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探析

2015-10-27 01:39崔艺馨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手段新媒体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探析

文/崔艺馨

摘要:在当下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越来越深入青年人的生活。本文通过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影响,结合90后大学生特点,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07-02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今世界早已进入以个媒体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因素,同时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时代特征与当代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问题。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度较高,加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以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大众化,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1.心理满足下的精神空虚

新媒体形式丰富、功能便捷,身受90后大学生喜爱。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广阔视野,让大学生接触到自己从未接触的领域,能搜索到各种想知道的信息,满足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拍照、付账、观看影音等生活方式都越加便捷,尤其贴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满足其不爱繁琐的心理。然而,“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语言短小精悍,新媒体表达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使大学生群体形成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文化舆论氛围。这种氛围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求知探索、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精神,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地了解社会热点或者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他们多出于摆脱无聊、消遣时间将大量精力放在新媒体上,从长远看,最终会影响其奋斗的劲头,呈现一种集体浮躁的心理现象。

2.认知提高下的价值情感危机

新媒体信息的广泛传播使90后大学生能随时随地关注到当前社会乃至世界的热点问题,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大学生已经成为在新媒体平台中发表个人观点与立场的有力队伍,90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社会化能力有一定提高。然而,信息爆炸也带来了信息的良莠不齐,不少歪曲信息通过新媒体蔓延,有些甚至有悖于国家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最终形成,无法客观地辨别是非,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另外,尽管新媒体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却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文本信息代替言语,符号代替表情,线上交流大大超过了线下交流。还有个别年轻人沉溺在虚拟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宅”,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情感的维系变得薄弱,同时也增强了彼此间的不信任感,90后大学生因情感缺失发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在近些年有了明显增多。

3.情绪宣泄下的心理依赖

新媒体的形式多样与应用广泛,为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宣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网络热词“吐槽”便是年轻人利用新媒体宣泄自我的最好证明。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习惯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降低心理冲突的作用,也为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提供了又一个平台。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把握。据了解,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依赖症候群”的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尤为显著。大学生无时无刻的刷微博、刷朋友圈,上课、吃饭、睡觉都抱着手机,在心理上对手机等新媒体越加有一种依赖与束缚。尤其对一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学习、做事的精力很难集中,将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虚拟世界里。

二、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探析

把握时代特征与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利用新媒体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新媒体作为新的媒介平台有利于弥补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更重要的是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让其更易于接受。高校应从整体上规划和实施一套系统化的新媒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覆盖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通过新媒体,打造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形式,增加线上的心理教育,贴近90后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使更多的心理教育在新媒体上进行,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2.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的校园心理活动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校园活动通过新媒体在学生们的指尖上进行,微电影、微小说、手机摄影等征集或比赛,拼的是新意和创意,深受90后大学生喜爱。新媒体的便捷,让大学生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动动手指便可以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放松身心。同样,校园心理活动也要抓住学生们的喜好,通过新媒体设计新颖有趣的心理活动,如心理原创微博、心理微视频、心理海报设计、线上漂流瓶、笑脸征集等,丰富校园心理活动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新媒体这一新形式,大力增加心理活动在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简洁、快速、新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在校园心理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

3.利用新媒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形式

微信平台、APP等新型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的主要媒介,以新媒体为依托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APP、心理微信公众平台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形式的新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新媒体传播的特色和优势,

4.利用新媒体拓展线上心理咨询途径

线上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一种途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90后大学生个性较强,比较注重个人形象和面子,大多不愿让老师或同学知道自己遇到了心理挫折。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开设线上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答疑服务,通过匿名或者相对隐私的方式在线辅导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这种途径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针对自身遇到的困难寻求帮助,而不需顾虑到面子问题。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加快捷地指导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另外,线上心理咨询还有利于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校际间乃至某一地区的心理咨询联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更大的合力。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杨敏、黄小梅:《构建“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PP》,载《亚太教育》2015年第14期。

姜庆佳、孙楠、金刚:《90后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心理的实证研究》,载《学术论坛》2015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手段新媒体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汉语同意相邻对中同意应答语的表现手段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