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句式,让议论文说理生动靓丽

2015-10-26 18:51:47池晓燕程必荣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采语段论据

池晓燕 程必荣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我们写议论文的目的是通过论述,让别人接受自己所持的观点,但是“理论是灰色的”,其本身往往抽象深奥,难免会像一道很有营养但没有味道的菜一样让人厌倦。因此,议论文也要讲究文采。法国作家布瓦罗这样描述语言:“一句漂亮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如何才能将“每个人都想到过的”内容,转换成大多数人想象不出的“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语言呢?

文采等于句式。巧用句式可以让议论文说理生动靓丽起来。

句子按结构分,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等。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汉语句子丰富多彩,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巧用句式就是指在作文时,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并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它不仅有益于作者思想的表达,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而且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趣味,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拥有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欣然接受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中巧妙地运用句式说理有两个好处:

①使内容极度浓缩化。就是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充分展示考生的视野,让论证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②使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可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一、巧用句式,可以为文章的开篇创造“先声夺人”的效果

清代李渔有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可见,开篇注意巧用句式可以使文章提纲挈领,是考生取得高分的一大技巧。它简洁、意味深长且富有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如食甘果,如饮洌泉,能让评卷老师对文章“一见钟情”。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开头句式加以说明。

开头通过名言导入,运用判断句的形式呈现论点,旗帜鲜明,亮人眼眸。如: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老人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成功是奋斗的苦根上结出的甜果。

运用对偶句式,语意上构成对比,开宗明义,简洁醒目。如: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运用设问句式与排比句式的错综,如此设问,能引发读者的深思。如:

是什么让爱迪生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是他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和热情。是什么让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中国籍作家,是他对文学的专注和热情。是什么让詹姆·沃森攀登生物学的高峰?是他对学术的无比专注和热情。……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倾注了自己的专注和热情,才浇灌出成功之花。

开头引用名言,而后模仿名言中的假设句式,通过假设句、判断句、排比句的综合运用,旗帜鲜明地亮出全文的观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做最好的自己》的开头段: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这就告诉我,如果你不能成为伟大的自己,那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善良的自己,美好的自己。

综上所述,在开篇巧用句式创造亮点,必须做到“简约小巧、新颖别致、隽永独到”,就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让阅卷老师产生一种欲罢不能之感,这样你的文章就可脱颖而出了。

二、巧用句式,可以为阐述观点的论据(素材)披上华美的外衣

议论文必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述自己的主张见解,事例非常重要。而事例即“论据”包括“叙例”和“議例”两个方面。“叙例”就是指文中对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的叙述,它只是论证的初步和手段,本身无须多加渲染,应适当舍去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只需简洁精练的叙述材料,使读者了解其主要内容、性质或特色即可。

巧用句式,可以将单例成段的事例(详例)内涵全面概括阐述,从而透彻地论证论点。请看下面这个语段:

杨绛用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格处世,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当她得到稿费,便将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保管;当她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金钱对她就已失去了诱惑力;当她面对名利,深自敛抑,不为所动。杨峰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跌倒。”是的,杨绛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她平淡度日,修身养性;让她平静地行走在文学的坦途上;让她“保其纯真”,成就辉煌的人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正是杨绛的写照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本语段开篇引出观点,主体部分概述事例时巧用了三个“当她……”的句式构成排比浓缩杨绛不同侧面的事迹,分析事例时也用了三个“让她……”的句式构成排比深化本例的主旨。可以说,本语段不但容量丰富,而且凸显了语言亮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一观点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里。

巧用句式,在单例成段的语段中,它可以用概括的笔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感情流畅地表达出来。

还可多例组合成段,即组合在一个段落中的每一个事例都简略叙述,采用排比的方式或整散句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好处是事例叙述简洁,句式整齐或多变,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议论文中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一组素材,让这些事实“胜于雄辩”,除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外,还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为读者营造出进一步调动生活积累、协助作者再造氛围的艺术效果。它不仅可以“壮气势”,还可以“广文义”,增大文章的信息量,使文章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上述语段就有这个效果。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性吗?

