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0006) 陈凯佳 庞震苗 邱鸿钟
·医药学史·
中国古代社会办中医的历史回溯*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006) 陈凯佳庞震苗邱鸿钟1
通过对古代社会办中医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古代中医药由医药不分家逐渐演变成相对独立的中医业与中药业。民间中医药的存在方式有个体行医、开设中医诊所和医院、开设中药药店、药市的发展等;民间医学教育有师徒传授、家世相传、民办医学校等;民间团体组织形式有民间医学团体和民办医学杂志。由于古代缺乏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政府扶持,民间中医发展处于离散状态。
社会办中医古代历史回溯
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民间力量的中医中药业是传统医药行业的主体。战国时期即有个体行医者,古代中医药由医药不分家逐渐演变成相对独立的中医业与中药业。民间中医药的存在方式有个体行医、开设中医诊所和医院、开设中药药店、药市的发展等;民间医学教育有师徒传授、家世相传、民办医学校等方式;民间团体组织形式民间医学团体和民办医学杂志等。
1.秦汉以前
西周以来就有职业医生存在,而个体行医是古代中医的主要行医方式。西周开始,王室官医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此外,民间也出现了一批职业医生。民间医生多流动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战国著名的个体医生,有俞氏、矫氏、卢氏、文挚、秦越人等。其中秦越人就是名医扁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家,精通望、闻、问、切四诊,首创切脉。扁鹊为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周游列国行医,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弟子有子仪、子同、子阳、子明、子豹、子容、子越、子游8人,都成为名医。西汉名医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其门人则有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等,分授经脉五诊……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公堂上摆一张茶几为百姓看病,成为后世中医门诊“坐堂”一词的由来。
古代医药不分家,南北朝以前,药铺、药摊由医生兼营,中药店同时是行医之所。东汉时期的韩康,是较早的卖药人,出身望族,却不慕名利,致力于医药,采药于名山,卖药于长安(今西安市)市面,“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至迟在汉代,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汉朝元始二年(公元2年),黄河—带发生旱灾,瘟疫流行,皇帝刘衎(音看)选了一个适中的地方,较大的屋子,设置许多医生和药物,免费给老百姓治病。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立的临时流行病医院[1]。
此时期的民间医疗活动主要表现为个体行医,民间诊所初具雏形,民间医院尚未出现,民间医学教育方式主要是师带徒。
2.晋唐时期
个体行医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医疗仍以个体行医为主。晋代岭南名医葛洪,晚年隐居广东惠州罗浮山,炼丹、修道和从事医药活动。唐代昝殷,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精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编有《经效产宝》。
药店南北朝以前的药铺、药摊,由医生兼营,医药结合为一体。比较有名的药店有广州海辐禅院,于东晋(317-420年)年间在广州创建。禅院后有医僧问病售药。隋朝时(581-618年)生产的“金汁水”,治疗小儿热证发烧有很高的疗效而远近弛名,后来成为广州奇星药厂的前身之一[2]309。在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由药商独立经营的药铺,医业和药业有了分工。
诊所和医院最早附带有诊所的救济机构是南齐君主在公元491年建立的。公元510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随之建立,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代似已出现。但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御用医疗机构,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3]。公元491年(南齐永明九年),吴兴一带大水,疫病流行,“竟陵八友”之一的“竟陵王”萧子良拿出自己的住宅,设医置药,收治贫民患者。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私立慈善医院。约在公元733年(唐开元二十年),开始出现“病坊”,大多设在庙宇里,由僧尼料理事务。隋唐时期有佛教徒办的疠人坊,以收容男女麻风病患者。唐代寺院并设立悲田院以收养病人,武后长安年后由政府置使专门管理。到了“五代”时,个别病坊曾改名为“养病院”[4]。
医学教育主要表现为家世传承和师徒传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有名的东海徐氏,为世医之家,其可考传授脉络为:徐熙-徐道度、徐叔响-徐文伯、徐嗣伯、徐成伯-徐雄-徐之才、徐之范。
这一时期民间医药的特点,表现在民间药店出现,医业和药业逐渐有了分工,私立慈善医院开始建立,医学教育主要方式有家世传承和师徒传承。
3.宋金元时期
