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究
文/刘孟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本文全面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弊端和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要点,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孟娟(1977-)女,汉族,陕西大荔县人,工学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和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47-02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个高校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力争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就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从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深入思考,对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新探索,以期培养出的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弊端
现阶段,虽然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仍旧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这跟学校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方向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符合学生求职的需求,我国高职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还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学校在计算机教育中,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型师资力量。教师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教学内容,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对其进行创新与改善,其对专业知识的设置方面存在相应的问题;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与教师之间也缺乏相应的沟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时,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结构混乱,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不佳,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没有按照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情况来对教学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计算机发展方向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断层现象,所以使计算机科目呈现出繁复性特征,使得计算机教学出现杂乱无章的局面;教师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同时,学校对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与课堂理论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学校只是按照传统的高校办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育,对实践办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造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
二、培养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要点
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注重职业能力与就业目标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所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型技术型专业人才。学校培养的重心是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创新技术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学校在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通过讲解计算机中的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对其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教育学生要注重实践,注重科技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育学生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等软件开发的相应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及使用与维护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公关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为了实现以上所有目标,学校只有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计算机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加强岗位重视,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创新型人才
岗位导向要求学校以某一就业模式为大的方向,对学生进行就业岗位的专职培训或者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培训,学生要学的知识点集中且相对较少,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以及应用技术,操作能力可以达到该项技术的要求,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应该在课程的总体安排上,根据不同就业行业以及不同岗位需求对学习的任务与方向进行系统的划分。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应岗位的就业职责,掌握一定的岗位应用技术,所以学生除了要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还要对具体岗位进行相应的了解。如要担任通讯测试工程师这一岗位,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多种开发语言的软件、了解数据通信的核心技术、掌握通讯网络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该职位的基本工作流程以及跟踪测试产品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及时地投入工作当中。
(二)注重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教师在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教学的时候,应注重对计算机实践方面的教学与引导。计算机是一个应用技术很强的专业,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因而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重视对教学方式的优化以及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时,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计算机的某些操作技能进行技术创新。以设计类的课程为例,学校可以一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一边让学生上机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运用任务学习的方式,来强化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三)加大课程的建设创新力度
课程设置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核心。在对教学课程的创新中,高职计算机学校应该注重专业技术的实践性以及专业技术的创新性。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日渐迅速,学生要想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就要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同时对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也要进行细致地分析。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新兴科技行业的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新兴科技的教育,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新技术讲座课程,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新兴计算机技术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技术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促进计算机专业的合理建设与科学发展。
(四)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工学结合”是指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在学校进行两年的教育培训,后一年进行企业培训并进行顶岗实习。在暑期和寒假期间,学校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去各个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自己,学校可以借助“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对高职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教育的时候,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一切以学生为主,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课堂讨论,利用相互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在探讨过程中,学校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发挥思维能动性,来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支持教师,让其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探索,及时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技术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及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全面实现对教学模式的高效创新。
(五)对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创新建设
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要按照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设计装修,完善生产设备。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里,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地了解具体的生产流程,还可以在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技能,更加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虚拟的网络实训环境,使学生在网络中不断进行学习,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进行实训的机会大大增多。
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对实训的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一方面是教师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校外企业实习,使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专业技能,进入相对应的企业,学习相应的技能,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学生培训协议,使学生真正以一个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工作,同时企业给学生提供住宿、薪酬等;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对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还可以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实现双赢。
(六)加强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学校对教师可以进行“双师型”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顶岗,以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顶岗期间与学校进行密切的联系,这样就不会造成教师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的发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的相关技术与生产环节,教师可以将这些技能带入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到更加系统的理解。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教师,这样可以将企业的最新技术与科技带入学校,有利于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七)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学校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影响着学校教学活动的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校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应该注重其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对计算机实践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确立考核方式各项指标,建立起以教师、学生为主要参与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据此对学生提出发展性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随之变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能力,注重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探索,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职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不仅是满足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廖常武.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软件导刊,2015,01:190-192.
张典兵.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审思.教育与职业,2015,16:18-21.
叶凌波.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途径的探讨.中国新通信,2015,11:59.
宁志刚,唐慧.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