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老促会
沙县加快发展家庭农场
沙县老促会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农村中的家庭农场应运而生,成为农村改革后出现的新鲜事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原中央苏区县沙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地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通过宣传引导、培育示范、加大投入,强化服务,扶持农户选准项目发展家庭农场。目前,全县已发展家庭农场107家,其中,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经营范围涵盖茶果、蔬菜、稻米、食用菌、花卉苗木、禽畜养殖、农机服务等特色主导产业。
官庄村徐道海驾驶拖拉机在家庭农场田间作业
家庭农场要规模化经营,必须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土地流转必须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管理;二是根据种植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三是要求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如高桥镇官庄村海泉家庭农场,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60亩,因种植品种是甜玉米,玉米根系发达,要求疏松的淤积土壤,该地靠河边,水源充足,便于抽水喷灌。富口镇延溪村祖鼎家庭农场,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48亩,种植槟榔竽。槟榔竽是块根作物,要求沙质土壤。该农场流转来的土地正是沙质土,适宜种植槟榔竽。
选准项目是决定家庭农场成败的关键。一要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项目;二要发挥良种优势,选用抗病虫力强、产量高、品种好的良种;三是产品有适销对路的市场。如富口镇延溪村家庭农场主魏祖鼎,15岁开始种田,种植过水稻、玉米、烟叶、柑桔,还制过种、养过鱼,但过去因市场因素的影响,年纯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后来,他深入考察市场,发现槟榔竽有销路,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也适宜种植。于是,他从2012年种植槟榔竽163亩,玉米33亩,蔬菜52亩,年产值达110万元,年利润达20多万元。
家庭农场应创造条件走循环发展之路。资源循环利用既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保。如郑湖乡徐墩红柚家庭农场,用地100亩,养蛋鸭5000只,后备鸭4000只,日均产蛋4000个,产品热销三明、南平等地市场,供不应求。淡水养殖用地25亩,年产草鱼、鲢鱼、鲫鱼5000尾。该农场善于变废为宝,增产增效,把鸭粪作为养鱼的饲料,同时,利用鸭粪种植红柚并套种西瓜、蔬菜30亩,以短养长。2013年经营收入128万元,年利润21.5万元。
要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必须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如海泉家庭农场种植玉米260亩,土豆130亩,购置播种机、收获机、装载机、旋耕机、喷雾机、拖拉机等农机具12台,固定资产达60多万元,实现从耕种到收储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去年产值135万元,年纯收入30多万元。
沙县家庭农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县委、县政府重视加强指导扶持工作,推动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地发展。
出台优惠政策。2014年印发《沙县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从2014年起,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20万元家庭农场专项扶持资金,对每个县级示范场扶持资金3万元;金融机构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家庭农场授信额度贷款;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家庭农场贴息贷款,同时每年重点培育3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给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建立农业保险。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很难承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冲击,一旦出现险情,就会造成巨大损失,难以恢复生产。为此,各相关部门正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保障。
徐墩村魏克湘家庭农场饲养蛋鸭
加大资金投入。搭建融资平台,整合部门资金,破解制约家庭农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资金瓶颈。在县政府出台专项扶持资金和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的同时,用好用活土地信托风险金和农业经营者诚信基金,确保土地信托流转后的基本收益,并由县政府统筹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用于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
延溪村魏祖鼎家庭农场槟榔芋丰收在望
搞好配套服务。家庭农场在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得到技术、市场、信息各方面的服务。县有关部门单位努力从农技、农机、植保机防,测土施肥、新良种、新农资、仓储、加工等诸多环节及时提供优质服务,以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发展。
(执笔:黄其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