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翼《瓯北诗话》之陆游

2015-10-28 17:45王诗雨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赵翼杨万里年谱

王诗雨(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论赵翼《瓯北诗话》之陆游

王诗雨
(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赵翼,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瓯北诗话》,是赵翼晚年主要诗歌评论集,清代汉族诗歌理论批评著作。赵翼在《瓯北诗话》的前十卷共列有十位诗人,在其所列诸家之中,赵翼对陆游犹为推崇,并对其诗论研究和生平考证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赞赏和耐性。历代研究者虽对赵翼《瓯北诗话》有不少的探索,但是对其中陆游研究的部分却尚未涉足。

作家论;年谱;民族情结;比较研究

一、作家论

(一)陆游的生平考证

《瓯北诗话》中,赵翼单设一卷《陆放翁年谱》,对陆游的生平作了详细的研究整理。在《陆放翁年谱小引》中,赵翼简述为陆游作年谱的原因:“《放翁集》向无年谱。然身阅六朝,历官中外,仕而已,已而仕,出处之迹既屡更;且所值之时,当宋南渡,战与和局亦数变,使非有谱以标岁月,则读者於先生之身与世,将茫无端绪。”恐读者对陆游的身世无从知晓,故作年谱以示后人。

赵翼借鉴王宗稷作《苏文忠年谱》的方法,根据陆游《剑南诗集》、《渭南文集》及《家世旧闻》、《老学庵笔记》等书,编排书中所涉事件的先后顺序,并参考其诗文加以考证,对陆游的出卒年月、祖籍家世、社会背景、政治状况、仕途发展、理想抱负、思想变迁等作了详细的整编。

据赵翼考证,陆游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淮上舟中,一生的主要经历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45岁以前,任职福州、临安,因支持主战将领张浚北伐,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人,被贬至镇江,后又被人以“交接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职,在家闲居三年;第二个时期:45岁-65岁,入蜀、罢官。陆游45岁以后在夔州、南郑、成都等地任职。他在南郑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下任职,虽然时间只有八个多月,但却是陆游一生中最可宝贵和珍惜的时光;第三个时期:65岁以后,闲居山阴。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杂老农间”,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

(二)陆游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情结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出生第二年,“靖康之难”发生。“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

从陆游一生的斗争生活中,可以看出他是有宏大抱负的政治活动家,是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民族战士。爱国主义给予了陆游强大的力量,使之成为一个永垂不朽的伟大诗人。他对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作了正面的歌颂。渴望胜利,渴望为胜利而歌颂,成为陆游创作的主要动力。近百年来,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备受人们的尊崇,梁启超赞曰:“亘古男儿一放翁”。纵观陆游一生,赵翼赞陆游的爱国情怀和恢复国家统一的志向为素志,认为其无论在职为官还是年迈居家,始终心怀天下不忘恢复中原之事。笔者认为,陆游身上特有的终其一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情结,也正是赵翼如此重视陆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瓯北诗话》共十二卷,前十卷分列了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十家诗,但陆游一人就占了这十卷中的两卷。赵翼单列一卷为陆游做年谱,除上文所列原因之外,笔者认为这与赵翼史学家的思想和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的关联。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但他本人却是汉人。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覆灭,满人从此开始了清朝对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虽说赵翼所处的乾隆年间,已是康乾盛世,清朝统治者也一直打着满汉一家的旗号,但归根结底,满人和汉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受待遇有着质的区别。赵翼作为清代汉人史学家又满腹才情,内心深处不免会有和陆游相似的民族情结和豪情壮志。

二、作品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古来作诗之多,莫过於放翁”,全集及遗稿合计一万余首,且每一首必有一意,赵翼赞其才思灵敏、功力精勤,是“古来诗人未有之奇也”。

(一)风格特征

陆游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诗风的变化。赵翼认为,陆游的诗歌风格特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1.“虽挫笼万有,穷极工巧,而仍归雅正,不落纤佻。此初境也。”陆游最早师从江西诗派的大诗人曾几,在创作风格上深受江西诗派各大家的影响,工于词藻,重视推敲,诗歌创作少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总体来说也不失雅正、不落纤佻。

