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而非责难——《黛西·米勒》中的人物性格与文化冲突

2015-10-27 06:59谢梦璐唐海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沃尔克温特伯恩

谢梦璐 唐海东

上海理工大学

一、引言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对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的认识有独到之处,被一致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是20世纪小说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亨利·詹姆斯的童年是在纽约市度过的,但他本人在12岁时随父母去欧洲并长期旅居欧洲,其人生最后四十年都是在英格兰度过的。因此,亨利·詹姆斯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欧洲旧的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意识到传统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在其作品中,亨利·詹姆斯常常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语言及心理分析,将这一点予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因崇拜欧洲文化而不远万里来到欧洲的天真烂漫的美国人。然而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世故奸诈的环境中而无所适从,冲突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种冲突不仅体现在性格上,更体现在文化上。《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所有作品中体现这一主题的典型代表。

二、性格冲突

在《黛西·米勒》中,最直接且显而易见导致冲突的原因,就是人物之间性格的大相径庭:黛西·米勒与周围其他人体现了两种几乎对立的性格。黛西·米勒天真烂漫、坦率直接,而克斯蒂洛太太、沃尔克太太和温特伯恩却世故复杂、墨守陈规,信奉教条主义。当以黛西·米勒为典型代表的天真烂漫的美国人,遇到了以克斯蒂洛太太和温特伯恩等为代表的世故复杂的欧洲人及欧化的美国人时,性格上的冲突自然而然产生了。

(一)天真的黛西·米勒

对于一个陌生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会以貌取人。黛西·米勒年轻貌美,因而温特伯恩对她第一印象便颇有好感也合乎情理。温特伯恩感到他“已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任何比他美丽的女同胞的五官更为漂亮的东西了——她的面容,她的鼻子,她的耳朵,她的牙齿”,而且“他确信她一定独具性格”(James,1987:8),这一切都令他对黛西·米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中对黛西·米勒进行性格描绘时用得最频繁的词便是天真烂漫,然而黛西·米勒又不仅仅只是天真浪漫。她热情活泼,十分健谈。当她在花园第一次遇到温特伯恩时,便对其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欧洲之旅的印象,温特伯恩感到很惬意,同时她不寻常的社会行为也使自己不知所措,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围。两人因此很快熟络起来。在交往中,黛西·米勒对社交的热衷溢于言表,并向温特伯恩抱怨她对欧洲唯一不喜欢的事便是没有社交活动。由此,温特伯恩“倾向于把黛西·米勒小姐看做一个喜欢调情卖俏的姑娘——一个来自美国的漂亮的喜欢调情卖俏的姑娘”,却不能算是“卖弄风情”的女人,尽管有些人告诉过他“美国女孩都很天真无邪”(James,1987:13)。 温特伯恩终于找到了一个适用于黛西·米勒的定语,为此还颇为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对黛西·米勒摸出点门道了。热情健谈、热衷社交是黛西·米勒天真烂漫的表现。这也难怪温特伯恩为她着迷,毕竟这样的女孩容易与人相处,令人读懂。

黛西·米勒也是个有话直说,坦率直接的女孩。初次遇见温特伯恩,黛西·米勒便向他直言对其第一印象感觉不像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反而有点像德国人。尽管只和温特伯恩见过寥寥几面,黛西·米勒便坦言希望他陪自己游历希永古堡并将行程安排妥当。在罗马,当黛西·米勒在沃尔克太太家中再次遇见温特伯恩时,她随即向温特伯恩抱怨他没有第一个来看望自己。黛西·米勒有时甚至会直接批评温特伯恩过于呆板严谨。黛西·米勒就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毫无保留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女孩,这也是她、或者说多数美国人性格中讨人喜爱、天真烂漫的部分。然而在当时的欧洲社会,这恰恰是一个令人极为看不惯而遭到诟病的特点。

黛西·米勒不愿被教条和所谓的“规范”束缚着生活。当沃尔克太太再三邀请她一同坐马车回家时,她断然拒绝并执意要与乔瓦尼步行,尽管沃尔克太太指出这是极为不得体、甚至没脸没皮的行为。听到“没脸没皮”的瞬间,黛西·米勒的确有些错愕迷惘,但天真浪漫的她还是反驳道,如果这样做有失体统,那她全身上下都有失体统,那也不必再管她了。为此,她也质问过温特伯恩,为什么她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迎合其他人眼中的“体统”和“规范”。不受教条和“规范”束缚也包含在黛西·米勒天真浪漫的性格中。可悲的是,她的坚持做真实自我的举动,在当时的欧洲人和欧化的美国人眼中却是那么格格不入、有失体统。

