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淅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民之策,和谐之源。中部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轴,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因其区位和工业经济科教人才优势,成为“打造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就业质量与区域经济包容性发展、中部地区战略崛起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事实上,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还有利于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总要求、“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等稳步实施与推进。与此同时,这些战略也会反过来促进湖北省甚至全国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高质量就业,是指就业环境健康、工作稳定性较强、劳动报酬较高、社会保护较充分、劳动关系较和谐、工作时间适度、职业发展前景较好、创业就业能力能够不断提升的就业状态[1]。湖北省正处在迈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全省劳动者就业质量整体如何?有哪些显著特征?其内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政策方面又该如何调适?从已有就业质量的研究成果看,鲜有学者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基于就业质量专项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展开探究。
为科学地揭示出湖北省就业质量的共性与特性,本文采用了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详见图1)。选择该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该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内容涵盖了就业环境、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劳动关系、工作时间、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国内外这一主题的多数研究都采用了此指标体系,这便于展开比较研究。二是数据可得性原则。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思想源于该指标体系,这为采用该方法展开实证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图1 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就业质量专项问卷调查数据。基于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组于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8月30日问卷调查了东部(北京、山东、辽宁、福建、广东)、中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吉林)、西部(陕西、内蒙古、新疆、贵州)地区典型区域和行业,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79份,有效回收率为92.6%。根据本研究需要和目的,从总库数据中进一步筛选出了湖北省样本,数据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湖北省数据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适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湖北省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为:男性样本占比57.84%,汉族占比93.46%,党员比例为34.59%(全部样本对应比例为27.13%),已婚比例为85.41%,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依次占比为 48.11%、10.27%、22.70%、15.68%和 3.24%(全部样本对应比例分别为55.24%、8.86%、17.19%、15.35% 和 3.36%);体制内就业(包括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样本占比41.85%,体制外对应比例为58.15%;垄断行业样本占比45.43%,非垄断行业对应为54.57%;白领(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样本占比53.51%,蓝领样本对应为46.49%。
在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职业和就业安全具体是由就业状况、收入、社会保护和工人权利等4个二级指标来反映的。数据表明,湖北省当前劳动者就业形式以工资性就业为主,自雇比例约占25%(其中大专及以上者选择创业型自雇比例仅为4.5%),就业单位所有制类型主要为地方国有独资和城镇集体,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业,通过政府/社区安排介绍是主要求职渠道,七成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在收入方面,个人全年总收入的均值为25639.63元(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659.04元和20619.48元),期望收入均值则为 53721.26元,不难发现,男性全年劳动收入明显高于女性,劳动者的期望工资显著高于实际工资水平。个人全年加班收入平均为3430.30元。在社会保护方面,近八成工作单位建立了工会组织,且劳动者对所在单位的工会认可度相对较高,如数据显示,18%的样本认为工会在维权中“有很重要的作用”,45.93%的样本表示“有一定作用”。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方面,仅30.05%的样本表示“单位工资是通过集体协商制确定的”。
在健康和福利维度方面,问卷数据表明,超过八成劳动者对其工作环境表示满意。由于缺乏施工用电、消防、噪音、机械安全等方面的具体数据,我们借助工人自我评估数据来间接评价风险暴露状况,在问项“当前所从事工作的危险(安全)程度”中,选择“很危险”和“有一定危险”的样本占比分别为1.62%和31.89%;在“当前所从事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问项中,选择“对健康危害很大”和“有一定危害”的比例依次为3.24%和42.16%。不难发现,尽管存在自选择机制,使一部分劳动者在求职中主动选择从事职业健康与卫生条件好的工作,但依旧有较大比例的劳动者当前处在风险暴露程度高的工作中,这较大程度上提升了今后患重度职业病的概率。在保险与福利方面,工作单位为职工缴纳的险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保险(82.16%)、养老保险(59.46%)、住房公积金(43.24%)、失业保险(35.68%)、生育保险(30.73%)、工伤保险(24.32%)和企业年金(12.97%)。
