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张掖734300)
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以《兰州零距离》为例
赵静
(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张掖734300)
近年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崭新的电视新闻形态,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一个全新篇章。然而民生新闻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解压阀作用,真正零距离的反映民情,赢得民心。
民生新闻;大民生;问题;改进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节目开播以来,我国的各省市级电视台纷纷推出民生新闻,使得“民生之风”一时之间席卷全国。《兰州零距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它是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创办于2004年5月24日,以“我在现场”、“新闻110”、“姚岚资讯”、“1218新观察”、“爱心帮扶”等版块集成为60分钟节目。栏目秉承“服务创造认可”的理念,关注百姓的生活,记录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2014年6月9日节目进行全新改版,对原有的《大家谈》、《记者调查》等栏目及《兰州零距离》子版块《姚岚资讯》、《非说不可》进行撤并或分立。打造出了特色浓郁、贴近实际、群众乐见的晚间民生节目群。然而在成功的背后也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值得改进和完善。
不少民生新闻节目所报道的大多是那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之类的内容。今天是楼上往下扔垃圾,明天是隔壁半夜唱卡拉OK,后天是水管漏水……起初还让观众感到亲切,但看多了,观众便会觉得电视台未免有点像个长舌妇。若偶尔为之也算是茶余谈资,但如果一个栏目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些内容,不但反映从业人员视野狭窄、偏离新闻初衷,还会浪费观众时间,产生收视疲劳。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开拓题材,摒弃繁琐低俗,实现价值提升。当面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时民生新闻栏目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有闻必报。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并把事件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加以分析解剖,对其价值加以提炼。只有立意高,报道才能脱俗出彩。
“大民生”是相对过去我们日常新闻操作中的“小民生”而言的。过去的“小民生”,主要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而现在的“大民生”,则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比如,金融、房地产、汽车等方面政策调整或新规,同时“大民生”还包括“从民生角度对国计所进行的解读”这层意思,通过民生角度来解读国计的内涵和将有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影响,这有利于国计的深人民心。“大民生”不拘泥于“小事”的一孔之见,而是以广泛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的为己任,诸如报道社会养老保险、教育、医疗、就业、农民工等涉及老百姓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方面的问题。
《兰州零距离》之所以赢得广大市民的厚爱,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百姓本位”意识。但应注意到媒体的职责是反映问题而不是代替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在现实操作中记者总是以强势者的身份来为百姓“讨公道”,使民生新闻变味。久而久之,就给百姓造成了一种错觉,找媒体比找相关部门更能解决问题。再如某民生新闻节目曾经出现这样的报道:某市民与邻居打架了,主持人在节目中呼吁“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某消费者利益受损,主持人“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处理”……民生新闻可以告知百姓应该找哪个部门解决问题,或者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却不可以代替社会其他部门来解决问题或者是代替百姓去讨说法、为百姓解决一切问题。媒体的职责权限应有一定的界限,不能超过这个界限。
当前地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普遍存在受众定位狭窄,报道对象重市民、轻农民的倾向。很多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仅仅局限于城市,定位于市民,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却关注较少。“民生”中的“民”不仅包括市民,还包括农民,民生新闻自然也不能仅限于市民新闻还应包括农民闻。电视台必须迅速实现由重市民报道向市民、农民报道并重转变,从而赢得更多的农村观众。如可报道惠农新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民选村官、征地补偿、村务公开等信息。
综上所述,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化的姿态,使中国电视界出现了耳目一新的景观,反映了民情,赢得了民心,但是其具体操作中又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要努力改进,才能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才能保证民生新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1]程前,陈杭.望诊电视民生新闻[J].中国电视,2005(05).
[2]佘小玉.民生新闻的“故事化”写作手法借鉴与分析[J].新闻界,2013 (09).
[3]严炜.论公共新闻对民生新闻的继承与发展[D].南京:河海大学, 2007.
G222
A
1005-5312(2015)26-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