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杂志:【西方为什么没有互联网思维?】西方还没有互联网规模效应,没有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社会和经济效应,所以他们的重点理所当然是提高自己的制造柔性,提高“去人化”程度,并且维持优越且优雅的生活。西方人不可能有“互联网思维”这种说法,中国则可利用互联网规模效应,使现有的生产技术基础及其产能和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胡老师:为什么国外没有互联网思维这种提法?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商业氛围相当不诚信,商业规则相当不健全,所以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也就更大、更明显。新的思维方式的集合,就是互联网思维。
@王光复: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而且正在加速融入每一个产业链形成新生产力,其能量已经超越前三次工业革命,甚至正在颠覆性重构生产关系。
@山东张振鹏:盲目“互联网+”的弊端是该总结了。
@雷明:看看这个段子:放高利贷改叫P2P,乞讨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做耳机改叫可穿戴设备,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搅局叫颠覆性创新。借钱给靠谱朋友叫天使投资,借钱给不靠谱朋友叫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