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提升化妆课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陈静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在开展化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化妆的技巧,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以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落实教学内容,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进而致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化妆教学的着重点,其次为如何提升化妆教学的效果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化妆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妆容,作为化妆师,需要在准确拿捏好各种妆容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实现创新与突破,进而才能够满足上妆者的需求,并促进自身职业的发展。因此,作为培养化妆师的专业教育人员,需要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
化妆是一门艺术,其能够通过写实手法的运用来实现对人相貌的改变,以弥补缺陷,通过自然的美感来提升人的气质,同样,也能够通过各种夸张的手法来打造出不同的风格,以创意十足的艺术手法来彰显时尚的魅力。当今世界,时尚潮流瞬息万变,要想走在时尚的前沿,作为一名化妆师,就必须在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将自身的审美与创新相结合,进而才能够不断突破自我,走向职业的巅峰,实现自身的追求。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化妆师,首先就需要明确化妆的精髓为何。化妆就是为了成就每一个人的独特气质与韵味,使其能够带着与自身所处环境、场合、身份地位以及服装等相协调的妆容,提升个人的魅力,进而将美丽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对于化妆师来讲,要想达到职业的最高峰,以一流的化妆技术水准来征服审美者,就必须在突破条条框框束缚的同时,将自身的创意与设计融入其中,进而才能够将化妆这门艺术升华。
(一)丰富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培养化妆师的基础性前提便是要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的利用理论知识来实现对实践的指导。化妆教学不能够片面依照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这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同时也无法确保学生掌握这一门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绘画的基本功教学融入到其中,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根据人物相貌特点来合理选择化妆方法,通过绘画中颜色的搭配来落实关于眼影选择、与腮红、口红间的搭配等,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色彩的变化来实现设计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吸收教学内容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化妆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其所针对的教学对象结构一般较为复杂,进而在接受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要想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年龄、学历等的差别来实现针对性的教学。并要由浅入深,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打好基础。同时,要针对学生自身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尤其要注意在实践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在出错的地方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化妆这门技术的掌握重在实践,只有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使学生熟能生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落实模拟化妆课程,针对每一妆容技巧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比如:新娘妆,在讲述这一妆容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以一位同学为模特,进行相应的上妆操作,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应的步骤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然后,以两人一组的形式来实践,教师作指导,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抓住新娘妆的精髓,掌握这一妆容的技巧。同时,教师也可以承接一些活动的化妆工作,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化妆的理论技巧。
(四)创新教学手段
在化妆教学中,为了全面的提升这一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积极的将多媒体设备融入其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案例的列举、典型妆容的唯美效果等都可以通过电脑来搜集图片资料,进而直接展现给学生,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教师在上妆操作示范时也可以将其拍摄成视频资料,学生通过拷贝来实现课后的巩固复习。将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融入到教学中,能够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提高化妆教学效果,就要求相应的教师要首先明确化妆艺术的精髓,进而明确教学的重点,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模拟实践的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在此基础上,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确保其能够在从事化妆职业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的突破,以敏锐的洞察力走在时尚的前沿,进而缔造属于自身的辉煌职业生涯。
[1]刘巍巍.模仿与创意——谈化妆课的多层次教学[J].文化艺术,2011 (09).
[2]朱唯娜.浅谈分层教学法在中专化妆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12(06).
G222.2
A
1005-5312(2015)26-02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