技能发展水平是影响劳动者就业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而就业能力越高,其就业质量也就相对越好。从整个生命周期考察,劳动者个体越是从事有利于自身技能积累与发展的工作,越有利于其就业质量的提升。此维度中具体是由任职要求、培训状况、学习型组织和职业发展4个二级指标构成。问卷数据显示,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4年,技能等级为高级工及以上(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者的比例为31.77%,60.11%的人认为当前的工作与职业发展有关系,83.61%的人认为当前从事的工作有利于个人技能提升,反映湖北省劳动者工作与能力匹配程度整体较高。在培训状况方面,定期培训较少,仅有四成样本表示工作中有定期培训;年接受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的时间明显不足,仅约为13天,低于我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甚至是全国平均水平,尽管有82.91%的样本认为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职业发展方面,在对工作转换和求职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职业发展机会(前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之一。另外,数据显示83.78%的样本不希望其子女将来也从事他或她现在从事的工作。
工作时间是衡量工作质量优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长短既影响着劳动者个体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度,又影响着劳动者个体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进而影响着劳动者个体的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过长的工作时间(或称过度劳动)还对宏观就业、消费、闲暇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激励劳动者人力资本再投资和区域创新涌现[2]。鉴于此,欧洲基金委员会将工作与非工作生活的和谐状况作为评价就业质量的第四个维度,并建构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社会基础设施2个二级指标。问卷数据表明,样本年实际工作月数为 11.2(男性为 11.6个月,女性为 10.7个月),每月平均工作23.5天(男性为23.6天,女性为23.4天),每天平均工作8.1小时(男性为8.2小时,女性为8小时),周平均工作47.6小时。以教育程度看,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年实际工作月数、每月工作天数、周工作小时数均高于省平均水平,自雇者工作时间高于工资性就业者。晚上、周末和节假日为最有可能加班的时间,其中,七成劳动者表示是被动服从加班,超过四成劳动者没有加班费,这较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个人年加班收入偏低。由于过度劳动现象的存在,使劳动者的闲暇和家务时间被“挤占”,因此多数人表示“下班太累无法再参与家务和进行其他活动”、“工作时间太长,没时间做家务和进行其他活动”和“非工作时间,为工作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以通勤状况为例,数据显示,每天上下班共耗用时间的均值为1.88小时,考虑到加班时间,不难发现,全省劳动者的工作和非工作生活的平衡度较低。
使用同一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对全国整理的就业质量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就业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东部优于西部,西部略好于中部[3]。当前湖北省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职业卫生安全、保险与福利等状况高于全国水平,技能培训与发展、高学历者创业比例等低于全国水平,劳动者工作时间和通勤时间与全国水平相当。
从实证结果看,除个别维度的部分指标外,多数指标的结果状况较差,尤其体现为劳动者技能培训与发展水平不高、工作时间与通勤时间较长、劳动者工作与生活平衡度较低,这表明当前湖北省就业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那么影响湖北省就业质量偏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基于湖北实情,下文将重点从经济发展方式、劳动力市场分割两方面予以阐释。
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宏观层面互动关系体现为就业弹性系数高低。湖北省历年宏观统计数据显示,该省产业结构正由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逐渐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演变,第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该省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但就业结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有具体研究证实,湖北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说明第一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大于其就业份额,但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第三产业为正值且处于下降趋势,意味着第三产业正吸纳着从其他产业中转移的劳动力。测算的就业弹性系数显示[4],湖北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529,第二产业为-0.12,第三产业为1.035,表明该省产业总体上吸纳就业能力还不理想,因此就业质量不高。此外,经济发展方式也从微观层面影响着劳动者就业质量和体面生活。一方面,较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则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这将不利于扩大地区就业规模,继而不利劳动者个体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有研究表明[5],资本投入对湖北省经济产出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2.27%,劳动和技术贡献率分别为4.1%和23.63%,表明湖北经济发展方式仍为资本密集型或投资拉动型。另一方面,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本,“强资弱劳”用工格局无形中也会扩大劳动者陷入就业不和谐的风险,表现为就业稳定性较低、劳动报酬不高、劳动关系不和谐、劳动份额占比偏低等,就业质量自然不高。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以细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呈现以下特征,即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出相反特征,如就业稳定性不高、有较少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环境较差、薪酬低。主、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不同,劳动者在两类型劳动力市场之间很难流动。
