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一:乡村旅游如何做到文明出游?
有网友近日发帖称:一个户外团队在徒步穿越新疆狼塔线路时,在当地一个村采摘了一百多株雪莲并在网上晒图炫耀,网友纷纷对此表示谴责。现如今,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假日的好选择,也带动了农民增收,但乡村游如何才能既吸引游客,又能保护农村的生态和文明,的确是个问题。对此您有哪些高招?
网友回复:
@每天关注:乡村旅游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要向游客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还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行为,留下乡村的青山绿水,虫叫鸟鸣,才能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农民观察员:说起保护乡村旅游生态,想起了去年农民观察员进故宫,导游首先将宫内的注意事项告知我们,我们跟着导游开始游玩了,我吃完食物的包装代收起来不敢乱扔。我认为乡村旅游也要建立一支坚强的导游队伍,通过导游告示提高游客文明素质,也可以在景区入口建立告示牌。
@福将1988:一是旅行团必须做好游客的管理,出现问题旅行团也要负相应的责任;二是对于那些素质差的游客,必须给予经济上的处罚,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三是在带来旅游收入的同时,村民也要做好对游客的提示提醒作用。
@活力四射:乡村游好,可是就有一些不自觉的人搞破坏,拍照踩坏了油菜,上面说的采摘雪莲。这样的情况怎么杜绝?一是靠游客自身的素质,二是得有必要的管理措施,对于不自觉的人就得让他们学会禁止自己的不良行为。
@心草芳菲:建议农家乐乡村游避开珍稀植物区,尽量不要破坏这些濒危珍稀植物,另一方面呼吁旅游者提高素质。
@环保义工李秀兰:游客没有保护当地环境的意识,想摘就摘。对于当地环境有什么害处他们不知道。应该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形成不损害任何植物、不乱扔废弃物的自觉。文明出游就靠你我他。
微话题二:如何才能留住优秀的基层教师?
甘肃省会宁县素有高考“状元县”之称,从这里迈入各地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不计其数。这要归功于当地几代教师含辛茹苦的付出。然而,最近的一次警察招录考试,却引得众多名师纷纷报考。对于此举,老师们给出的理由是教书待遇差。对这一现象您怎么看?如何才能留住优秀的基层教师?
网友回复:
@内蒙古雄鹰:我认为教师跳槽的主要因素一是工资待遇低,二是农村任教生活条件差。在提高他们的工资基础上,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家园,从内心上真正留得住教师。
@游泳的鱼:个人职业的选择应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追求功名而改行跳槽,也无可厚非,甚至可以包容对待,无需过多的加以指责。
@幸运1988:我身边也有好几位基层老师也报考了警察,据我了解工资待遇低是他们跳槽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有些山区学校交通不便,学校的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如何让基层留住优秀老师,我认为在提高他们工资待遇的同时,还应该对那些在僻远山区任教的老师予以更多的帮助。
@农民报道员:我在新闻媒体经常听到、读到一些甘于奉献,扎根山区、边远地区,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从事了数十年教育工作的老师的事迹,我想在提高老师待遇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从思想上感觉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崇高和伟大。
@心草芳菲: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降低等方面直接冲击着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都是造成教师不愿意留在本职岗位的原因。薪金待遇可以留住优秀教师,但给予教师更好的社会荣誉感,让老师感到做教师是一项无上荣光的事,会更能让优秀教师留下来的。
(了解更多资讯,参与互动话题,敬请关注新浪微博:@农家科技杂志社)
农家科技中旬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