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政
“弯道超车”只会车毁人亡,
当前中国企业需要的是构
建工业4.0“前提的前提”。
眼下工业4.0成为中国企业家的热门话题,据说,已经有研究所专门从事工业4.0的研究。但是,这个钱可能花瞎了,还不如拿这份钱去研究工业机器人!
在工业4.0热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中国人的企图心:在工业领域赶超世界,成为工业强国乃至老大。
在此,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吗?
当有人在说这些事的时候,我希望大家先看看英国非主流经济学家舒马赫,在30多年前写的那本书《小的是美好的》。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变得冷静了,面对工业4.0的话题,也不会那样亢奋或焦虑了。
“弯道超车”只会车毁人亡
有人把工业4.0看作机会,看作是赶超世界的机会。这种观点只有一些学者才想得出来,现实中的实业家是不敢这样想的。现实是具体的,工业领域中“人、机、料、法和系统”,无论哪个层面都表明,我们还在工业2.0的水平上。实践中的企业一定会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跨过工业3.0,直接进入工业4.0?
稍微接点地气的学者会说:达不到工业4.0,那我们就做工业3.5吧。
有良知的学者罗宾斯曾经说过,企业及管理学领域到底犯了什么毛病?名词、概念、说法年年翻新,使那些没有定力的企业,在赶时髦中疲于奔命。
在各种时髦的说法中,最耸人听闻的观点,莫过于“弯道超车”。发明这个说法的人会开车吗?弯道超车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赛场。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道路上,遇到弯道只能减速,一看二慢三通过,否则车毁人亡。即便想在赛道上弯道超车,车辆性能不行,驾驶技巧不行,也白搭,除非对手更不行。
从那些大V、大咖描述的工业4.0概念化蓝图来看,中国现实的工业技术基础与之差距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竹竿打月亮,差的不是一点
在竞争性行业,至今没有很好的产业组织方式,无法在短期内用互联网的方式,把相关企业连接起来,更不要谈集成化和智能化,从原辅料到零配件到产成品生产。或者从需求到研发到制造,构建起一个互联网化的产业生态链。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龙头企业或商界领袖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产业组织方式”。甚至连自己的企业都没有组织好。说得夸张一点,这些企业往往是一个老板带着一群助手做买卖。
很少有这样的龙头企业或商界领袖企业,会出来扮演产业链的组织者角色,像日本丰田公司那样,认认真真地把供应链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持续地帮助和扶持供应链厂家,并与它们共享产业价值链的长期价值和短期利益。
相反,中国的龙头企业更多是用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谈判地位,包括品牌的影响力和靠近消费者的相对位置优势,倒逼供应链,挤压它们的利润空间,拖欠它们的货款,强迫它们短期内扩大产能并不予以订单承诺等。
当市场出现疲软,或降价促销的竞争压力太大时,这些龙头企业就开始跨界操作。几年以后,它们已经成为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它们的战略通常是:以房地产为龙头,以商贸和证券为支柱,在商言商,全面发展,争夺阳光下的利润。
而工业4.0意味着要把一个个企业连接起来,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组织者,用互联网的手段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连接起来,这里面的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再往细节上看,那困难就更大了。凡是了解中国现状的人都知道,在这些行当的供应链上,集聚了一批素质与装备参差不齐的中小企业,有的甚至是手工业作坊,难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其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我想,不会有哪家龙头企业愿意去整合它们,把它们组织起来的,包括在物理层面上,把它们“集成”起来。
其中绝大多数供应链企业,离自动化或信息化差得太远。用农民的话说,好比竹竿打月亮,差的不是一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拿饮料或服装这类供应链很简单的企业来说,要把供应链管起来,没三五年根本做不到。何况现在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把这些企业及其作业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想想就知道有多难。
工业4.0的数字化生存本质
连接不是目的,建立连接只是工业4.0的一个基础条件。产业链的组织者还必须把企业生态链各环节的信息,传到云上去,加以大数据处理,就更加难上加难了。大家费了那么大的劲,看不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一句话,这样做靠什么挣钱?
有人会说,靠资本市场挣钱!因为这样做在资本市场有概念,可以通过路演圈很多钱。这属于资本家创富故事的范畴。实业家或企业家不能这么思考问题,当然有良知和良心的专家学者,更不能这样思考问题。
事情必须回到开始的地方。回到工业4.0的前提的前提,这就是有关数字化生存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建立。
没有这个前提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产业价值链或产业生态链的组织者。
换言之,组织者要利用外在影响力和支配力以及内在的冲动和方向感,去选择和整合供应链的企业,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共同为数字化生存的特定人群作贡献。
离开了这个前提的前提,离开了数字化生存的人群及其生活方式的需求,工业4.0只有提高效率的意义,只有提高响应市场速度的价值。这与工业3.0强调的生产柔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赞赏这样的姿态,把工业4.0的蓝图仅仅当作一种理念和方向。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产业价值链,走向未来的战略突破口,在需求链上,在数字化生存的人群中。
中国有五六亿人口已经挂在移动互联网上了,他们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在利用移动互联网谋生、社交、娱乐和学习。这是一种庞大的资源,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乃至走向工业4.0可资利用的条件。
对中国企业界而言,在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被严重透支的今天,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生存人群的资源,必须加以充分的关注和有效的利用。这是中国企业得天独厚的资源。这是老天爷赋予中国人的一种恩惠。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坐失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有人会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互联网思维并非空穴来风。它提醒人们对互联网的关注,对互联网的机会和挑战的关注。
工业4.0的前提:
供求一体化的社区体系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对那些想做工业4.0转型的企业而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商务活动的触角向需求链延伸,走进数字化生存人群中,构建起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
移动互联网及其社交网络平台,给了传统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构建起庞大的社交网络圈。这就是我们在小米实践当中看到的景象。我们称作“社区”。在社区基础上形成的买卖关系,称为“社区商务”。
所谓社区,本质就是“共同体”。就像传统社会中的自然村落一样,彼此有着共同的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并且有着共同的行为规范,去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维护着社区的稳定和发展。在小米的社区或共同体中存在着近一亿人口,可谓“小米共和国”。
传统企业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去寻找数字化生存的人群,并依靠自己的或整合到的第三方资源,包括知识、技术、人才、关系和条件,去引导和深化自然人群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推动他们向社区或共同体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企业就应该像投资品牌、投资无形资产一样去构建社区。社区就是企业的资产,就是企业的信用基础。社区就是企业可以加以累积和利用的资产。
企业一旦建立了社区并懂得如何去组织和深化社区关系,在产业价值链中就有了根基,就实现了“市场扎根”。企业就有机会像小米一样,就社区成员共同认定的生活方式及其某个需求,展开深入持久的讨论,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及其产品与服务的概念。
这就是所谓的C2B,消费者主权、消费者参与产品概念开发等。
至此,社区就有了特定的商务内涵,形成了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所谓“企业社区商务方式”。
有了产业生态链的组织者,有了稳定发展的消费者社区,有了一体化的供应链关系及其市场根基,才能赢得时间和空间,导入各种有关互联网和工业4.0的概念。
是为工业4.0的路径,舍此别无他途。管理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管理智慧首席理论架构师)
特约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