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琪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南昌330100)
大学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郭琪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南昌330100)
有效教学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大学文学课程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从功能性的教书匠式的自我定型转向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有机型的人文学者,要从目光狭隘、沾沾自喜的专家式的自我定型转向具有广博素养、宏阔眼光的硕学通儒,要从传授既定知识、遵从旧有权威的传道者的自我定型向敢于怀疑、自由不羁、求新求变的探索者转型。
大学文学;有效教学;探索;反思
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呼唤效益意识,因此,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整套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和高效地学习。近年来,由于大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大学教学的有效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有效教学的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笔者作为大学文学教师,针对新世纪人才需求特点与大学文学课的特征,拟对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当前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倾向在近二十年中不断积累着、加剧着,与文学的外在社会效应日益衰减的倾向相互呼应。对于教师而言,主要任务就是传授教材上的没有创造性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记住那些基本知识,能够应付考试,获得高分,拿到大学文凭,顺利毕业。随着现代性的专业化思路大步推进,大学文学教师安于自己孤陋寡闻的学科限隔,日益无法领悟到文学之真善美了。而且大学文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日益疏远,蜕变为非常单一的教与学之间的功能性关系;文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大部分乏善可陈,也无法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构起一种有机整体的关联。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力日益退化,文学知识的机械积累非但不能增进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以及理解与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反而可怕地窒息了学生仅剩的一点灵性。正是在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大面积蔓延的同时,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始发现,似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的真实需要之间日益脱节,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牛头不对马嘴,在社会就业竞争中只能暗暗饮恨吞声、自怨自艾。
(一)问题意识下的自主学习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教师传授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所以,鼓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题与实现学生成长目标的最佳途径。而问题意识是指人类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的社会文明得以进步的动力。
文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不同时代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与创作技法的变化轨迹。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文本就像一张布满空洞的鱼网,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这些更有利于学生在其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作家简介、作品背景介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接中,从文本的间隙中发现问题,让教学过程完成从知识传递型向知识建构型过渡,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二)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下的师生交流合作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文学课程教学以其网络型的互动所产生的便利的传播与接受的条件,既可以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也可形成同学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面对互联网这个平台所提供的感情与信息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形成双向型的互动。而学生各自发布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交流与补充,使讨论的问题日趋完善。师生间的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的格局,教师与学生得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灵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相激相撞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化的阅读特色在互联网平台得到最真实的展现。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均得到有力的发挥。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探究性目标下的延伸教学
所谓“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具体到文学课的教学中,就是指对作品思想内容、人文精神的发掘、探讨、和质疑,并有所发现和创新。可见,探究性教学目标就是使教学者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有效教学目的。在文学课的课堂操作中,教师可以以某一文本为出发点,向相关文本进行延伸。也可以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出发点,向相关文本或社会现实问题拓展,进行延伸教学。探究性目标下的延伸教学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失为实现有效教学的一条可贵途径。
扭转当今大学文学课程的无效教学倾向,要从转变文学教师的角色定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富有成效的大学文学课程。
(一)要从教书匠向人文学者转变
当前大部分大学文学教师,都是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工作视为谋生之道,把自我定为教书匠,就像木匠、瓦匠、水暖工一样仅是百工之一种。此种思维表面上看来堪称谦虚的典范,但若深究其里,即可发现它是谬种流传。最关键的是,文学事业本身并非功能性,而是目的性的,是直接引导人致力于审美能力的培育,促使人的灵魂和灵性觉醒,促使人的心灵获得自由的。因此大学文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学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安身立命所在,是人生意义生成之载体;对于学习文学的大学生而言,文学是要更新他们的眼光,促使他们的心灵觉醒,恢复他们早已丧失的纯真,丰富他们的精神的。文学本身就是要把人从狭隘的功利性关系中救渡出来,转移到纯真自由、光芒普照、澄明通透的存在之境域。因此,大学文学教师若以功能性思维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南辕北辙、颠倒疯狂。大学文学教师必须具有一种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浩大襟怀,要敢为天下先,在天下滔滔皆言利的庸尘俗世高扬精神之爝火,启发思维,播种爱德,酿就智慧。
(二)要从单一专家向硕学通儒转变
现代文明的专业化浪潮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许是具有迅猛的推进作用,但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却是灾难性的。以目前大学人文学科而言,文史哲分属不同学科,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在文学学科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等二级学科也自设壁垒,扞格不入;尤有甚者,随着专业方向的不同,大学学者们更是深陷在狭隘的专业通道里,不能自拔,往而不返。人本来是整体,对人生的意义的领悟无疑也是整体,文史哲本来就是服务于这个整体的,文学本身也应该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但被专业所限,大学文学教师开始日益沉湎于狭隘的研究领域,难以得窥完整之大道。庄子曾经感叹过道术为天下裂,而今却已不是简单的分裂了,已经是目不忍睹的碎片化。如此碎片化的文学知识焉能促成人对人生意义的整体领悟?杨义在《学术生长点在于一个“通”字》一文中反思个人的学术之路时曾说:“如果说我的文学研究有什么特色的话,那么,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比较意识和贯通意识始终是我非常看重的,它既是作为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学术境界,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思维方式贯穿于我的文学研究学术活动中。”的确,学术研究若没有会通,若只能局限狭隘的专业限制里面,如何能够启发智慧?以近三十余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例,凡是能够取得较大学术成果的学者几乎都是眼界较为宏阔、知识素养广博之人,如王瑶、钱谷融、钱理群、王富仁、陈思和、王晓明等。学术研究如是,大学文学教学亦如是,若不能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融会于心,若不能对文史哲的基本精神了然于胸,大学文学教师如何能够举重若轻地阐发专业问题,更何谈启发学生从文学角度对人生对世界进行富有灵性的反思和探索?
(三)要从传道者向探索者转变
大部分大学文学教师往往不敢越出教材雷池一步,似乎教材的权威就是一切,自己不知反思,也不允许学生反思和质疑,于是就如此画地为牢地自我设限。殊不知文学本身就是要启发人的疑问和探索精神,而绝不是要人固守旧有的知识和规范。真正的文学对现成的所谓真理不感兴趣,对那些敢于冲破既定知识和旧有权威的大胆探索、并时而误入迷途、时而灵光乍现的灵魂之旅感兴趣。曹禺就是在怀疑和信仰、困惑与澄明、绝望与希望的矛盾心态中展开悲剧创作的,在创作《雷雨》时他曾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宇宙对他来说是神秘莫测的,他对宇宙只有惊奇与敬畏。社会对他而言也是疑窦丛生、问题繁多的,在写《日出》时,他说:“这些年,在这光怪陆离的社会里流荡着,我看见多少梦魇一般可怖的人事,这些印象我至死也不会忘却;它们化成多少严重的问题,死命地突击着我……”恰恰是曹禺这种敢于面对困惑、敢于探索的精神造就了他的非凡杰作。文学创作如此,大学文学教学也如此,大学文学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人生困惑,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人生和世界的难题的兴趣和决心。大学文学教师如果满足于既定知识和旧有权威,甚至被其扼杀了人生困惑,那就太可悲了。没有对人生和世界的困惑,大学文学教师就无法深入文学的心灵中,也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文学的心灵中。大学文学教师应该是开放、自信、敢于面对人生疑问的人。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3]施学云.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文本审美问题[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1).
[4]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钱理群.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6]昆德拉(捷克),董强(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7]马斯洛(美),林方(译).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I0-4;G642.0
A
1005-5312(2015)26-0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