宋代政府对医药极为重视,民间医药也很兴盛。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家学派的创新与争鸣,被后世《四库全书》称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个体行医宋金元时期个体行医中名医辈出,如唐慎微、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庞安时、韩祗和等。唐慎微,原籍蜀州晋阳(今四川崇庆),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唐氏编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成为本草学巨著,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蓝本,产生了重大的国内外影响。庞安时(约1042-1099年),出身于世医家庭,医术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医不谋私利,常让来诊者在自己家里住下亲自照料,直至治愈送走,撰成《伤寒总病论》6卷,主张把温病和伤寒区分开来。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约1110-1200年),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他的师从者甚多,先后有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荆山浮图等,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创始者张元素,易水(今河北易县)人,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李杲(1180-1251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学说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韩祗和,约生活于1030-1100年间。据《伤寒微旨论》病案记载,韩氏曾于“邢磁二郡”(今河北邢台磁县),“怀卫二郡”(今河南泌县、汲县)及“滏阳”(在今河北境内)等地行医。倡用辛凉解表之法,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诊所和药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面上就绘有治疗五劳七伤的“赵太丞家”和“口家应病”,“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门面和牌匾。另外,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亦记载宋代都城汴梁医药的繁荣景况,该书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说:“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丸),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不欲遍记。”“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有“张戴花洗面药……国太丞、张老儿、金龟儿、丑婆婆药铺……建隆观观内东廊,于道士卖齿药……西大街荆筐儿药铺……近北巷口熟药惠民西局……西去盖防御药铺”。南宋定都杭州,吴自牧《梦粱录》潘节干熟药铺、张家生药铺、讷庵丹砂药铺、陈直翁药铺、梁道实药铺、修义坊三不欺药铺、双葫芦眼药铺、大佛寺疳药铺、保和大师乌梅药铺、郭医产药铺等[5]。
公私合营医院“安乐坊” 公元1089年(宗元祐四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拨出官缗2000贯,自己捐献50两私银和公家的经费合起来在众安桥建了一所名叫“安乐坊”的病坊,派寺院僧医管理坊事,聘请名医坐堂诊治,苏氏常躬身病坊,安抚患者,提出各种改进意见,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他还按照病人患疾的轻重,隔离治疗,以防传染疫疠。苏东坡还亲自配制了一种圣散子药丸,它既可退烧又可止汗,既可开胃,又能滋补,苏氏用这种药救活了疫病患者数以万计。安乐坊在3年中治愈近千人。后来,在两浙漕臣(分管财政)竭力禀报朝廷的情况下,皇上“赐紫衣及祠部牒一道”,嘉奖管理病坊的医僧。苏东坡选任朝官之际,近臣馈送5两金子、150两银子,他全部转送给病坊,用作扩建购地经费。苏东坡离杭前将此病坊搬到西湖边,改名安济坊,继续为民治病,由公立变为自负盈亏的私立医院。因此,这一医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公私合资的医院,亦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面向民众的医院[6]。安乐坊坚持了14年,崇宁二年(1103年)由政府接收后改为安济坊。
这一时期民间医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民间名医辈出,促进了金元时期医学理论的创新和临证医学的进步;诊所和药店数量大大增加;最早公私合资医院出现;医学教育的主要方式仍为家世传承与师徒传承。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高峰和鼎盛时期,明代温补学派兴起,清代温病学说盛行。临床各科均出现了大批医家医著。
个体行医明代著名的万氏儿科、外科名家陈实功、瘟疫专家吴有性以及清代的温病派代表叶天士、薛雪、王孟英均为个体行医者。万全(1495-1580年),又名全仁,号密斋。湖北罗田人。祖籍豫章(今江西南昌市)。祖父杏城,以幼科闻名乡里。父菊轩,因兵荒定居罗田大河岸,以幼科名,“远近闻而颂之”。祖孙三代被称之为“万氏儿科”。陈实功(1555-1636年),著《外科正宗》12卷(1617年)。吴有性(1561-1661年?),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叶桂(1667-1746年),江苏吴县人。祖父叶时、父叶朝采皆精医,叶桂12岁始从父学医,14岁父殁,遂师事父亲门人朱某,至18岁,凡更17师,以《温热论》闻名于世。薛雪(1661-1750年),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王士雄,祖籍浙江海宁盐官,迁居钱塘(杭州)。曾祖王学权精于医,著《重庆堂随笔》。祖父王国祥、父亲王升亦业医,士雄道光十年(1830年)以医问世,著《温热经纬》。王清任(1768-1831年),曾在乡鸦鸿桥河东村开小药铺,立匾额曰“正中堂”。
