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祥+黄俊怡
[提 要]面对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论述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系统分析其内涵,探讨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伦理;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简介]林洪祥(1990—),男,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黄俊怡(1989—),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西南昌 330064)
所谓生态伦理,是指人们在对特定的环境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它是从道德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确主张具有道德主体地位的人应正确审视、科学对待具有道德客体地位的自然环境。
一、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是指马克思在其特定历史时期对生态环境问题探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的思想。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阐述。表现为三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三是实践属性。
(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①“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②。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尽管与其他动植物不同,具有能动性和思维,但也应受到自然的约束。马克思把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来源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是通过对人的自然属性的确切把握,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本质规定和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是建立在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把握基础之上,而且还建立在人的社会属性之上。因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虽然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属性之上,但人的自然属性绝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以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④人与自然间的对象性关系充分说明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但自然存在物并不能说明是人的本质,因人的对象性关系更多的是社会中体现。人的对象性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及社会中的人和全部的历史。
(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属性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实现形式的科学解读。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反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向度归根结底在于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实践作为人的基本感性活动,是人变革自然的基础,是人与自然产生伦理关系的根本前提。人类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描述,指出了其产生根源,批判了它对生态的破坏,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对生态环境是极大的破坏,而这种模式产生的根源是劳动异化。劳动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异化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此,劳动异化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并且给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痕”。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带来的是不断的冲突与破坏,危害着生态环境。资本家旨在不断的攫取利润,完全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更不考虑对后代的影响。马克思正是在对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其实践带来指导。“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且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因此,把握好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革新政绩观念,重视整体发展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然而在“唯GDP”的政绩观下,忽视了整体发展布局,只看到了当前的经济利益,并没有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特别是“雾霾”现象愈加严重,水资源污染情况持续恶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理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在“唯GDP”的模式发展之下,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付出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代价。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模式带来了的后果是对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冲突。循环经济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推动互联网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制度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⑤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也更加的公开透明。潘越表示,“要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更加阳光的心态,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社会共治。”⑥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⑦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制度存在许多不足,如生态红线制度不够明确、生态补偿制度不够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不够严格等。从微观上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但是单个微观经济主体都具有“经济人”的特性,而生态文明建设恰恰需要“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这种转变单纯依靠说教收效甚微。要把“经济人”转变成“社会人”,必须完善生态保护制度,让公众参与进来,作为监督者、实施者、受益者,实现环境保护的社会共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政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28页。
⑥http://www.jshb.gov.cn/jshbw/xwdt/glxw/201506/t201 50602_305164.html。
⑦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
[参考文献]
[1]解保军.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生态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
[2]房尚文,吴斌.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3]陈文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王耀华,王捷.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设想[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