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华 陈佳琦 胡正飞 邬继文 吕龙宝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云南昆明 650223)
新引进树鼩饲养管理方法
马玉华陈佳琦胡正飞邬继文吕龙宝*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云南昆明650223)
目的:为满足科研工作者需求及探索新引进树鼩饲养管理要点标准操作方法,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提高树鼩饲养成活率,降低因环境、饮食、人为干扰、疾病等变化造成的死亡。方法:依据中心多年来所摸索成熟完善的饲养管理技术。结果:新引进第1批次105只树鼩饲养成活率98.06%,第2批次95只树鼩饲养成活率98.94%。结论: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中心所提供的饲养笼子、饲喂方法、室内环境控制以及过渡期维生素、微量元素、辅食的添加是合理可行的。
树鼩人工饲养管理辅食
树鼩是一种极异受惊的小型哺乳动物,依据其固有的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以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树鼩的各项生理指标趋近于人类,而被美誉为非人灵长类的近亲,应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而树鼩从野外进入人工饲养状态时,其正常的生活环境被破坏,期间如果饲养管理不善,极易造成死亡,而影响科研工作。本文为满足科研工作者需求对新引进200只树鼩进行为期3个月的饲养,饲养成活率98.5%,现将饲养管理技术、方法阐述如下,希望对从事树鼩饲养的单位有所帮助。
1.1实验动物来源、数量及目的
实验动物来源、数量:云南省玉溪市玉门县,共计2批次合计200只。
目的:对新引进树鼩饲养3个月后满足科研工作者测定其血糖值与人工繁殖子代树鼩作对照。
1.2药品
复方磺胺甲噁唑(昆明全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乳酸菌素颗粒(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有限公司)、富维康(畜禽用多种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广州森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阿佳益伊维菌素注射液(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圈养宠物专用微量元素粉(成都新汇宠物用品厂)。
2.1树鼩引进前准备
2.1.1饲养间及笼子卫生与消毒
树鼩引进前1周将饲养间及笼子(中心自制笼专利号:ZL 2013 2 02642719)清洗干净,并以方便饲喂、管理为准则摆放所用笼子,而后关闭门窗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 h以上,于使用前4 d打开门窗和风机排除饲养间内污浊空气,为动物提供一舒适环境。
2.1.2料盒及粪垫清洗消毒
料盒及粪垫用含氯消毒粉按1g/3.75kg水浸泡30 min后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2.2饲养管理
2.2.1饲养方式
2批次200只树鼩均采用1笼3只雄性或雌性饲养模式。
2.2.2饲养间内环境控制
温度23℃~25℃,相对湿度40%~70%,光照时间12 h,强度≤900 lx,噪音≤60 dB,室内保持通风、整齐。
2.2.3饲料
由玉米、豆粕、次粉、奶粉、鱼粉、白糖、添加剂、食用油、磷酸氢钙、鸡蛋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制作成糊状粥并根据不同的饲养目的给予辅食,若不用于配对饲养繁殖仅是实验观察饲养无须添加牛肉、鸡蛋、猪肉、牛奶等均能满足树鼩正常生长发育。而本次所饲养树鼩目的在于饲养3月后测定其血糖,顾为降低饲养成本仅于中午额外给予苹果。
2.2.4饲料合理过渡
为降低因环境、饮食等改变发生疾病所造成的树鼩死亡,引进后1周内前1~3 d给予少食多餐并于饲料里添加少许红糖并给予充足苹果,4~7 d于饲料里添加复方磺胺甲噁唑+乳酸菌素片+维生素+微量元素。1周后转入正常饲喂。
2.2.5日常饲喂方法
定时定量给予树鼩食物,尽量降低树鼩因饲喂时间改变和饮食量不同所造成的应激,保障树鼩正常生长及发育,具体饲喂时间和饮食量为:早上8:00喂糊状粥60~80 g/只;中午2:00喂苹果30~40 g/只;下午5:00喂糊状粥60~80 g/只。
2.2.6日常卫生清理及消毒
2.2.6.1 饲养间卫生及消毒
饲养间内接收粪便、食物残渣的垫子每天清洗消毒1次而饲养间每周消毒2次,清扫消毒的整个过程避开树鼩活动的高峰期以降低外界活动对树鼩造成的应激。
2.2.6.2 人员卫生消毒
人员进出饲养间必须更换经紫外光辐照工作服、口罩、帽头、水靴等,禁止与饲养动物无关的人员进出饲养间及相关工作区域。
2.2.7日常观察
为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树鼩造成的干扰,饲养过程中不设专一的时间对树鼩进行日常观察,主要利用喂料时间段特地观察树鼩的采食、粪便、外观及精神状况等,若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措施。
2.2.8主要疾病防治
树鼩从野外进入人工饲养后由于环境及饮食等因素的改变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致使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渐而发病。此次200只树鼩在3个月的饲养期间除死亡的3只外,零星散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为腹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动物排黄色形似“鸟屎”样粪便。依据几年来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对其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并于食物中给予适当乳酸菌素颗粒后树鼩于第2 d粪便正常。而对死亡的3只树鼩进行解剖,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组织无明显异常,其症状仅表现为消瘦,怀疑应该是环境、饮食等变化忧郁而死亡。针对此次200只树鼩的整体情况进一步说明在食物过渡期间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2.2.9驱虫方案
树鼩饲养至第10 d给予实施驱虫措施,具体为阿佳益伊维菌素注射液0.08 ml/只混于饲料中供树鼩自由采食,第20 d及第30 d再次重复用药。
表1 此次200只树鼩的饲养结果
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所提供的树鼩饲养笼具、饲料、饲喂方法、室内环境控制以及过渡期维生素、微量元素、辅食的添加是合理可行的。
(1)据Schwaier(1973),新进树鼩的死亡率为24.6%;据树鼩生物学,昆明动物研究所1983年8月新进218只树鼩,其死亡率高达41.3%[1];又据李波,陈丽玲,角建林等于“中缅树鼩实验室饲养管理初探”报道新进树鼩死亡率1:1配对笼养60%,1:2配对笼养67.8%[2],与之相比较此次新进的200只树鼩,其死亡率为1.5%,说明此次所执行的树鼩引进前准备、饲养管理等方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树鼩的驯化饲养是确实可行的,且按照此方法饲养大大提高了树鼩饲养成活率,降低了死亡率充分的配合了科研工作者对树鼩的实验。
(2)依据表1数据说明为提高新引进树鼩饲养成活率于适应过渡期内做好饲养方式,食物过度,室内环境控制,维生素,微量元素,预防用药及良好的饲养管理等环节是必须的,而在诸多的环节中首屈一指的为温湿度、饲料及预防用药。
(3)依据表1数据再次说明新引进树鼩的过渡饲养适应期为3个月是比较合适的,且适应期内给予树鼩采食柔软易消化的糊状粥较理想,而后根据不同的饲养目的和实验目的逐渐转化为颗粒料、膨化颗粒料及膨化粉料均可以。
[1] 彭燕章,叶智彰.树鼩生物学[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1:76.
[2] 李波,陈丽玲,刘汝文,等.中缅树鼩实验室饲养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2008,(35):814-815.
[3] 匡德宣,孙晓梅,江勤芳,等.树鼩的动物福利措施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23(4):74-78.
马玉华(1981-),男,主要从事实验动物学研究。
吕龙宝(1971-),男,主要从事实验动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