民间医学学术团体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我国建立了最早的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它是由徐春甫等在北京发起和创办的,据徐春甫《医学入门捷径六书》中所载。“一体堂宅仁医会录”一文,可窥见其组成、宗旨和会款等内容。宅仁医会的成员多为集于京都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医,会中多数人来自安徽,如徐春甫之师汪宦、新安名医巴应奎等,还有来自江苏、河北、湖北、四川、福建等地的名医,先后入会者达46人。医会的宗旨在于探讨医药学术,要求会员深入研究《内经》及四家学术之奥秘,提高医疗技术,讲求医德修养,深戒循私谋利,会员间真诚相待。存善去过,团结互助,患难相济。医会提出22项会款作为对会员的具体要求。具体款项为:诚意、明理、格致、审证、规鉴、恒德、力学、讲学、辨脉、处方、存心、体仁、忘利、自重、法天、医学之大、戒贪鄙、恤贫、自得、知人、医箴、避晦疾。从治学内容、方法、态度到医学家应具有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处世接物方法、对待患者的态度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中成药老字号民间中药业在明清两代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医药行开设较为普遍,并已有药厂创办。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成药的生产渐趋发达,一些药店亦竞相制销成药。部分药店延续至今,成为著名老字号。1840年以前开设的列举如下。
1.万全堂(北京)——建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距今已有500余年。2.西鹤年堂(北京)——创立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现仍用原店名。3.广盛号(山西太谷)——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前后开设,系由一兼卖中药的医生诊所发展而戍。以后曾改招牌为“广升聚“和“广誉远”,现为山西中药厂。4.冯了性(广东佛山)——其字号创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由佛山迁广州。5.梁仲弘蜡丸馆(广东佛山)——创立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梁仲弘蜡丸馆”在公私合营时合归佛山中药厂,但原有的蜡丸馆址一直保存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祖铺中现尚存有梁氏十七代子孙于清代中叶所造“梁仲弘祖铺”牌匾[7]。6.永安堂(北京)——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开设,店各至今未改。7.陈李济(广州)——创立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左右,被誉为“最长寿的药厂”。8.广生堂(沈阳)——建立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以前。9.叶开泰药店(汉口)——明崇桢十年(1637年)创立,现武汉市健民制药广的前身。10.叶同仁药店(温州)——开设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11.姜衍泽堂(上海)——康熙七年(1668年)上海伤科医生姜宾远开设姜衍泽堂药店(以其住宅的堂名作为店名),被认为是上海最早开设的中药店。12.同仁堂(北京)——由清太医院医士乐尊育于康熙八年(1669年)开设。该店并包揽清廷内府用药。13.雷允上诵芬堂药铺(苏州)——开设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现为苏州雷允上制药厂。14.沐泰山药店(苏州)——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宁波药材商人沐某将一旧商店盘下加以改组而成,现仍用原店名。15.兰台药局(浙江嘉兴)——由清代名医徐大椿(灵胎)创办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16.童涵春堂(上海)——宁波商人童善长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买下竺涵春堂药店,改名童涵春堂。17.敬修堂(广州)——创立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18.张恒春药店(芜湖)——约建立于乾隆后期,迄今已200年。19.天益堂沈阳)——开设于道光四年(1824年)。20.黄庆仁药栈(南昌)——开设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因业务发达,后在南昌设两家分店,人称豫章第一家[8]66。
药材交流市场明清时期,全国药材交流市场初步形成,首先在历来药业发达的河南禹州出现,以后有百泉、祁州、樟树等药市形成[2]56。此外,安徽的亳州、四川的重庆、陕西的西安、山东的济宁、湖北的汉口、湖南的湘潭、东北的营口、浙江的宁波等,与禹州相同,都是历史上药材常年集散市场[8]70。清·屈大钧《广东新语·地语·四市》:“东粤有四市:一曰药市,在罗浮冲虚观左,亦曰洞天药市。”[9]
医院清代医院沿袭宋明旧制,凡直省、州、县均设立养济院,并有私人捐款开办的医院“普济堂”。普济堂有民办,也有官办,民办也得到了官家的支持和鼓励。《山东中医药志》记载,山东黄县设常平仓、社仓,在县署西,即雍正间所建新丰仓遗基。常裕仓在县署大堂东。旧储富户王四维所捐谷2900石,每年春借秋收,得息1分,以作普济堂贫民口粮。按户摊借,短出浮纳,以利民生[10]。《大清会典》载:康熙、雍正时期,皇帝都曾对京师士民公建的普济堂赐匾额立碑,以资鼓励,并行文各省督抚;劝募好善之人,于交通方便,人烟稠集的重要城镇,照京师之例推而行之[11]。
这一时期民间中医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民间医生个体行医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出现了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中成药业兴起并形成影响深远的中华老字号产业;大型药材交流市场形成并相对集中;出现民办医院。
