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发(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浅谈影响唢呐演奏的能力
薛玉发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能够直接影响唢呐演奏的演奏质量和效率,使演奏者能顺利完成演奏,并取得良好艺术效果所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综合特征,我们称之为唢呐演奏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演奏的心理能力、基础能力、想象能力、音乐记忆力、音乐观察力音乐审美能力等。
唢呐演奏;心理能力;基础能力
1.演奏者的音乐想像能力。演奏者的音乐想像是人脑对过去已有的音乐表象重新加工、整理、组合、改造而形成新的音乐形象的过程。想象既来自于演奏者对生活的观察、对大自然的观察、又来自平常训练的积累。我们在演奏唢呐民间乐曲《百鸟朝凤》之前,首先要在头脑里具备声音的想象、动作的想象、情景的想象、气息控制的想象,又要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和生活习性、姿态、动作及生活环境,把鸟鸣的录音带回来反复模仿。平时对生活、对大自然观察得越细,演奏时我们的想象力就越强。
2.演奏者的记忆能力。演奏者在演奏实践及学习活动中曾对乐曲的曲调、情感、演奏技巧及动作等方面有过感知并在头脑中留下兴奋过程的痕迹。这些痕迹事隔很久仍能保持清晰的影像,并能在大脑中重新展示,我们称之为记忆。在实际演奏中,记忆方法很重要,背谱演奏是检验记忆力的重要方式。此外既要听自己的演奏、视唱,还要去欣赏相关的音像资料,更要听音乐会以及观察在演奏中的不同动作等,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兴奋的状态,用我们的热情来反复地把握所要求记住的一切。
3.演奏者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有目的感知的过程。我们要想了解音乐演奏的内在本质,就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如学生对老师在教学中的演奏示范,演奏者在平时训练中对自己演奏的观察,演奏者在听音乐会,看音像资料等等条件下对其他演奏者的观察,还有学术研讨会中对不同观点的种种观察等等。
1.音高。天资条件好的演奏者,往往有一付敏锐的耳朵,把握音高的能力就很强。但有个别人的演奏就不那么理想,耳音不好,唱歌跑调等,这是因为他们大脑对音高的感受力不强造成的,缺少对音程的辨认,不知道应该用耳朵去监听。要想解决只有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此外,正确的演奏方法对解决音准问题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2.音强。在实际演奏中声音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乐曲内容的不同、情感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实践证明,把握声音的强弱变化是以纯熟的演奏方法为基础的,加上情感问题、艺术修养问题、生活阅历等等。
3.音长。谈到音长,必然涉及到节奏与节拍,我们在把握音的时值长短过程中,常常因为拖拍、抢拍、多拍、少拍而产生节奏不稳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用节拍器来控制速度,第一步跟着节拍器唱谱;第二步跟着节拍器演奏,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节奏就会稳定,这时就不要用节拍器了,这是因为音乐节奏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微微有所变化的。
4.音色。演奏中产生的音色如同绘画的色彩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除了对音色的感受能力不同外,还有技术、审美、情感、风格及乐器的材质等不同因素造成。当表达快乐情绪时,音色一定是明亮、轻快、跳跃的;表达温柔情感时音色一定是柔和、松弛、含蓄、细腻的。要想提高演奏者把握音色的能力,首先要提高他们对音色的鉴赏能力,多欣赏高质量的音响资料,使头脑中逐渐产生良好的音色概念。在实践中提高审美意识,丰富情感,再加上熟练的演奏技术,最后可形成个性化的演奏音色。
唢呐演奏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其功能都是为了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由于演奏者审美能力的差别,使唢呐演奏艺术的感染力受到很大影响。
1.“美”来自“情”。演奏者把真实情感完全倾注到了音乐当中,演奏的声音才会有美感,其情感越丰富,观众对美的感受就越强。相反,如果在演奏中不注重情感的表达,只是平平淡淡地吹奏,观众是感受不到美的。
2.“美”来自后天的审美感受。音乐演奏需要很好的音乐审美天资。除此之外,后天的审美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要深入生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平时通过电视、广播、录音等去欣赏中、外音乐、舞蹈、歌剧、戏曲、曲艺及绘画,多读一些文学、诗歌,从中感受各种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3.演奏中的自然美和夸张美。在演奏当中,自然美和夸张美往往同时存在。自然美是演奏的基本法则,他体现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及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本质特征。艺术夸张的美是演奏中重要的艺术手段和艺术特性。演奏者站在舞台上演奏是将其内心情感传达给观众,要想达到最佳交流目的,不论是声音高低、强弱,节奏快慢,还是音色明暗变化都要夸张,其动作、表情也要夸张,这样才能增强感染力。当然,要把握夸张的度,否则就是做作。
以上阐述的唢呐演奏当中所包含的每一项能力,如果把握得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演奏质量和效率。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到一起,才能使演奏得以顺利完成和取得良好艺术效果。
[1]张宁.中国唢呐演奏与教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上海第一医院编.人体生理学[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1978.
J624.1
A
1005-5312(2015)23-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