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最早可以追溯(sù)到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么,古人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亮的时候,将糕片搭在儿女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是古人吃重阳糕的寓意。
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姿态万千。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也以爱菊出名。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引得后人纷纷效仿,于是就有了重阳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
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就有关于插茱萸的描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