经济学“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认为,在一切社会活动中,社会个体会自发向收益大成本小的行为收敛,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分割性的劳动力市场中,则表现为就业个体会自发地向主要劳动力市场聚集以获得最大化的就业收益,现实中体现为劳动力争相向经济发达地区、白领、优势行业、垄断部门流动。毋庸置疑,作为微观就业个体,其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就业结果(质量)越好;对整个国家而言,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比例越大,社会公民的福利效用也相应越大。然而,现实中主要劳动力市场核心岗位的有限性使其就业吸纳能力有限,过多地聚集该劳动力市场无疑加剧了就业竞争程度,竞争效应和渗漏效应使求职者成功就业的概率降低,就业环境相对变差,就业状况异质性增大,劳动报酬降低,劳动关系不和谐概率提高,出现过度教育和过度技能现象,进而影响个体的就业质量。
在湖北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至少体现在职业、行业、部门、城乡等方面,而户籍制度等为代表的制度则进一步固化了分割程度。在“您觉得在不同单位或地区之间变换工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调查中,选择“户口限制”和“人事制度”的样本分别为7.69%和45.05%,选择“自身能力”和“社会保险”的样本为33.52%和13.74%。不难看出,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是影响就业个体在不同行业、职业、部门和区域间工作转换的主要因素,这进一步证实了湖北省劳动力市场存有明显的制度性分割。为追逐更多的“分割性收益”,多数劳动者争先“向上”工作流动,劳动力市场中优质工作的有限性,使得劳动者个体间策略互动的行动不会产生均衡结果,出现“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的就业困境,导致湖北省整体就业质量不高。
推动湖北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建议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式转变。实现“弯道超越”,不取决于要素投入多寡,而在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为此可积极探索实行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工资增长相兼容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进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推动工资增长→工资增长带动消费增长→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中。新时期湖北省应积极释放经济内生活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把潜在的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既有利于高技能型劳动者就业,又会激励普通劳动者积极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最终将有利于全省整体就业质量的提升。
第二,积极降低劳动者工作流动阻力与成本。湖北省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分割的特点,以户籍、人事为代表的制度障碍强化了城乡、行业、部门、职业间的分割收益,固化了劳动力在主、次要劳动力市场中的非均衡配置。僵化的制度增加了劳动者工作转换的交易费用和流动成本,不利于人才有序自由流动,阻碍了就业质量的提升。为此,应加强制度设计与衔接,降低制度鸿沟,建立真正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在省内甚至是省际之间高效通畅流动,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助力。
第三,鼓励本省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创业型自雇。丰富就业形式,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选择创业型自雇,是提升湖北省就业质量的保障。创业型自雇的就业倍增效应明显,着力鼓励高学历者选择创业型自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尽管当前湖北省已有明细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就业促进计划”,但高学历者创业比例仍相对偏低。为此需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已有创业政策的实施力度;二是结合湖北省情,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三是重视社会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予以经费保障;四是建立湖北省政府权力负面清单,减少创业阻力;五是加强对成功创业实例的宣传与教育,并定期邀请知名成功人士宣讲。
第四,建立“体面工作时间”制。过长的工作时间和高频加班,影响劳动者的工作和非工作生活的和谐度。要解决当前湖北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键,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基础,适当差异化的工时设计是手段,基于新技术建立的工时协商机制是途径,政府宏观协助是保障。总而言之,一个良好的工时制度背后,需要有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在不违背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前提下,组合运用各种手段[6]。
[1] 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1):88-99.
[2] 石丹淅,赖柳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7):103-113.
[3] 赖德胜,石丹淅.我国就业质量状况研究:基于问卷数据的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3(5):39-48.
[4] 徐顽强,易桂杨.湖北省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2):65-69.
[5] 张炎涛,李 伟.技术进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J].统计与决策,2007(5):83-84.
[6] 赖德胜,孟大虎,王 琦.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特征与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2015(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