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虹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论积极修辞在领导讲话稿中的作用
段虹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般而言,积极修辞主要运用于文学性文体,应用型文章中用的很少。而领导讲话稿是一种讲求言语艺术的特殊应用型文体。积极修辞中的排比、比喻、对偶、等辞格的使用,不仅为讲话稿增光添彩,更容易吸引听众的关注,因此恰当地使用积极修辞会在领导讲话稿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修辞;讲话稿;作用
领导讲话稿是一种讲求言语艺术的实用性政论文体,它是领导干部在管理社会公务活动中所发表的具有权威性、指导性、总结性特点的书面文字材料。由于领导讲话稿属于宣传性材料,有特定的听众对象,因此它在写作上要综合考虑领导和听众两个群体。起草讲话稿除了要有鲜明的主题之外,还要借助修辞来美化语言,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共鸣效果。与消极修辞的客观、平实地来阐明事物相比,积极修辞生动形象,充满感情的表达方式更能增强讲话稿的宣传效果。因此,我们要重视领导讲话稿中积极修辞的使用。大致来讲,积极修辞在讲话稿中主要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
排比是领导讲话稿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积极修辞手法。它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结构、语气相近或相似的词组、句子并排使用,从而加强语势的修辞方法。排比的作用和优势不可小觑。一方面,它可以使表达内容清楚,条理分明;另一方面,可以把控语气节奏、增强情感浓度。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说服力,其整饬的句式,缜密的逻辑,如虹的气势更能感动人,鼓舞人,吸引人。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讲话中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三个排比句深深打地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其磅礴的气势至今还令人叹为观止。
比喻,也叫譬喻,指用一个相似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的修辞。比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组成,本体多为深奥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而喻体则选取与之关联并浅显易懂的具体物象。通过相似性,架构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国时期的思想家刘劭曾指出:“善喻者以一言喻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说的就是比喻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比喻就像一阵清风,可以吹散遮盖在事物之上的迷雾,让一切明朗起来。《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发表的一次重要讲话,其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例如:把冗长空洞的文章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把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顽固派比喻为“过街老鼠”;把无作为,没有实际价值的文章比喻为“开中药铺”等等。这些比喻形象逼真地将八股文的可憎面目暴露在人们面前,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也唤起人们的觉醒和斗争。
对偶句要求对偶的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长短相等,内容相似或相反。整齐的句式和音节的停顿赋予了对偶句以和谐的节奏韵律感和适当的情感起伏波动。这种独有的音乐美和情美在语音上给观众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在情感上更能唤醒其内心的共鸣,因而更容易被铭记,传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等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的宣传口号就是讲话稿中对偶句的典型代表,被人们传颂至今。
除了常见的排比、比喻、对偶,讲话稿还有多种积极修辞手法可以使用,例如对比、设问、引用、夸张等等。设问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自问自答,是讲话者为提出自己的观点而采取的言语策略。与设问直接表达观点的方式不同,观点要增加说服力,就要采用对比的方式才能“高下相形,长短相现”,让人信服。另外,引用也是增强文章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手法。在阐明一个新观点时,如果能引经据典地引入相关的诗句、格言、典故等,都可以让所言之物有证可考,有据可查。
各种积极修辞在讲话稿中的作用都是独特的。只有将其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铸就一篇完美的领导讲话稿。李克强总理在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表的《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包容发展》的主题演讲,就是一个运用积极修辞很成功的案例。这篇讲话稿充分地使用到了比喻、设问、对比、引用、递进等几种积极修辞手法。在关于创新问题的论述上,文中先后多次使用“不熄引擎”、“创新鸿沟”、“井喷式”增长、“绿色通道”等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创新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李克强还立足于中俄两国的现实具体环境,从国情出发,对比了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性,提出了以创新促发展的“求同”理念,并引用了中国的古语:“不破不立”来表明中国政府的决心。而一句设问“国外朋友经常问我,中国持续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根本上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加智慧。”引出了中国人民在创新上所做的不懈努力。而结尾处的展望是更整篇讲话稿的点睛之笔,三个排比句式一气呵成,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层层递进中,将讲话推入高潮。
尽管积极修辞在起草领导讲话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上也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灵活巧用,才能将其作用扩展到最大化。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平时积累,这样才可以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真正发挥积极修辞的积极作用。
[1]金振邦.文体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H152
A
1005-5312(2015)11-02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