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文
1 江豚-----水中“大熊猫”
长江江豚是江豚的亚种,是一种小型齿鲸,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鼠海豚科、江豚属。江豚的体型较小,头部圆圆的,无背鳍,背部正中间有数目不等的小棘,尾鳍扁平。别名黑鼠海猪,是世界仅有的淡水海豚,通常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区域,喜爱单独活动,有时也以家族为单位成群活动。江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长江江豚自古就被渔民们奉为“河神”,几十万年来在长江中世代繁衍,造就了长江的勃勃生机,是长江生态的活化石,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成为为水中“大熊猫”了。然而这种已经栖息在地球上两千五百多万年的动物现在已濒临灭绝了。
2 曾经的江豚
在华夏满满五千年历史中,对江豚的记载虽称不上多,但也足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这种生物的了解与喜爱。 宋代的孔武仲(公元1044-1101)写过一首江豚诗: 黑者江豚, 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有群鱼,掠以肥己。这几句话不仅讲述了人们对江豚当时的认识,更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江豚生活习性的了解,并用之预测风雨。到了清朝,人们对江豚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如《魏武四时食制》曰:“<鱼孚><鱼市>鱼,黑色,大如百斤猪,黄肥不可食。数枚相随,一浮一沉,一曰敷。常见首出淮及五湖。”
现在的人们也对江豚甚是喜爱,在十几年前江豚还活跃的生活在几大湖上期间,江上的老渔民常常跟随着他们认识的江猪子去捕鱼,因为江猪子出现的地方必然鱼类资源丰富,捕鱼丰收后,渔民们还不忘喂喂江猪子以表感谢;另外,人们在岳阳楼上望江豚,也是岳阳市民钟爱的一道风景线。从岳阳楼上放眼湖面,有成群的江豚在湖面若隐若现,在江上快活游动的场景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然而今天,这种与江豚一起玩耍的快乐已成为一种奢望。
3 江豚濒于灭绝的主要原因
在2007年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里唯一的哺乳动物。而近年来,长江江豚也如当年白鳍豚一样,数量每年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增大,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通过此次学习和考察,我个人分析,导致江豚死亡并濒于灭绝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的渔业捕捞。2.水质的污染,有许多化工厂,制药厂,水泥厂缺乏严格的管理,偷偷排放未达标污染物。3.基础建设和水力工程的建设,4.水上交通以及其它人类水上活动的干扰。这几种原因无一不与人类现在的活动有关。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1.渔民为了提高捕鱼产量时,非法使用电网,迷魂阵,滚勾等国家严厉禁止的捕鱼方法,这些行为不但会由于滥捕滥捞而引起长江生态系统发生破坏,还会直接误伤到江豚,导致江豚死亡。同时,过度的渔业捕捞使得江豚觅食的困难增加,导致它们的繁殖能力下降。
2.水质遭到污染的后果是:首先,会引发江豚的皮肤病;其次,在江豚吃了有毒的食物后,会引发肠胃病,而肠胃病是江豚的天敌。
3.随着对住宅以及基础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高,挖沙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对江豚形成了巨大的危害,以至于许多江豚撞伤在船上或被螺旋桨打死、打伤。
4.水上交通运输主要是大量的船只,现在许多大型船只的发动机螺旋发出很大的声音,造成水下噪声环境恶化。由于江豚是靠超声波定位的,船只螺旋桨发出的声音会干扰江豚的声波的准确性,使它们迷失方向、寻找不到食物等。
4 阻止悲剧再次发生
因为长江江豚作为长江水系生物的顶端,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中连续死亡,说明了长江已经不再适合水生生物的的生存,所以保护长江江豚,防止其步白鳍豚的后尘,需要各类的人群开始对江豚进行保护。
做为科学保护,由武汉水生物研究所带领,研究员们将5只江豚放到了石首市天鹅洲保护区里,到现在他们已经繁殖到了近40头。每年都会有2-4头小江豚出生,这也让天鹅洲保护区成为了世界上鲸豚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的案例。除了迁地保护之外,在武汉水生物研究所里还饲养有几头江豚,供科学家进行研究。但这只能起到研究和指导作用,真正解决长江江豚濒于灭绝的问题,需要全面采取措施,而且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一、政府建立起自然保护区,这是现在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法。以前很多濒危动物都是采取这种保护方法被保护,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就地保护,还可以迁地保护,这种方法可以在长江已完全不适合江豚生存时采用。二,国家完善相关法律,严惩渔民采用非法手段捕鱼,如使用电网,滚勾,迷魂阵等。一经发现,坚决打击,不仅没收捕鱼工具,还需交罚款。同时,也要在渔民和居民之间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电视,网络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长江并不只有鱼类收益,更重要的是渔民的年收成会大大升高。实际上,近年来渔民捕鱼量大大下降,就是因为人们对长江资源无节制的使用,使长江过度开发,生态系统被破坏,不在适合生物生存。除了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以外,知识分子更要参与到这种活动中去,组成志愿队,对渔民进行教育 ,同对江豚有伤害的行为作斗争。
长江江豚的保护的实质是对长江水域环境的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各项产业,使中国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这种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功能性灭绝的白鳍豚,和现在濒临灭绝的江豚,都只是长江生态环境恶化的缩影。所以,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关注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地方,必须先重建生态环境,然后再发展。
不要让我国重走英国的老路,工业革命大力开采后,英国又用了百年时间去重建环境,试想,将环境破坏的代价是多麽的大啊!这个发达国家告诉我们的教训就是,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加快经济建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经济得到良性的循环发展。社会全体成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起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大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