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
摘 要:美术作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成果之一。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教师要根据作业的形式,用展览、情境表演、应用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中展示自我,收获快乐。
关键词:美术作业 展示方式
美术作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成果之一,很多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想把它展示给大家看,获得大家的认可。《美术课程标准》中讲到“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分享交流美术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听到的优秀美术课例中的作业呈现方式,很多作业展示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美感的艺术品。
一、搭建平台,多层次展示学生作业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而对小学生来说,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作品被同伴、老师认可,从而产生成就感,身心愉悦,树立自信心。在公开课中,教师更应该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展示每一个学生的作品,不仅可以激励他们,也给了他们一个分享和学习的平台。作业展示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展览式。教师只要提供一个空间,学生就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然而不同的作业,提供的展示平台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1.展示板——亮出学生绘画作品
这是公开课中对一些学生绘画作业最常见的展示方法(图1),教师只需要利用教室现有的黑板或展板就可以把学生绘画作品张贴展示,有心的教师还会给展板提炼出一个主题。如人美版第五册《图形联想》一课中,教师以“我的联想我做主”为主题,展示学生添画作业。还有许多老师会以“某某展览或展厅”为题,提供展示平面。而更胜一筹的则是任迪云老师在执教《风儿吹过》一课中对作业展示的精心设计。她先把纸的形状剪成扇形,而后又把四个学生的作业纸有序地环绕张贴,组成一个大风车的图形,最终全班学生的作品就是一个个精美的大风车。不仅使得整个作业展板栩栩如生,同时又与课题紧密结合,似“风儿吹过,使纸风车转动起来”。我不得不感叹该教师的独到设计。
展板展示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图2),但是就作业的排列,工具的采用,老师还是可以根据课题,根据实际需求有所调整,在此再补充一些。
2.灯箱——纸牛神采奕奕
这是一节浙美版七册的剪纸课,题为《巧折巧剪》,课始我就对角落里摆放的一只灯箱倍感兴趣,最后终于在学生剪纸作品的展示中,领略到其特有的功效和魅力。当学生们的“纸牛”张贴上灯箱后,教师插入电源,哇!白底亮起来了,红牛们一只只显得那么活灵活现而神气十足。原来只要教师有心思,美术作业展示都可以这么前卫,这么有艺术渲染力。
3.小区模拟展示板——搭建起“小小建筑师”的梦想
在一次“余慈两地,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我也曾领略过灯美给作业展示锦上添花的效果。陈海霞老师在执教人美版三册《小小建筑师》一课时,当课堂结尾处,学生们把自己亲手做的一幢幢新房移到“小区”模型展示板上时,教师熄灭了教室里的灯光,霎时,小区的夜景美丽无比,教师刻意装饰在“小区”周围的荧光灯忽明忽暗,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图3)。而此时,同学们成为“小小建筑师”的梦想似乎变得更真切了。
4.中国象棋板——陶泥棋子各就其位
《中国象棋陶泥造型》是北仑蔚斗小学的美术校本课程。课程本身就是用泥塑制作出一个个中国象棋。而棋盘的提供就给各个制作精美,雕刻细致的陶泥棋子有了展示的一席之地。虽说这是教材本身特有的优势,但也让我们对陶泥作品展示有一个新的认识。陶泥作品本身就是立体造型,许多老师会单个展示评价或收集摆放在同一个展示台上,但很少会再去设置什么新的布景。如人美版十一册中的《故事里的人》,同样是陶泥制作课,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制作的陶泥作品,提供简洁的布景装饰,与“故事”相呼应,想必课堂中的作业展示会更有情趣与感染力。
像这种立体作业的展示,比如彩泥、立体纸工、石头等,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独到的展示方式,如借用书架、鞋盒、花泥等,创意无限。
5.绳子加夹子——“美丽靠垫”挂起来
我们的黑板展示区毕竟空间有限,对于大面积的作业展示就显得很局促。有很多时候因为空间不够,无法使每个孩子的作业得到展示的机会。而马上老师在执教人美版七册《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中给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方式。她在教室左侧的三根大柱子上系上绳子,然后夹上夹子。等到最后学生二人合作后,把设计好的靠垫拿给老师时,老师只需要用夹子轻轻一夹,就能把学生的设计图一一展示出来,不仅给了孩子们足够的展示空间,同时展示方式简单易行,避免用双面胶或是磁铁来固定的许多弊端。而最后在作业讲评过程中,全班学生只要稍稍一侧身,就能清楚明了地欣赏到全班同学的佳作。绳子加夹子,两个简易的道具,使得无论是挂或是取学生的作业都非常方便,真为该教师的教学机智而欣喜。