(二)世故的众人

书中除了黛西·米勒,几乎其他所有人物都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世故复杂的一面,其中克斯蒂洛太太,沃尔克太太和乔瓦尼的言行举止尤为典型。

先说克斯蒂洛太太。亨利·詹姆斯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绘克斯蒂洛太太,可寥寥数笔却塑造出一位栩栩如生的被欧化的美国人形象。她从未与黛西·米勒有过见面或者交谈,仅凭自己听说到的黛西·米勒的情况,便告诉她的侄子温特伯恩,自己对她毫无兴趣。克斯蒂洛太太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制度观念,且以此判断黛西·米勒不属于上流社会和主流文化,并强烈质疑其穿着品位。这是赤裸裸的偏见和排挤。虽然克斯蒂洛太太是美国人,但她长期旅居欧洲且一直在研习欧洲社会,因而深受欧洲文化影响。她对黛西·米勒的评价参照的完全是欧洲文化的价值尺度,她也无法接受其他文化的价值尺度。在她的眼中,黛西·米勒风流轻佻,缺乏教养。这是克斯蒂洛太太的世故复杂,这源于她对其他文化的狭隘偏见和有意识的排斥。

其次是沃尔克太太。沃尔克太太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起初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劝说黛西·米勒并试图借此令黛西·米勒有失体统的举止得以收敛改变,然而当黛西·米勒再三明确拒绝她的“好意”劝说后,她也便对其放任自流了。与克斯蒂洛太太一样,沃尔克太太也是一位长期旅居欧洲并深受其文化影响的美国人。因而当黛西·米勒告诉她自己要与乔瓦尼一同步行时,她深感不妥。出于拯救黛西·米勒名誉的责任,她苦口婆心地劝说黛西·米勒不要违背此地的风俗——单身与男士闲逛。在劝说未果之下,她开始有意在社交聚会时冷落与孤立黛西·米勒,使其难堪。

从最初对黛西·米勒不厌其烦的劝说中,还是可以看出沃尔克太太还保留着一些美国人的热心,然而最终她选择对黛西·米勒冷落与孤立而不是站在黛西·米勒的立场和文化背景下去理解包容,要知道她也是美国人,也曾这样待人处世。可见这一丝热情善意终究抵不过长久的欧洲文化熏陶,她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世故复杂。

最后是乔瓦尼。乔瓦尼是当时欧洲社会下层阶级的代表。当他与黛西·米勒相处时,他对其提出的要求一一顺从,这看似是他热情殷勤,尊重女性的表现,然而实则是一种刻意的奉承讨好。乔瓦尼只是希望通过黛西·米勒跻身上流社会。他带黛西·米勒去古罗马剧场,令其感染上疟疾且不久于人世。当温特伯恩质问他时,他只有几句轻描淡写,全然没有之前对黛西·米勒的殷勤关切。事实证明,乔瓦尼只是一个为达目的奉承他人的世故复杂之人。

(三)两者的对比

从以上对几位人物的性格分析来看,像黛西·米勒这样拥有天真烂漫性格的人往往活泼外向,他们坦率直接,有话直说,且不愿被教条和“规范”束缚着生活,更愿意尊重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然而过于率性而为,我行我素,全然忽视了入乡随俗这一跨文化交际必须持有的态度,只是一味拒绝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也是不可取的。反观像克斯蒂洛太太这类世故复杂的人则过于信奉教条,呆板保守,这样的性格阻碍了他们去追求内心真正所想,而去选择合乎“规范”和墨守陈规。

亨利·詹姆斯在书中将美国人的天真烂漫和欧洲人及欧化的美国人的世故复杂的性格描绘略微有所夸张,然而正是这种夸张恰如其分地彰显出二者的难以相互包容理解,进而冲突对立。虽然书中只写到像克斯蒂洛太太这样的欧洲人和欧化的美国人一味地盲目诟病嘲笑黛西·米勒的行为举止,却从未去试图了解她的文化并理解包容她。他们何曾想过,若身处当时的美国社会,也许被诟病嘲笑的就是他们自己呢?