我国最早的卫生管理机构,源于周代。此后,历代皇宫均有医政管理机构。唐代有太医署,兼有医学教育功能,宋代有管理机构翰林医官院和教育机构太医局,金代以后管理和教育机构同属于太医院。但这些政府的医疗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民间存在大量的个体行医人员及诊所、药店、药市,并不断发展。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医学的地位都不是很高,医生们主要通过自行开诊或开药店兼看病的形式行医,甚至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流动式行医,这些方式要求医生开出来的处方和用药必须行之有效才能足以支撑诊所和医生的生存,因此一方面使得行医相对艰难,另一方面则反过来大浪淘沙,只有临床行之有效的特色诊疗技艺、地域特色医学才能真正得以推广和流传。可见,个体行医刚好避免了“大锅饭”的弊端,能为真正有水平的医生提供一个发挥的舞台。历代名医多有个体行医者,即反映了这种情况。他们为中医学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中医学的传承有家世传承、师徒传承、私塾和官府设立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等方式,家世传承和师徒传承是古代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家世传承如上述南北朝的东海徐氏、宋代唐慎微、明代李时珍、万氏儿科、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等等。师徒传承如金元医家刘完素-荆山浮屠-罗知悌-朱丹溪,从而形成著名的河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形成了著名的易水学派。可见,家传与师徒传授这两种方式,为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学术的创新起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医家从事医学的形式,主要也是个体行医。
古代民间中医从个体零散行医为主逐渐发展为形成相应的学术团体,医与药由原来的紧密结合到逐渐分离成独立行业,医院从无到有,反映了民间中医药的自然发展态势,由于历代均缺乏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政府扶持,总体说来,发展处于离散状态,速度偏缓。1840年之前,民间办学机构尚未产生。近代中医受到西方医学传入的冲击作用,发展严重受阻,民间的各种学术团体、中医办学机构纷纷出现,如神州医药总会、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等,为近代中医药救亡续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民间中医的潜在能量和社会需求。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有更宽松的社会办中医环境及政府支持,社会办中医将焕发新的生机。
[1]任应秋.通俗中国医学史话[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9:48.
[2]唐廷猷.中国药业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6,309.
[3]邓杰.医疗与布道:中华基督教会在川康边地的医疗服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96.
[4]万学红.临床医学导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64.
[5]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7:162-163.
[6]朱德明.自古迄北宋时期浙江医药史[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189.
[7]朱盛山,聂阳.传统岭南药业简介[A]//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广州,2006:2970.
[8]陈新谦,张天禄.中国近代药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6,70.
[9]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48.
[10]张奇文.山东中医药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1.
[11]许志仁.中医医院管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4.
Historical Retrospect:Social-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ese Ancient Times
CHEN Kai-jia,PANG Zhen-miao,QIU Hong-zho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510006,China)
Based o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of social-support,initiative TCM,we found that the history about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from one integrated industry of medicine and medicinal herbs to two independent ones.And other conclusion includes:Folk medicine had existed by the forms of individual practice,establishments including Chinese private medicine clinics,hospitals,Chinese medicine pharmacies,herbal pharmaceutical markets;folk medicine education was in the forms of mentoring medicine,family legacy and medical schools,etc.civil social organizations were in the form of folk medicine organizations and private medical journal.Since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ing during ancient times,folk medicine was developed in a discrete status.
social-support TCM;ancient times;historical retrospect
R-029
A
1006-4737(2015)06-0051-05
2015-09-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医改规划编制中医药相关政策研究之《推进社会办中医的政策研究》课题;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编号:2015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