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经济学视角下的农耕游牧关系浅析

2015-10-26 23:06张伟强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游牧农耕民族

张伟强

摘要:历史上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经济活动发展史,特别是以西部、北部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的游牧文化以及其相对地区产生的农耕文化的相互交叉发展、演化,共同构成了古代农耕游牧关系的相互影响。此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发展的动因对于研究我国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过程,探析历史上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现今工业生产经济活动的影响,是进一步研究民族经济的切入点。

关键字:农耕游牧关系;经济文化;民族经济

引言

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基础上的,又运用民族学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探究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运用自身特殊方法的实证科学。这不仅需要有关民族经济的研究依据科学的、系统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方法,又需要有效借鉴民族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或进行实地调研、田野调查,或进行系统抽象、历史唯物分析,同时要进行一定的主体性分析与利益分析,充分考虑民族经济中的民族性因素,探索民族经济发展的系统有效的发展方式与理论思维方法。历史上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发展在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方面也有所体现,研究农耕游牧关系这对于我们更好的深入研究民族经济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农耕游牧关系演化历程

经济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民族又是经济的必要社会形式,经济活动的本身不仅体现着其活动主体的民族性,民族的经济发展又是其民族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民族经济发展又是以其民族文化的具体存在为载体,是以民族文化为内涵的,而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持久性,这种持续性与持久性的体现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所贯穿的民族经济发展历史进程。

(一)生产方式的一般性

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其在一定的地域环境内所进行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又体现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类在其社会形态中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也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地域环境内形成的经济文化类型。

生产方式随着地域环境、生产工具以及改造自然的程度大致经历了采集渔猎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农耕生产方式以及工业生产方式,这几种方式随着受自然的限制而不断退缩,也是民族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游牧生产方式与农耕生产方式所体现的经济文化类型是相互补充又是相对存在的文化系统,其也最能体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生产方式一般性,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类型、生产方式发展是协调一体的发展形式。

(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农耕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及其所体现的农耕、游牧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地域环境、物质需求的发展而形成的不同的但是又相互补充的生产方式。而这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的不同的文化特性。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游牧民族以及其体现的游牧生产方式与游牧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区域特征下产生的,人、家畜、植物构成了游牧文化的主体,而空间上的游牧生产方式就顺应了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也形成了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民族及其生产方式的体现是更为成熟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条件上建立的,是与工业生产方式并列的主要的世界各民族的生产方式。而此时随其产生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又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是其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内自适的文化系统,这个时期的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摆脱了自然的限制,同时农耕文化及其农耕生产方式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活动开展。

(三)农耕游牧关系的演化

历史上的农耕游牧关系大致经历了三次冲突与融合,而其所体现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布主要是由于其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及其所依托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这是农耕游牧关系演化的基础条件。但是农耕游牧关系不仅仅限于自然地理地域环境,农耕游牧关系的分离还是其各自体现的文化系统的区别。

中国历史地域上的“南农北牧”的农耕游牧关系具体体现在游牧文化在北方的扩散与农耕文化的重心南移,其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内形成并演化的,其内在的演化发展是在农耕文化的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思想的重视相关,其也促进了农耕游牧关系的演化与发展。因而农耕生产方式与农耕文化占据了生产方式的主要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农耕文化在生产水平、人口数量、生产工具与技术、地域范畴上都占据了优势,但是游牧生产方式的“游”所体现的流动性与机动性又是农耕生产方式不可比拟的,这在古代军争时期是极其必要的,但这种需要又在和平时期受到了一定限制。历史上这种农耕世界受到游牧文化的冲击是定期出现的,期间会出现两种文化的偏向、吸收与融合,农耕文化在军事上的劣势最终回归到了其在经济与文化上的优越性,可以说通过历史进程的演化与推进,农耕文化得到了扩张与固化,游牧文化及其地域范畴也日趋萎缩,但其中也出现了耕牧交叉式或者半耕种式、半游牧式的生产方式也是在各自的历史时期相适应的演化形式。

二、农耕游牧关系演化的动因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替、吸收、冲突与融合,不仅是生产方式演化、形成与固定,也是随着特定历史时期,自然地理条件的变换,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下文化的内涵所体现的民族经济内容的不同所导致的。

(一)自然地域环境的变更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要条件。农耕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下进行生产生活活动,这是进行生产的自然基础条件。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演化伴随着地域气候的变迁,人类活动的范畴的扩展与推进,促使游牧民族也适应这种气候变迁,而农耕民族逐渐在较为稳定的地域内固化下来。这种固化正体现着地域环境的不固定性,正是在这种固化与变化之间,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逐渐协调统一,形成了与自然生态环境互补的生产方式的存在形式,也促进了农耕游牧关系的演化及其存在的地域环境。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互补

林耀华在《民族学通论》中描述到“畜牧生计的另一个同特点是它的产品单一且不耐贮存。这就使得它对于农耕社会的贸易有着特别强烈的需求。因此,来往于农牧两种生计之间的马帮和商队及与之相应的生产生活工具等对于畜牧类型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就充分说明农耕游牧关系的交融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生计方式的互补性上,还有各自文化系统下的生产方式自适性。游牧经济的非自足性就促进了其与农耕生产方式非流动性的相互补充,也维持了各自生产生活方式的正常发展。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趋向

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两种典型的文化类型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形成的文化系统。而农耕文化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农耕文化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以及以中原为“中心”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极大地扩大了农耕生产方式的发展,抑制了畜牧业方面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了农耕生产方式的固化与稳定性,加剧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的隔阂,减少了农耕游牧之间关系的融合,使得农耕文化走向了极化发展。

此外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特有的族群心理认同,对于其形成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系统起到了助推作用,其整合、规范和激励了族群对其生产生活方式的认同与价值取向,这对于各自文化思想的深化、生产方式的传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三、农耕游牧关系与民族经济发展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关系的相互交织、冲突、融合与发展是历史的、辩证的、逻辑的统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民族的发展相协调的,这既是生产方式的连接,还是民族文化的交融,体现在经济上就民族经济的内涵。所以说农耕游牧关系的演化、发展及其对动因的探究有利于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经济发展的“民族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辩证的看待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当前民族地区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发展动力不足不仅需要我们从民族学、经济学的视角思考问题,还有利用其它科学的思维方法,从历史的角度,以历史的发展脉络审视民族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困境,寻求民族经济发展独特的、全面的研究方法并应用于有利于发展与促进民族地区融合区域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同时还要重视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挥文化系统的作用,使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一同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施正一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

[2]刘永佶.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

[3]贺卫光.农耕与游牧:古代中国的两大经济文化类型[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经济上的互补与非平衡需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赵林.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1)

[6]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J].云南社会科学,1983(1)

[7]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7(4)

[8]高翔,刘凤云.论古代中国北方的农耕与游收—对两种文化关系及发展趋向的探讨[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1)

[9]陈则飞.从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看族群心理认同的差异[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猜你喜欢
游牧农耕民族
我们的民族
农耕旧事十二韵
都市游牧
多元民族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