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大山人绘画的浑化之境

2015-10-28 05:39章旭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化境八大山人通达

章旭

章 旭 毕业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研究生

历任职务

中国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 任国画外聘教师

杭州师范大学老年大学 任国画教师

西冷印社“西冷印吧” 任国画特聘教师

世界艺术品网公司 任展览策划及专业画师

宇宙浩瀚,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故而“道法自然”的中国古代哲学亦非常讲究“变化”。以至于“无间于外,无息于内”,从而“明白四达”的浑然化境。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作为贯通于世间万物使其通流不息的“道”,其旨难以言之,更不能以概念定义之。道之难以把握,是因为万物经常变化,我们常被已有的认知或是事物的表象所束缚,在面对无常的变化或者新鲜的事物时,不能变而通之。石涛说:“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任何事物都由基本法则组成,法则是认识“道”的过程中不可少的部分,但对法则过于的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会阻碍人们对“道”的认识。这是何等的矛盾,然而确是如此。

细数在中国艺术史上能做到出于法度而又不限于法度,取象不惑而至化境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八大山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八大山人在他早期的《传綮写生册》中的一幅《玲珑石图》中题诗道:“击碎须弥腰,折却楞伽尾。浑无斧凿痕,不是惊神鬼。”其中“浑无斧凿痕”一语,道出了八大山人对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到了晚年,更是把此境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同八大山人齐名为“四僧”之一的石涛说道:“淋漓奇古之如南昌八大山人。” ;清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亦评价八大山人道:“神情毕具,超出凡境,堪称神品。”又黄宾虹先生《画学篇释略》中说:“八大山人笔情纵恣,不拘成法,石涛也佩服他。”由此可见八大山人艺术境界高妙浑然。八大山人所表现的并不是如清代“四王”所常提到的某家之笔意,亦不是仅仅表现现实的物象之美,而是通过其不拘一格的笔墨,呈现出与造物者同游,通达无惑的内心境界。如在《渴笔山水册》(图1)中,八大山人的笔墨语言极尽奔放之势态,而又有含蓄之韵致。无论是山石、树木,皆不拘一格,似聚还散,似淡又浓,笔墨出于胸,浑然而不见端倪。山石皴法上,似披麻,又似解索;似卷云,又似折带,表现如此丰富,却又不杂不乱,高度统一。在笔墨意境上,似子久之古朴温和,又含云林之幽澹出尘,似米家烟云之飘渺,又俱叔明林壑之深幽,含各家之妙而融于一身,浑然天成,无一丝造作刻意之嫌。其若不深谙变通浑化之道,恐难成也。学至化境,则面貌不期而至。黄宾虹先生论元四家,说元四家皆从董源、巨然取法而来,但面貌各异,自成一家。何以自成一家?“变通”之故也。在文艺创作上,古今之人讲究古法传统的也有,崇尚面貌创新的也有。或十日一山五日一水,不敢越古人半步;或积学不深,刻意求新求变,此皆不能为山水传神。即失之于法则,又失之于不明法则。惜乎,悲乎。《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人不能拘泥于“器”之用,亦不可仅尚“道”之虚。惟心性澄明,执小而体大,由“器”至“道”,从有法至无法,方入变通之化境,出入于各家而不受限于各家。孔子曰:“君子不器”此之谓也。以俗眼观画,则自分模样,自别门派。以俗心学画,则学子久必有矾头,笔笔披麻;学云林唯恐墨之不淡,笔之不逸;学八大将落于疏狂;学宾虹则每每障染,殊不知图像之内有“境”存焉。

八大山人通达善化的思想,贯穿于其山水、花鸟、书法等各个艺术领域之中。在《鱼鸟图卷》(图2)中八大山人题文道:“东海之鱼善化,其一曰黄雀,秋月为雀,冬化入海为鱼,其一曰青鸠,夏化为鸠,余月复入海为鱼。”八大山人在此题文中所述鱼与鸟互相转化的故事是从《庄子·逍遥游》中所来,北冥的鱼化成了鹏鸟,鱼可以是鸟,鸟可以是鱼,世间一切都在变化,却又彼此联系。若不通达其中之道,则鱼是鱼,鸟是鸟,山是山,水是水,何以有弦外之响。所以,超脱于外在之形,而又具万象之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思辨的哲学境界。

饶宇朴题在《个山小像》中:“予尝谓,个山子每事取诸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海内诸鉴家,亦既意喙同声矣。”八大山人深知“善化”之哲理,故能通达,不为一物一象所拘。其所表现的山川、花卉等,具古人之法度,而脱去画家之习气,乃合自然之神趣。八大山人每每于不经意之中含天地之微茫,渺渺发人神思。八大山人晚年所作的《兰亭诗画册》,共十七开,山水共六页,在其中一册题诗云:“斋阁值三更,写得春山影。微云点缀之,天月偶然净。”三更时分,八大山人在自己的书斋画阁里,看到那夜晚的春山之影,浮云相与,月光洒落。此时万籁俱静,一切的艺术语言与外在物像在八大心中已化而为无,在这寂静之中,八大所体会到的是那么的空灵澄静,无悲无喜,而又如此的亲切朴实。正如其画中之境,泉幽而路隐,云微而山空,真是可爱极了。

注释:

饶宗颐,《国画史论集·画(寧頁)》,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第一版,第413页。

陈鼓应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老子译注及评价》,见《二十一章》,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一版,第145页。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见《苦瓜和尚画语录·了法章第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二版,第148页。

猜你喜欢
化境八大山人通达
建构八大山人研究的知识谱系
——评朱良志先生《八大山人研究》(第二版)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图》
化境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通达青岛
视觉万象 化境心源——学术性与思考型意象油画家任传文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化境(外一则)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