一位伟人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让我们认可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展示它们,让艺术的花朵越开越娇艳。
二、创设情境,多角度展示作业
《美术新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这类课程用上新鲜灵活的情境性展示,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诱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
1.宣传栏——展示学生们搜集与创作资料
《家乡的老房子》是人美版第十一册中的一课,作为“综合·探索”课,同时又极具地方课程的特点。本人曾在优质课评比中执教此课。在作业展示一块,考虑到这一学习领域的综合性。我特意制作了“家乡的老房子”六个大字的KT板(图6),在学生们已经收集了家乡老房子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以及用画笔描绘了老房子后,我引导感悟:“如今家乡的老房子正面临着被自然或人为损坏的悲惨遭遇,为了保护好老房子,使更多的人来了解老房子,关注老房子,爱护老房子,就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所收集的资料来制作成宣传栏,张贴在校园,让全校的师生都来关注我们家乡的老房子。”于是,全班同学分成六个组,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家乡的老房子”能被更多人所关注而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最后这六个字赫然张贴在校园门口时,着实吸引了许多师生的关注。此课的综合性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2.三面墙——完美构造老房子的靓影
同样是《家乡的老房子》一课,宁波名师景华锋老师在作业呈现方式中更是给了我们耳目一新,又极具震撼力的表达。景老师在学生作业时就分工细致,每个学生只要完成老房子其中一个元素:或几块老砖构成的一堵破墙,或几个瓦当组成的屋檐,或是古老的木窗,或是一堵威严的骑马墙,亦或是一扇古朴精美的木门……每个学生的作业不尽相同,但又是经过景老师细致严谨地考量后的产物,当学生陆续把作业递给景老师后,景老师在展板上组合成了三面极具魅力的老房子的墙(图7)。带给听课学生和老师无限的惊喜和视觉享受。不得不为名师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三、变换方式,全方位展示作品
1.色香味俱全——家乡的小吃
美术作业的应用性很强,尤其是“设计·应用”领域的作业。应用是一种特殊的作业展示,在应用中,学生了解了自己作品的价值,懂得了物以致用的道理,也使得学生能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当蒸锅里捧出一盘热腾腾的色彩鲜艳,表皮亮泽的汤团时(图8),你肯定猜不到这是一节美术课。就在上个学期的优质课评比中,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色香味俱全的家乡小吃——汤团。来自阳光实验学校的潘老师摒弃橡皮泥这一常用的制作用具,异想天开地用面粉染上食用色素,在学生最后的成品展示中让学生们真正尝到了家乡小吃的美味,怎能不激起孩子们对家乡小吃的无限热爱呢?而该教师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也是不言而喻的。从早上三、四点钟起来蒸煮面粉就足见其所下功夫之深。“美术课若能如此下功夫去上,真的是很吸引人的。”一旁听课的名师都不禁感叹到。
2.片片树叶装扮——四季的色彩
美术课中还有一个领域是“欣赏·评述”。此类课的作业经常会以写写欣赏评述的文字形式来展现,很多教师可能只会想到在课堂结尾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感受,评述。而在一次评比课中,我见识到了文字作业呈现也能具有无限创意。
这是人美版第七册第一课《四季的色彩》,课一开始,老师就给学生们出示了一大面用各种彩纸剪成的树叶,“你喜欢哪种颜色?上来取一张吧!”一瞬间,全班同学都得到了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这仅仅是老师给孩子们的见面礼吗?当然不是。等到教师引领着学生欣赏完《早春之路》、《夏》、《金秋》和《冬猎》四幅名画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同学们就用手中的笔来写写欣赏后的感受吧!就写在你喜欢的这张叶片上。”而当学生汇报交流完自己的感受后,教师还鼓励学生把这一叶叶的感受张贴到相应的名画下面去。顿时,墙面上的名画和学生们写有感受的五彩叶片相得益彰地结合在一起,也自然成了一副精美的艺术画面(图9)。我真为之动容。
当然,作业展示不只是“show”,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形式合理安排展示方式,获得最佳的视觉冲击力,让精彩尽显,让美术课的美得到无限延伸和升华!
(慈溪市胜山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