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刚
“浙江制造2025”需做好“加减乘除”
潘毅刚
未来浙江制造业要持续发展,由大做强,迫切需要站在全球竞争和国家需要高度,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新出发
浙江是个制造大省,规模总量仅居广东、江苏、山东之后;也是个制造企业大省,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浙江遥遥领先,占了1/5左右。但却又是个制造业“弱”省,除了少数领域有一批领军企业和一批“隐形冠军”之外,多是铺天盖地的规模不大、优势不强、层次较低、效益不高的制造产业。根据OECD标准分类,2013年浙江低技术制造业比重比全国高5.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比全国低4.3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工业增加值(近百分之九十左右是制造业)增速呈现出从高位明显回落态势,近五年平均增速未超过10%以上,多数年份低于同期GDP增速(见图1),投资和效益指标不佳。
图1 浙江2004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变化趋势
占据经济“半壁江山”的浙江制造何去何从,意义重大。对于这一问题,当下有两类看法比较典型:一种看法认为,浙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面临重大调整,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占经济比重下降的趋势已成事实,大部分弱质制造产业关停并转,加速淘汰不可避免,一些制造业块状经济趋于衰退,未来发展重点应瞄准现代服务业。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是立国之本,亦是立省之本,大到不能倒,未来发展还应是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必须用有力手段,倾斜政策和要素,提振工业,提振制造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看错趋势必将失去未来。对于这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并不矛盾,需辩证看待。未来浙江产业结构的调整,三点趋势应明晰:第一,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是大数规律,适用于国家乃至省域尺度。对于未来浙江省域尺度的经济结构而言,服务业一定是主体,这既是经验,也是趋势规律。但是,对于一县一区而言,却需要辩证看待,因地制宜,可以是工业主导,亦可以是服务业主导。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服务经济主导不是服务业主导,也不是产业空心化,而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共同推动。世界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经验表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中必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受产业偏好和统计分类所囿,而应抓住趋势,补齐短板。第三,制造生产总体遵循比较优势分工规律。美国“再制造化”以及省内制造业加快外迁的趋势表明,当前浙江要素投资扩张期的比较优势所剩无几,短中期的产能过剩和长期的消费需求变化,已经对制造生产方式和重点提出新要求。未来浙江制造业要持续发展,由大做强,由衰转盛,迫切需要站在全球竞争和国家需要高度,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新出发。
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浙江也将实施自身的浙江制造2025战略,迫切需要抓住自身痛点问题,建议可重点抓好“加减乘除”四个方面的工作,让浙江制造焕发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奇迹,引领中国制造2025。
其一,做好浙江制造强省的“加法”。加什么?一是“互联网+”。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互联网+”为浙江量大面广的存量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次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拓宽市场、提高效率、创新业态模式的重大转型升级机遇。尤其是浙江传统轻工产业的“大规模制造+传统市场”的模式,需加快向“个性化制造+线下体验线上采购的(O2O)”模式转变。当下我省力推的电商换市,不是线上线下市场的“搬家”,而是“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的决策机制的改变。因此,不能简单的把互联网作为营销渠道简单的“加”在制造生产的后端,各地要设法引导广大企业把互联网“加”到制造生产的前端,改变原有传统生产方式,让消费变化引领生产,让生产更紧密贴近需求,引领需求,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升级。二是“生产型服务业+”。浙江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在国内应处于前列,但靠压低要素成本价格实现的空间终究有限。制造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最终还得靠创新管理、创新业态。而这就需要发达的生产型服务业来支撑。要研究政策,鼓励和支持引导企业加快在融资创新、研发设计、软件服务、创新创意、品牌营销、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做强发展,实现发展成本的持续降低,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的不断提高。三是“重大项目+”。浙江制造走得是一条以轻工为主、自生自发发展的路,市场开发程度虽然高,但产业领域的开放程度却较一般。制造行业靠自身的创新,速度总是慢的。引进重大制造项目,不断消化、融合是一条捷径。“十三五”时期,结合实际需求,瞄准中国制造2025、瞄准制造环节国产化、瞄准国内外重大市场需求,引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制造和高技术项目,比如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芯片和路由交换以及网络安全、通航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智慧医疗器械等我省有一定基础,又有强大市场需求的重点领域,增量带动浙江制造转型换代。
其二,用好产业政策倒逼的“减法”。“十三五”时期,投资和产业政策都要倡导负面清单模式,各地各部门要在负面清单的“减”的内容上下功夫,对于哪些明显不符合发展导向、不符合实际情况、不符合准入门槛的制造产业和行业,必须建立起“三个不惧”的理念,既不惧工业比重降低、不惧经济短期下行、不惧税收波动。要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低端过剩产能,“减”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产业,绝不应短期工业滑坡、经济下行压力而放低标准。对增量产业不管多大投资、多好前景只要不符合人民福祉坚决“拒之门外”,对存量产业不管企业多大,缴纳多少税收,只要达不到标准,坚决关停淘汰。尤其是对哪些生产假冒伪劣企业,即使是当地纳税大户,也绝不姑息养奸,一视同仁用好质量监督、知识产权、环境和能耗标准等倒逼转型升级的手段,严格执法,营造精耕细作的产业发展环境。要建立精益求精、严格苛刻的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区域标准,建议运用保险和政府奖励补贴等措施给予浙江制造首台套、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等有突出贡献的龙头或领军制造企业予以经济和声誉支持,打响“浙江制造”的区域品牌和标准,让浙江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浙江品牌畅销全球。
其三,善用借势借力放大的“乘法”。一是发挥金融资本杠杆效应。规律表明,制造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没有资本运作的力量是难以维持规模和竞争优势。要进一步发挥浙江资本充裕优势,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有利的兼并收购重组的优惠政策,对接国家资本市场,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地方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有实力的制造企业上市、兼并收购、区域重组的步伐,拓展市场,做强品牌,获得关键技术。二是要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以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扩大政策辐射范围,完善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以杭州创新走廊、高新区、科技城、孵化器、加速器、重点企业研究院以及众创空间等为重点平台和载体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中高端人才、先进适用技术等创新要素投入、集聚,紧密联系制造生产应用环节,释放创新裂变的作用,引领制造业加速发展,放大制造业同等资本和劳动的效益产出。
其四,探索破除过度干预的“除法”。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规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做强制造业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政府主导肯定不行,只依靠市场和企业自发发展也不行。各级各部门亟需更新理念,争做改革促进派,发展引路人。既要根除人治的“一言堂”、破除违背规律的过度干预,更要多从体制机制革新中找办法,研究多用普惠性产业政策,少用倾向性的扶持政策,放大政府有限的财力和资源,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路径,既不为“一哄而起”的跟风发展推波助澜,也不“无为而治”任由市场“野蛮生长”,保持发展的战略定力,科学决策、有效决策,在市场决定性基础上用好政府“有为之手”。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