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娇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浅析艺术与设计思维在视觉表现上的异同
胡娇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也称之为“思考”或“想”,思和想都是一种发生在头脑之内的过程。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设计创作中都离不开思维的作用。艺术思维主要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大脑特有的处理信息的过程。设计思维区别于艺术思维在于艺术思维倾向于感性思维,而设计思维趋于理性思维同时离不开艺术思维的启发。本文从视觉表现的角度上解析艺术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异同。
艺术思维;设计思维;视觉思维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视觉艺术思维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它起源于原始时代人类思维的萌动,人类模仿自然、对自然的记录与反映,形成最原始的艺术表现,如原始的壁画、图腾等。
设计思维,泛指在设计过程中建立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各种思维形式,包括立意、想法、灵感、创意、重大技术决策、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其中,逻辑思维是基础,形象思维是表现。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
其一,视觉创作表现上的目的不同。艺术家作为艺术思维的主体创作艺术品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艺术家借以艺术品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念和见解,与观赏者之间形成一个沟通的纽带。以波普艺术家爱德华?包洛奇的作品《我是一个有钱人的玩物》为例:该作品是作者在丰裕社会背景下利用拼贴的创意手法表现当时大众通俗文化。作品是滑稽的、无序的、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统一在一张画板之上,艺术家表达的是自我的主张对当时社会的认知与感受。无论观赏者接受与否,传递了艺术家个人独到思维的作品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而设计创作的目的一定要为设计对象服务而不是彰显设计师个人的主张。
其二,受众对视觉作品的理解不同。很多设计师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但是鲜有艺术家称自己为设计师。设计作品与艺术作品的差别在于,设计师向受众传递的是相同的信息,而艺术作品向受众传递的是不同的信息。受众对于一件相同的艺术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每个人对蒙娜丽莎的微笑都有不同的诠释。反之,受众对同一间设计作品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如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的土豆系列招贴。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并堆砌,在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共同点,那就是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产生奇妙的视觉构成形式。受众旨在领会设计师传递的设计作品的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达到与设计师的创意思维交流。
其一,艺术思维是设计思维的组成部分。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设计思维在思维的层次上必然包含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两种思维的特点,或者说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一种灵感在内,灵感是艺术创造的灵魂。灵感是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跨跃性的。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以发现设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思维存在共性。1965年,法国服装大师伊夫·圣罗兰将蒙德里安的《红、黄、蓝与黑色栏杆》应用至一条裙子上,诞生了经典的蒙德里安裙子。该裙子成为绘画艺术应用于服装设计最早的案例。之后的日本潮牌FRAPBOIS设计的蒙德里安T恤、项链等都是对这一设计思维的沿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艺术思维与设计思维统一在一个作品中并不突兀,两者有其独特的共存方式。
其二,艺术思维与设计思维都追求意境。“意境”在中国传统的画论中第一次使用应见于明末唐志契《绘画微言》。何谓“意境”?意指意思、愿望、料想、事物流露的情态。境指境界、边界、地方、遭遇到的情况。视觉艺术中追求意境的代表应属中国水墨画,如范宽的《溪山旅行图》。画面朴实稳定,中轴式构图,写实与写意相印形神兼备,具有意境的审美特征和形式。同样,设计思维追求的意境在设计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靳埭强的文化招贴《汉字》系列,作品蕴涵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他以中国的传统水墨技法与余白,结合西方的设计构成形式,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艺术意味也非常浓厚。
其三,艺术思维与设计思维都离不开创意。不管是视觉艺术作品还是设计作品都不能离开好的创意。创意思维来源于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艺术与设计创作中的共同创意思维因子包含直觉、想象、灵感。创造性思维体现在艺术作品中有表现为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雕塑等;体现在设计作品中创意根据设计对象的需求不同而表现不同,或极简或复杂,如极简主义的越狱海报。但无论艺术或是设计创作,奇妙的创意是才是有效传递信息的钥匙。
[1]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术语详解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5.
[3]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周思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J506-4
A
1005-5312(2015)26-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