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5-10-28 05:45: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1期
关键词:老年性病患优质

张 梅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辽宁 沈阳 110041)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 梅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 为归纳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对老年性脑梗护理中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深讨。方法 选取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者在常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以6个月作为观察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康复状况,极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满意度为97.5%。且观察组在FMA、ADL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疗效,对增进护患关系也具有深远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死;常规护理

脑梗死主要由于动脉硬化产生血栓,造成脑部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因此优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2013年以来,笔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探讨其意义及影响,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以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公布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指标为纳入标准,最终入选人数为80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为68~81岁,平均年龄(69.2±12.5)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6~13分。

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观察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病情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取功能式护理,也就是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①入院护理:了解患者症状、自理能力、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主动与病患沟通,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②晨间及晚间护理:进行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及病患活动能力;指导其发音,引导其练习简单讲话,使病患早日克服语言障碍。对患者不适部位进行按摩,同时指导其进行上、下肢运动,帮助其恢复肢体功能。夜间对自理不便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睡前排便护理。③饮食及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油腻食物;正确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了解自己病情,并对康复及预防知识有一定的掌握。④病情观察护理:对病患体征如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神志及四肢运动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反馈给医师,配合医师采取解决方案。遵照医嘱提醒患者按量按时服药。

1.3评价标准

1.3.1服务满意度评价:患者出院时填写满意评分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范围在0~10分,≤5分为不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9~1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3.2病患康复度评价: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1]、运动功能(FMA)[2]、日常生活能力(ADL)[3]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本文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均值±标准差来计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评分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服务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满意度为97.5%,两组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病患康复度:将两组的平均NIHSS、FMA、ADL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在FMA、ADL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老年性脑梗死病死率极高,且由于患者年长,身体及各方面功能退化,康复率很低。且在治疗中,病患由于面对陌生治疗环境,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自暴自弃。而护理服务尤其是优质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康复很有帮助。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引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度。对患者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了解也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得治疗更有效,缩短康复所需时间。正如本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对于病患的各项康复指标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较治疗前使得FMA、ADL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患者康复度得以提升。优质的护理服务还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为医疗护理事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1] 李云霞,沈炎.疏肝解郁胶囊治疗首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1):58-59.

[2] 孙丽,董继革,张莲芳,等.助力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12(1):7-11.

[3] 庄晓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4,2(1):76-77.

表1 病患康复度比较(均值±标准差)

R473.74

B

1671-8194(2015)31-0280-01

猜你喜欢
老年性病患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