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莉妹妹》看时尚

2015-10-26 15:03李小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嘉莉妹妹嘉莉符号

李小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嘉莉妹妹》看时尚

李小雅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时尚”一词在现今社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本文试以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为文本,以西美尔、让·鲍德里亚等人的理论为依据,简单分析时尚的双重性、制造时尚、消费时尚及时尚美学,并在此基础上对时尚进行反思,以求客观地认识时尚。

关键词:时尚的双重性制造时尚消费时尚时尚美学

一、对出众和从众的需求

在《时尚哲学》中西美尔用大量篇幅描述人内心的双重性,以说明个体追求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心理。个体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追求在时尚中表现为对从众与出众的渴望。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和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在《嘉莉妹妹》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妇女们穿戴着最优美的帽子、鞋子和手套,三三两两地挽着手臂去逛那些从十四街到三十四街沿百老汇排列的华丽商店或者戏院。男人们同样穿着他们能买得起的最时新的服装招摇过市。裁缝可以从这里获得衣服尺寸的信息,鞋匠可以了解到鞋子的大小和颜色,帽匠可以知道帽子的行情。一位讲究服饰的人如果刚买了一套新衣服,肯定要最先在百老汇街上显露一下。百老汇简直成了男人和女人们展现自己时尚品位的秀场,男人和女人的“显露”是为追求不同于普通人的特殊性,这就是时尚的出众心理。同时这里的帽子、鞋子、衣服等也会慢慢成为普通百姓的共同品味,这就是时尚的从众性。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时尚常常给人们带来“快乐心情”,这大概是因为个体获得了群体认同,找到了归属感,从而一种时尚观念或是事物也得以传播开来。但同时,时尚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它实现后者一方面是因为频繁变动的内容,这种变动是现在的时尚一种区别于过去、未来的时尚的标志,另一方面是由于时尚具有等级的特性,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和较底阶层的大众明显区分,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杜洛埃和嘉莉的第一次相遇中对杜洛埃的描述是这样的:他的那套用棕色格子花呢裁剪的西装在当时很流行,后来被人们称为“买卖人穿的套装”。背心的领口开得很低……杜洛埃之所以有这样标志性的打扮,就是为了区别自己和普通工人,这种穿着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优越感,也让他获得了更多姑娘的青睐。这就是时尚所包含的出众心理。如果有一天普通的工人也穿上了棕色格子花呢裁剪的西装,我想和杜洛埃一样的推销员会毫不留恋地抛弃这种打扮,追求新的时尚。从时尚的从众心理和出众心理可以看出,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

二、制造时尚的时代

最早的时尚是由特定的人群自发产生出来的时尚,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去带动时尚的变化和发展,由于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担当着特定的社会角色,而对本阶级、阶层或群体的生活方式、外在形象进行塑造,以求有别于其他的阶级、阶层和群体。他们所产生的这些内在外在的风格被其他的人群所模仿,因此成为时尚。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任何特定的群体要想脱离商家和媒体,独立地创造人们所模仿的风格已经非常困难。而一旦有某种特殊的风格产生出来,商家和媒体又会闻风而至,看看是否有利可图。当商家和媒体共谋要利用某一风格时,它们便会对这一风格进行包装、宣传,预先将其称为时尚,来吸引人们跟从和模仿,如此形成的时尚我们称之为制造时尚。大众媒体在对社会消费形态的塑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通过这种现代化的媒介,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携带着大量的具有价值导向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从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变大众的消费理念。在《嘉莉妹妹》中,最富丽堂皇的旅馆———惠灵顿饭店邀请出名后的嘉莉入住,饭店的职员解释道:“每家饭店都要依靠主顾的名气。像你这样的著名演员,可以引起人们对旅馆的注意,虽然你也许不相信能吸引顾客。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些名流。”嘉莉被邀请入住豪华的大酒店,是因为嘉莉成了酒店广告的一部分,它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是连某某著名演员都住在惠灵顿酒店,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提高