2.“是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中年蜀中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开始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并创作了诗集《剑南诗稿》。战马戎装驰骋于西北边防前线的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并使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3.“及乎晚年,则又造平淡,并从前求工见好之意亦尽消除,所谓‘诗到无人爱处工’者,刘後村谓其‘皮毛落尽’矣。此又诗之一变也。”及至晚年,虽然陆游晚年的田园生活,物质条件极为困乏,但他心胸豁达,又深受儒家“君子忧道不忧贫”思想的影响,因而颇能安贫乐道。岁月的沉淀以及“满眼是桑麻”的环境和安宁的农村生活,使他的诗呈现出细致入微、平淡自然的风貌,如《示子孙》、《西窗》、《村居书事》等。

因此,赵翼总结陆游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

(二)体裁和题材

赵翼对诗歌的体裁很关注,在《瓯北诗话》第十二卷“各体诗”中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诗体。专章论述诗人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创体”、“创格”、“创句”等,其实都是对诗歌形式的创新。要求诗人作诗要精雕细琢且不露痕迹,不仅要有杰出的才华,而且要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而陆游诗诸体皆备,不论古体诗,还是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赵翼对陆游的律诗大加赞赏,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和评价,认为其律诗名章俊句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使诗熨帖,对仗工整,语言新颖别致,寓意不落纤巧,实属古来诗家第一人。写情方面,陆游以自己充沛的情感,极具感染之力。写景方面,陆游早年到达前线,经历名山大川,因此词句甚为壮阔。晚年之后,生活在乡野之中,描写景物细致入微,明白晓畅。

对陆游的古体诗,赵翼更是不吝着墨,赞其古体诗才气豪健,引经据典运用得恰如其分,意在笔先,力透纸背,语言华丽但不奇险,用词艳丽却无淫意,看似都是华丽奔放的辞藻,实际上却典雅素洁着意严谨。唐朝以来的古体诗,大多都是一千多字,少则也四五百字,但是陆游的古体诗却从未超过三百字,其诗工夫精到,用语自然老洁,寥寥数语,不奇险诘曲、惊人耳目,但却言简意赅,达到了“真练”的境界。

但是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没有提及陆游的绝句。陆游的绝句,五言、六言、七言均有涉及,以七言绝句居多。在《陆游的绝诗》一文中,朱东润指出:“陆游的绝句方面,有他的光辉的发展。他一面继承了唐人的优良传统,但是更多地发挥了宋人好议论的特点,在绝句诗里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至于陆游诗歌的题材方面,赵翼虽在列举谈论陆游律诗时略有涉及,但是没有给出清晰的分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爱国诗以外,人们对陆游题材的分类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包括田园诗、农村诗、山水诗、记梦诗等。其中,关于陆游的记梦诗,据赵翼统计,有九十九首之多。段晓华在《陆游记梦诗初探》一文中,对陆游的记梦诗作了更为细致的统计、归类,“文章将陆游记梦诗的思想内容分为三类:(1)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杀敌报国的壮志;(2)对于访仙求道、结交奇士等不平凡生活的描写和思慕;(3)对于乡居生活的思慕和对于军旅生涯的怀念。”记梦诗源于陆游的美好思想和生活热忱,与其他浪漫主义诗歌相比,记梦诗独具梦幻的特征,现实主义的内容与浪漫主义的形式相得益彰。

三、比较研究

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论诸家,并非只是把各家作为孤立的诗人单独论述,而是放在一个大的平台,和其他诗人作对比研究。就陆游而言,主要是与苏轼、杨成斋的比较论述。

(一)苏轼和陆游

“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後人震於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於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赵翼认为,苏轼和陆游同是代表宋代诗歌成就的两位大家。后人之所以认为苏轼的诗歌成就高于陆游,只不过是震于苏轼的名气而已。实际上,陆游的诗歌造诣是远胜于苏轼的。赵翼从两个方面对苏轼和陆游进行了比较分析。

1.诗歌内容及风格。

“盖东坡当新法病民时,口快笔锐,略少含蓄,出语即涉谤讪。‘乌台诗案’之後,不复敢论天下事。”赵翼认为,苏轼的诗歌创作从“乌台诗案”之后,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风格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陆游却不同。“举凡边关风景、敌国传闻,悉入於诗。”在陆游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活中,对于祖国命运的无限关怀,像一道不竭的流泉,从头到尾贯注在他的诗篇里。不管是受朝廷重用在职为官,还是被贬偏远之地甚至丢官居家,陆游心怀天下恢复中原的壮志豪情和爱国主义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诗作之中,从未受其个人的仕途迁贬和生活落魄潦倒的影响。

