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华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蒋继华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单一化倾向,背离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要;目标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重基础理论,轻实践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生存并发扬光大,必须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深化专业人才知识内涵,强化应用性。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包括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教学等,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人才培养朝着高级应用方面发展,更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变化,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日益成为一些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高校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自开设以来虽培养出众多人才,但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如欲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就必须转变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即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契机,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学历教育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迁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然成为地方高校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并走上内涵式道路以焕发新的生机的自觉选择。
适应知识激增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确立了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发展要求。但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素质不高,应用能力不强。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背离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重任,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一直以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偏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对文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即所谓的“强理论研究,弱实践应用”。这种注重精神性层面“形而上”的培养而忽略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势必导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学生的知识应用、转化和创新能力欠缺,即人文性、学术性有余,创新性、实践性不足。因为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是从事学术研究和语文教育,更广泛需要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1]这种复合型人才能熟练地在企业、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求相一致。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当然,这里的“人才培养”包含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前一个职能显然涉及办学主体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分类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必然追求。这种分类培养目标由于强调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结构及定位,吻合了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高校盲目跟着985、211等重点高校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合理定位,没有自己的办学亮点,人云亦云,尤其丢弃了服务地方社会的基本职能,使得人才与社会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办学特色不显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同行业、领域的需求。一般而言,社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是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人才,而非少而精的学术人才。尤其近年来,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用人理念的改革,基于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就相应要求高校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设置重基础理论,轻实践创新。长期以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追求创新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基础课程偏多,如一味注重文学类、语言类课程的讲授,人文类、创新类、实践类、职业规划类等课程缺乏,即只解决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毕业后“如何干”的问题。此外,课程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系陈旧,尤其研究性、探究类课程较少,学生习惯于在枯燥的理论中死记硬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些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宽广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知识面狭窄,且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
基于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当前对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需要我们反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持续生存并发扬光大,培养出适于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而非传统的精英人才。这里首先面临一个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即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自身成才需要,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深化专业人才知识内涵,使之具有合乎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总的而言,基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从事文秘、宣传、文化、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勤奋踏实、文明诚信、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等良好的品行和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素质修养和对个人、国家的责任,并将此内化为相对稳定的道德、人格、气质,即“一方面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够在坚持个人的独立、自由中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精神层面)”,[2]从而成为传承人文精神、发扬人文品性、引领社会文化的人文知识分子。
第二,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文化、管理、宣传等相关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基础写作和实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文体知识,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自觉关注并思考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效地开展交流与沟通;对中外文学、科技、政治、文化史方面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这一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如作为秘书,具有扎实的文秘知识功底和语言、文学、文化、管理、宣传等相关内容。
第三,具有良好的素质,能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专业领域,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紧跟时代步伐,围绕社会需求,具备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不断产生本学科前沿的问题意识;能熟练掌握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材料接受与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更好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如将来有志于成为一名秘书,应深入了解秘书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谙熟秘书职业道德与职业法规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办公技能,掌握现代档案管理、调研和信息处理的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等。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写作能力。学者温儒敏认为中文系不一定培养作家,但应该培养“写家”就是“笔杆子”,这是中文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强项的地方。也就是说,能写会写是中文系学生的看家本领,是极具“有用性”之处。作为一名秘书,无疑应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写家”。
基于以上有关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改革和优化现行的培养模式及其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依据专业技能要求和培养特点对其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促进人才培养朝着高级应用方面发展,更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专业教育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转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强调学生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术意识的培养,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许多以应用型为主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文秘、宣传、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着重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使该专业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激增的新形势需要,为社会服务,就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目标定位方面需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此,需要地方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考虑不同行业、领域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需求,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在强化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例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大一到大四),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能力模块,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模块、能力提高模块、未来职业规划模块、实践实习模块等,做到各有侧重、量体裁衣,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主动的、独立的、有目标的学习者。同时,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几个结合,如知识传授和实践创业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相结合、人才特质和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生“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形成“素养+特色+品牌”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
(二)优化课程设置。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实习和技能锻炼,使课程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首先,课程设置应体现应用性、实用性。就我校而言,其课程设置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集中实践模块等,这些课程模块设置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应用性、实用性,体现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原则。尤其是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发挥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建构主义观念。其次,对课程作“加”、“减”处理,使之更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在继续保持中文学科基本课程,即主干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压缩个别专业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强化文秘模块和综合实训,提高教师技能和文秘技能实训;强化与“读”、“写”、“说”等能力相关的应用性课程教学,如演讲与口才、基础写作、传媒写作、论文写作等;调整理论与实训的比例,适当安排具有应用前景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尝试开设相关新课程,突出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如结合地方文化发展,开设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
(三)创新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它将所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既有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做到人文知识教育与实用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一定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是其专业技能过硬的标志。在这方面,可通过多种措施创新实践教学,建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如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包括文秘技能的综合实训等)和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和获取信息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从选题、写作到答辩等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书面写作、语言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体现论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要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技能比赛,积极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考专业技能证(秘书资格证),为学生就业增加“敲门砖”;举办经典诵读、古典诗词背诵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开展文学采风、创作大赛活动,强化学生的纸上谈兵能力。
[1]戴承元.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3(1):106-110.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