了酒店的知名度。于是入住明星经常光顾的酒店也成了一种时尚,但这种时尚无疑是被制造出来的。

三、制造出来的时尚只有被消费者所接受、购买,才能成为现实的时尚

现代社会被认为是消费的社会。有人甚至说,传统社会中人们消费是为了存在,而今天人存在就是为了消费。消费决定了今天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嘉莉与杜洛埃的结合,与赫斯沃的分离都是因为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衣服、鞋子、帽子等这些充满诱惑的商品才是她存在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消费;而当代社会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商品本身有什么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商品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法国知名学者让·鲍德里亚提出符号消费一词,传统的消费是人与物之间供需关系的满足,而符号消费被他认为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而整个社会都依靠这种符号语言来进行沟通交谈。这就是说,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它的意义指涉体系。时尚的消费就是符号消费中的一种。《嘉莉妹妹》所描写的美国社会处于消费文化繁荣发展时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消费文化的特点:使用价值不再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唯一标准,商品所表现出的财富符号、社会地位符号、身份的符号等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久而久之,商品自然而然变成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嘉莉妹妹》中,那个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以及在这个消费社会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则是德莱塞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深刻思考。

四、时尚美学

在一种状态中存在久了,人的内心之中会产生一种厌倦,自我的价值被淹没在一成不变之中。一种发式的改变,一个细小的饰物的出现,这些看似琐屑的事物或行为对一个人来说却是为他开起了一道穿越现状的大门,引导他进入一个新世界。时尚最重要的功能既非阶级隔离,也非虚荣心的满足,而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使人们获得进入一个陌生世界的契机。对于不同的人,这个陌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内容,如获得心上人的欢心、使自己与众不同、打破繁琐的现实世界的束缚、获得自由的感觉等。我不认为等级社会中贵族和皇室成为时尚的发起者是因为他们想区别于那些模仿者。即便没有人对他们的服饰进行模仿,他们也不会满足于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他们也需要通过对服饰的改变给自己提供一种新奇和变化,从而获得一种想象中的满足。在《嘉莉妹妹》里写道:赫斯渥的鞋子是用柔软的黑色小牛皮做的,擦得半亮,而杜洛埃穿的是漆皮鞋……她看惯了杜洛埃的打扮,那种推销员的打扮固然能吸引一般姑娘的目光,却很难在中上流社会引起关注,这是因为在这个圈子里到处都是和他一样打扮的人。而嘉莉对这种打扮也已经厌倦了,赫斯渥的黑色小牛皮鞋立刻吸引了她的目光,让她看到另一种不同的打扮方式,引导她进入一个新世界。无论贵族、平民、男人、女人、年轻人、老年人,都希望在这种简易的改变中获得一种想象的满足,这就是时尚的美学价值。

五、时尚反思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审美化的生活形式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特权阶级常常成为时尚的发起者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有闲暇,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审美趣味上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对生活形式的改变给人们提供了追新逐异的契机。不是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新鲜行为和样式的能力,那就只能借助现成的行为和样式,获得一种变化、一种想象的满足。这样的时尚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当代的消费社会中,时尚不仅提供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幻风格,而且也产生出纷繁多样的风格,似乎给予个体无限的快感和选择的自由。但这样作为商业制造的变幻和多样的风格实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是制造了一种纯粹的新,它让人们在看似永远新鲜的体验中跟随时尚一起走向虚无。“单向度”一词,是马尔库塞批判当代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他说:“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社会上充斥的大量、大规模、强制性的各类产品(包括时尚),并向消费者提供一系列幸福的承诺,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所以个人在整个社会中失去了自主性和反抗意识,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了单向度的消费者。所以在追求时尚的时候,必须保持自主的选择性,真正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不盲目追求时尚。

参考文献

[1]张晓锐.从西美尔看时尚的面貌[J].新视角,2010(15).

[2]德莱塞.嘉莉妹妹[M].路旦俊,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3]刘清平.时尚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哲学[M].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杨道圣.时尚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杨魁,童雅丽.消费理论文化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嘉莉妹妹嘉莉符号
复盘式婚姻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探析《嘉莉妹妹》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看《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原型
嘉莉与珍妮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