2.思力和学力。

赵翼认为,诗人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才气,这也是《瓯北诗话》评选诗人的标准。毫无疑问,苏轼和陆游都符合赵翼的这一标准。但是除此之外,思力和学力也影响诗歌的创作水平。苏轼在思力方面自然不输陆游,甚至高于陆游。但是赵翼认为,自苏轼黄州起用之后,公事和私事冗杂繁多,所作之诗大多都是即席、即事随手应付之作,而且虽才思敏捷但是却少有作诗所需的平静与耐性,所以在遣词造句上可能较之陆游还有所领先,但是在押韵方面就显得太过生硬不自然。而诗法自然恰恰是赵翼对于诗歌创作的又一要求。再者,苏轼有职务在身,平日里多忙于公务和应酬,因此在学力方面少有增长。

反观陆游,虽也居官任职,但多是也闲散之地,所以读书的时间很多。日积月累,学力日渐增长,因此作诗往往是得佳句在先,且很少有酬应赠答的诗作。赵翼认为,陆游不仅才思敏捷具有诗才,而且功力精勤肯下苦工,其诗每一首必有一意,并非粗制滥造,无病呻吟,凑数而成。仅此一点,也可称“古来诗人未有之奇也”。综合观之,赵翼认为陆游的诗歌造诣要高于苏轼。赵翼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新颖的,这也符合赵翼的诗论观,敢于打破窠臼,勇于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杨万里和陆游

陆游和杨万里都是以诗歌成就闻名于世,他们与范成大、尤袤合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能够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且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其中,杨万里、陆游二人流传于世的作品数量最多。

在《瓯北诗话》中,赵翼只在语言特色方面对杨万里和陆游作了比较论述,认为杨诚斋的诗歌都是些俚言俗语,而陆游则趋向大方之家。但是赵翼也指出陆游诗中和杨万里相似之处,如《晚步》云:“寓迹个中谁耐久,问君底事不归休?”《饥坐》云:“落笔未妨诗衮衮,闭门犹喜气扬扬。”赵翼认为,此等诗派在南宋时很盛行,但是对陆游来说则实属下劣之作。由此可以看出,赵翼对杨万里并不十分欣赏,相反对陆游却大加赞赏,尤为推崇。

其实,陆游和杨万里之间还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如,他们二人都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二人都热爱乡里生活,且学识渊博、才思健举,写作极为勤奋;二人最初都受江西诗派的影响颇深,但后来发现其弊病之后,勇于摆脱牢笼而另辟蹊径。杨万里“诚斋体”的出现,为后辈诗人摆脱江西诗派找到一条出路,使创作相对“资书以为诗”,更为“清虚便利”,即周必大所谓“得大自在,遂形成后辈“竭蹶趋之”的局面。而二者的不同之处,除了赵翼提出的语言风格特色迥异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诗歌观念,即陆游轻视晚唐诗风,杨万里却抬尊之,不过在《瓯北诗话》中,赵翼并没有提及。

四、结语

总体而言,无论是对陆游诗歌成就的认可还是对陆游生平的考证,赵翼都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热情和耐性。他对陆游的赞赏和推崇,也使陆游诗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赵翼对陆游的重视,凸显了《瓯北诗话》评选诗人的标准和赵翼诗法自然的诗歌创作要求,而赵翼对陆游诗体的论述实质上是他主张创新的进一步体现。不过,赵翼对陆游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他对陆游诗体的论述中,便忽略了陆游绝句诗方面的成就;而在诗歌评论专著中为诗人作年谱,虽表现出了史学家的史学素养和对陆游的喜爱赞赏之情,但终究不合时宜。此外,笔者也冒昧揣测,赵翼身为满清乾隆皇帝的汉人史官,如此推崇陆游,除其对陆游真才实学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深处有着与陆游相似的民族情结之外,可能也掺杂了对喜欢陆游诗歌的乾隆皇帝的谄媚之嫌,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封建落后思想。

学出版社,1998.

[2]脱脱,阿鲁图(元).《宋史》本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朱东润.陆游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段晓华.陆游记梦诗初探[J].江西师大学报,1982(01).

[5]韩立平.同岑异苔:陆游、杨万里诗坛地位考索[J].浙江学刊,2010(03).

[1]赵翼(清).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陆游年谱[M].北京:人民文

I207.22

A

1005-5312(2015)23-0001-02

猜你喜欢
赵翼杨万里年谱
证肇经先生年谱(续8)
近四十年赵翼史学研究述评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杨万里诗一首
朱彝尊年谱新考
赵翼“颂清”与“刺清”再认识
赵翼“颂清”与“刺清”再认识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
赵翼诗论的唯新倾向及与性灵派的离合
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