是新兴产物,这种绘画有别于当时贵族主流社会的审美情操。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优劣都需要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而在当时因为梵高的绘画太具有创新性,所以不符合当时主流审美的趋势,很难被贵族、同行及广大民众接受和承认。另一方面,中国文人案边的笔墨纸砚是常备物品,西方画家的创作成本则相对较高。
艺术是相通的,这二位艺术大师绘画上也有相似之处,虽然隔着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差异,但是都用画笔拼尽全力抒发内心的情感。梵高因深受日本版画的影响,大胆的应用了色块的渲染力而使他的作品光彩照人。而徐渭的绘画精神则跟后来西方的印象派相似,画面又追求水墨淋漓的效果,不拘泥于物象,运笔奇肆狂放,以水墨写意抒发胸中的悲愤。
徐渭梵高二人都是癫狂之人,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更表现在绘画作品中。他们从自己的审美理想出发,改变客体的本来面目,这种改变源自于画家实际的认识活动中带来的异常认识。客体投射了绘画作者的人格,使得客体形象发生变形。看那画面上已经赫然不是眼中的样子,而是画家心中的情感的表现,是画家心中的形象。
中西绘画时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中国的绘画注重“心理和谐”而西方绘画注重“形式和谐”。中国艺术具有表现性,内敛性的特点,西方艺术具有再现性,外拓性的特点。
西方绘画基于数学逻辑,以模仿的方式作画,注重“形式和谐”,这构成了西方绘画科学的再现客观生活的特征,梵高的大多数作品都体现了单一,醒目,轮廓分明的简化色彩效果。中国美学审美把人们的审美向度完全移至心灵世界中,注重“心理和谐”。传统的文人画,大多利用有限的题材,相对单纯的水墨形式,或通过“形”“意”和谐的情景结构,或通过含而不露的象征形象,或通过外朴内丰的程式与书法功力。为欣赏者提供出蕴含“象外之象”的画面,让人从中体味出无穷的“韵外致”来。
徐渭是一个全才,他在戏曲,诗文,书法,绘画这几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书画在他的作品中是一个整体,诗文是画意的说明,画是诗文的表现,书法丰富了画面的情趣。他的绘画章法潜移默化的被他音乐家的素质所影响,其表现性基于书法性,其象征性基于书写性,其象征性基于文学性。徐渭是一个证明,证明艺术和生命体验的深刻联系,证明艺术抵抗世俗,突破传统的必要性,而梵高虽用笔再现了物,再现了自己的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曾做过教士,熟读《圣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深受西方宗教性的影响。可见,个人的文化素养、广度、深度不仅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更是对生命的态度上会产生深远而具体的影响。
徐渭,梵高,他们在美术史上对于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但是他们在世时,则是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伟大的艺术家们不是生活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却生活在他们逝去之后的岁月中。
G633.955
A
1005-5312(2015)32-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