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至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所以考生有意识地运用对称句,不仅让论据极为简洁,还可彰显考生对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本语段中间几例是该段的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经纬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称句的应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

三、巧用句式,可以为议论文的说理增添深层的意蕴

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巧用句式,可以在浓缩事例的叙事文字的基础上,增大议论文“议例”部分分析说理的空间,对例子进行解读和剖析,揭示论据所蕴涵的道理,使论点和论据水乳交融。请看下面这个语段:

纵观历史长河,凡是在历史中留下伟名的人,面对恶劣环境,心无旁骛。当罗马军队攻占希腊时,当希腊城中的人为了生存都已逃亡时,当明晃晃的军刀架在脖子上时,这位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致志地研究着他已探索了好几天,但没有结果的原理。剑朝他劈来的那一刻,他高声呼喊着:“别踩坏我的圆。”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当危险来临时,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手上的事情。正是因为他那种执着,坚持要研究出自己手上的事情,才会有了今天印在物理课本上浮力产生原理的阿基米德原理。

这段文字,在陈述事例时,用了三个“当”,就十分有文采,但这位考生却在分析事例时忽略了句式的运用,分析的语言没有文采,很平淡。且不太扣题。

巧用句式,说理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当危及生命的问题袭来时,阿基米德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保全自己的头颅与生命?想到了委曲求全与保全苟活?不,他却想到了自己手上的事情,想到了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科学价值,想到了那个未画完的圆。难道一个圆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难道科学的追索压过了生命的一切?他,阿基米德,为我们诠释了牺牲生命的意义,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好自己手上的事。

作者在分析事例时,先引用名言,增强文化内涵、说理的可信度,再连用三个“想到”,三个反问,之后又是正面的三个“想到”,反面的两个“难道”,句式整齐,给人以震撼力,给人以绝妙的文采感。

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的音符。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谁知厄运又来纠缠,他毅然走进音乐世界,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他弹奏出了最动人的乐章。假如刘伟没有心怀梦想,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身体饱受摧残的厄运下用“双脚弹钢琴”的呢?雨果曾说:“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正因为刘伟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所以即使失去双臂,也能用灵魂演奏生命的音符。

“议例”运用假设句和因果句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把论据的性质,对论点的意义、作用等揭示出来,阐发清楚,论据很好地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四、巧用句式,可以为文章的结尾再現优美的乐章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展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结尾方法异彩纷呈,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结尾时要联系文章的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讲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要知道,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它们往往会在阅卷老师脑海里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作文分数的高低。

议论文巧用句式结尾的基本要求:①点明中心。②首尾呼应。③富有意蕴,即有丰富的内涵,言有尽而意无穷。它就像优美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余音袅袅,或震人心魄。请看下面的语段:

总之,要活出自我,就是要活出真实,不虚伪,不欺诈,做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就是要活出个性,不圆滑,不世故,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就是要活出价值,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会,做一个具有价值的自我。为了这样的自我,哪怕是“更多”“更好”也可以放弃。朋友,活出一个这样的自我吧!(《活出自我》)

结尾运用排比句式总括了分论点内容——活出真实,活出个性,活出价值,呼应了材料与文题,使文章前呼后应,有较强的鼓动性,语言简洁有力。

学会成长,学着聆听父母的唠叨吧,因为那唠叨里饱含着他们对我们的眷眷深情!

学会成长,学着理解老师的教诲吧,因为那教诲其实是我们今后做人的基本准则!

学会成长,学着适应社会的规矩和习惯吧,因为那些规矩和习惯在调节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成长》)

结尾运用排比结合因果句式,既点题又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收束有力。

不管是弃医从文的鲁迅,还是放弃巴赫盛名携妻献身于非洲的史怀哲;不管是西藏高原最美的仓央嘉措,还是雪域高原的心灵医师毕淑敏,他们之所以让我们敬仰、铭记,除了带给我们向上的一路美景,更有他们在逆境中一心向前奋斗不息执着追求的精神。(《生命向前即风景》)

结尾综合运用不同句式从“面”上概述了有关事例,与主体部分的“点”例(详例)构成“点面结合”的布局,让说理生动靓丽,无懈可击。

总之,巧用句式的优势在于概括力强,又富有文采,是让议论文说理生动靓丽起来的最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一中]

猜你喜欢
文采语段论据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4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