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证探索①

2015-10-27 09:13周军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6期
关键词:体质俱乐部水平

周军华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宜春 336000)

高职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证探索①

周军华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选取该校某专业学生120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把学生分成两组,比较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前后,两组学生心理焦虑水平、体质等各方面变化。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可缓解学生焦虑情绪,提升体质水平,有助于学生课外锻炼意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 俱乐部制 体育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全国乃至世界高校中,受到广泛应用。所谓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坚持以“终身体育教学”为目标,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社会组织,具备自发性的特征。有关文献[1]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为探究其应用效果,通过试验进行验证,方法及效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该校某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学生12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试验组开展“俱乐部制”教学,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抽样时,将性别等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其中。并在试验前,测试两组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及体质情况。经过测试,两组学生指标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访谈资深教师及相关领域专家,制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焦虑水平调查问卷。问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和体育锻炼知识问卷两个部分。问卷调查采取当面发放和回收方法,试验前、后,共发放240份问卷,所有问卷全部收回收,回收率为100%。通过定性评价问卷结构及内容,以检验问卷有效度,经过教授及专家评定,确定问卷具有较高的合理性。采用小范围重测法对问卷可信度进行评定,14天为间隔周期,检验相关系数为0.85。

1.2.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检索文献,对目前国内外与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动态及现状进行掌握,并以此为前提,展开深入研究。

1.2.3实验法

试验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1月,共32学时,每周2学时。为降低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要对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包括教学时间、教学课时数、场地器材及人数。保证两组指标相同。试验组学生在选择健美操、足球和篮球等项目时,可依据自己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并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每8学时更换体育项目,依次为健美操、足球和篮球。

构建考核小组,由3名专业教师构成,参照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评分标准,分别于试验前、后,考核测试两组学生体质。学生成绩取3名专业教师平均值。试验前、后,向学生发放焦虑自评量表,发放前,要详细地向学生讲述该表填写方法。依据国内焦虑评判标准:重度焦虑为超过56分;中度焦虑为48~55分;轻度焦虑为40~47分。

1.2.4数据分析法

对所有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学生试验前后,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试验前后,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s,分)

注:与试验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体质 焦虑水平 体质 焦虑水平试验前 试验后试验组60 64.31± 3.12 43.14± 4.58(73.81± 2.11)*(39.23± 3.73)*对照组60 63.97± 3.43 43.21± 4.76 64.23± 3.10 43.14± 4.58

表2 试验后,两组学生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s,分)

表2 试验后,两组学生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焦虑水平 体质试验组 60 (39.23±3.73)* (73.81±2.11)*对照组 60 43.14±4.58 64.23±3.10

表3 两组学生课外锻炼次数的比较[n(%)]

2 结果

2.1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

2.1.1两组学生试验前后,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

与试验前相比,试验组试验后焦虑水平显著缓解,体质有所提升,P<0.05;而对照组试验前后,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见表1。

2.1.2试验后,两组学生焦虑水平和体质的比较

试验后,试验组学生焦虑水平和体质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由此可见,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既可改善学生体质,还可缓解焦虑情绪。

2.2体育锻炼意识的比较

2.2.1两组学生课外锻炼次数的比较

试验前后,分别调查两组体育锻炼情况。试验前,两组学生锻炼情况无显著差异。试验后,试验组学生的锻炼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由此可见,“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锻炼习惯。

2.2.2两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比较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主要包括:娱乐休闲,身心发展,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及获取学分和学校、国家奖励。分别于试验前后,调查两组学生锻炼动机。结果发现,对照组学生试验前、后,参与动机仍是以获取学分和学校、国家奖励为主,与试验前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降低效果不明显。试验组学生试验后参与动机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以获取学分和学校、国家奖励为动机显著降低。可见,“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调节参加体育锻炼动机。

3 结语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能够提升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2]。

需求,又被称为需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需求可激发人们的欲望。“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可让学生依据自身特长及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俱乐部制”教学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便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另外,还可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强化了体育保健知识、理论知识及时间技能的认知和掌握,大大增加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实践,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和意识。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后,改善沉溺于网络游戏、吸烟及饮酒等不良习惯,增强学生体质[3]。在教学中开展体育竞赛,有助于学生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该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信心,缓解学生存在的焦虑情绪。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一面。教学方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互换了师生角色,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人,教师更多地是起到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4]。“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应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达到教与学并进的效果,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5]。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加强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体育竞技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培养出卓越的体育人才。

为提升“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学校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完善体育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个体育项目设施。学校要依据学生特点,开设社团等组织,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其二,成立专业师资队伍。教师要时刻关注与体育教育改革及教学等有关内容,加强自身技能及知识理论学习。学校派遣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学活动中。回校后,培训其他教师。其三,完善“俱乐部制”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可引进激励机制,开展体育竞技比赛,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其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教学评价时,采用多角度、全方面评价,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彭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3(Z1):94—95.

[2]马桂明.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56,58.

[3]薛春柏,黎明.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中旬):125—126.

[4]王鹏宇.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12):100—101.

[5]黄细渭,王举.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跟踪研究——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63—64.

g80-32

A

2095-2813(2015)12(c)-00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002

周军华(1974—),男,汉,江西宜春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质俱乐部水平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张水平作品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