三、文化冲突

或许表面上看,黛西·米勒的悲剧是两种性格的冲突对立所导致的。然而追根溯源,这源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对立。书中的人物各自成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简而言之,共有以下三个原因:对得体举止的不同定义,对等级制度的观念分歧以及截然相反的女性观。

(一)对得体举止的不同定义

除了黛西·米勒,她的母亲和弟弟,书中其他人物都是欧洲人或者欧化的美国人,因而他们都深谙欧洲社会不失体统的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在他们的定义中,得体的举止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表现温文尔雅,有礼貌有教养,即便身处尴尬的场合中,也会试图寻找借口开脱以维持体面。往贬义上说,这是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得体的举止就是遵从尊重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举止。当他们做事全凭内心真实意愿,他们才会有一种做自己并尊重他人的感受。他们坚信,吐露真实想法而非为迎合“规范”而委曲求全甚至欺骗,才是对自己与他人最得体、最尊重的表现。

(二)对等级制度的观念分歧

众所周知,相较欧洲,美国更强调自由平等,独立自主,而前者社会地位和等级制度观念更为深厚。这点也体现在黛西·米勒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她并没有碍于欧金尼奥仆人的身份而不予理睬,反而因为欧金尼奥贴心周到的服务而视为朋友。这样的行为在克斯蒂洛太太或者沃尔克太太看来恐怕相当荒谬出格。等级制度是判断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首要因素,相同阶级的人才应该在一起社交活动,而不同阶级的人交际往来是不合规范,有失体统的。不仅在交友上,在婚姻和伴侣选择上,他们更是坚信,只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相当的婚姻才是门当户对、幸福美满的婚姻。

(三)截然相反的女性观

如何看待女性或妇女道德,美国社会和欧洲社会也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美国人向来对限制过多自由行为的繁文缛节没有好感,这也使得美国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去交友,而且父母也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私事,这也是黛西·米勒的母亲没有在意黛西·米勒与温特伯恩或者乔瓦尼交友往来的原因。然而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却存在着一个双重标准——男性拥有自由和权利去与任何人交友往来,可女性应矜持自律、恪守妇道。结婚前,她们有父母时刻监督着她们;而结婚后,则有她们的丈夫。任何出格的行为举动都会被指责成不守妇道。

四、结语

文化上和性格上的冲突对立使得黛西·米勒被周围人曲解,冷漠,甚至孤立,最终导致了黛西·米勒以悲剧收场——死于罗马热病(疟疾),而这才是这个故事的高潮所在,它引起读者同情的同时,更引发了读者去深入思考这悲剧的根源和解决途径。黛西·米勒是天真烂漫的,然而不幸的是,她的天真烂漫和行为举止在欧洲人和欧化的美国人的眼中都是荒谬出格,为女性所不齿的。正如克斯蒂洛太太嘲笑黛西·米勒和她的家人过于俗气,“属于那种人们有义务不予接纳的美国人”(James,1987:16)。而沃尔克太太则多次警告黛西·米勒举止得体,不要去做逾矩遭人背后非议的事。

黛西·米勒个人悲剧的造成的确有她自身的原因——她本身在交际时所持的不成熟态度和过于我行我素,但是她不应被诟病责难。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会表现在其与他人交际和为人处世等方面,而性格则深受其从小接受的教育、所身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两种文化间存在冲突对立面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但文化是不分优劣上下的。既然一种文化存在,并孕育着一片土地上的人,便有它值得人尊重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为什么面对性格乃至文化上的冲突,我们不能选择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沟通、包容、理解,而非要对其责难,加以伤害呢?也许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换来的便不会是像黛西·米勒一样的悲剧了。

[1]Elizabeth,Allen.A Woman’s Place in the Novel of Henry Jame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4.

[2]Elliot,Emory.American Literature.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1991.James,Henry.Daisy Miller[M].London:Penguin Classics.1987.

[3]Woolf,Judith.Henry James:The Major Novel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Samovar,Larry et al.(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沃尔克温特伯恩
何谓“沃尔克时刻”?
Controlled plasmon-enhanced fluorescence by spherical microcavity*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考特妮和龙
绿眼睛
“不可能”里的可能
《谍影重重5》伯恩的全面回归
冬季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