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0例临床观察

2015-10-25 02:41蔡剑飞徐君君袁淑芬丽水市中医院针灸科浙江丽水323000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急性期

蔡剑飞,徐君君,袁淑芬丽水市中医院针灸科,浙江 丽水 323000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0例临床观察

蔡剑飞,徐君君,袁淑芬
丽水市中医院针灸科,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针灸组则根据不同分期给予相应针灸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睑闭合等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并评价针灸组患者病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83%和61.54%,3期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越早进行针灸干预疗效越明显。

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法;分期治疗

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又称贝耳麻痹,是一种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一般是由于是面神经核及其分支的整体损伤所引起,临床多表现为口角歪斜、患侧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鼓腮漏气、眼睑闭合不全等。周围性面瘫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遗留一定的面部后遗症,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针刺治疗是公认的治疗面瘫的方法之一。笔者根据本病不同病变阶段给予相应针灸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本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收住入院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70例。对照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23~62岁,平均(39.4±9.7)岁;其中左侧面瘫38例,右侧面瘫32例;急性期31例,静止期25例,恢复期14例。针灸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25~68岁,平均(40.3±10.4)岁;其中左侧面瘫40例,右侧面瘫30例;急性期33例,静止期24例,恢复期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及《针灸治疗学》[3]中关于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遵医嘱进行规律治疗;③年龄18~70岁;④病程在3月之内。

1.4 排除标准 ①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腮腺炎、颅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④有晕针等病史或对针刺过敏或针刺部位皮肤破损的患者;⑤同时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进行西医常规治疗:①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每次0.5mg,每天3次,口服;②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0μg,每天1次,肌肉注射;③维生素B6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每次0.2 g,每天1次,加入100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2.2 针灸组 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予针灸分期治疗。①急性期(发病1周之内):以通络散寒为主,取患侧太阳、攒竹、童子髎、地仓、颊车、迎香、翳风、风池、太冲、合谷为主穴,以毫针浅刺,不做捻转提插,留针20m in;②静止期(发病2~4周内):以通经活血为主,取患侧太阳、下关、地仓、阳白、丝竹空及双侧合谷、内庭、梁丘,面部穴位以毫针斜刺,其中太阳透颧髎、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行针以捻转为主,平补平泄,可以给予短时间低频电流;合谷、内庭、梁丘以毫针直刺,行针以提插泻法为主,留针20 m in;③恢复期(发病4周以上):以扶助正气为主,取患侧攒竹、四白、颊车、地仓及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关元,面部穴位斜刺,行针以提插补法为主,远端穴位直刺,配以温针灸。

2组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①观察2组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睑闭合等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②评价针灸组患者病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4]相关标准拟定。显效:患者的眼睑闭合完全,面部表情恢复正常,鼓腮吹气不漏气,口角正常;有效:患者的眼睑闭合完全,面部表情有所改善,鼓腮吹气漏气好转,口角稍微偏斜;无效:患者的眼睑闭合不完全,面部表情无明显改善,鼓腮吹气时漏气,口角歪斜,其他临床表现无变化或加重。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针灸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91.43%,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针灸组不同分期疗效比较 见表2。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95.83%和61.54%,3期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针灸组不同分期疗效比较 例

5 讨论

针灸是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手段,有祛风散寒、调理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效[5]。现代研究表明,面神经受到针刺刺激后,面神经核中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显著提高,有助于面神经损伤的修复,另外针刺刺激还促进乙酰胆碱的分泌,而乙酰胆碱是修复损伤的面神经的重要物质,而且针灸还能调节内分泌及免疫,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及面神经麻痹情况[6]。所以运用针灸手法可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给,减少血管痉挛水肿,促进面部肌群功能恢复。

分期针灸针对不同时期的病机变化选择不同刺激部位及强度,针对性更强。如急性期面部穴位浅刺,不作捻转提插,因急性期病位表浅,以散寒通络为主,强刺激反而容易造成神经功能二次损伤;静止期宜透刺,加大刺激强度,有助于激发经气;而恢复期邪气已经基本外出,以调和阴阳、顾护正气、活血通络为主,选穴及补泻手法均有不同[7]。周围性面瘫不同时期针刺治疗除取局部穴位外,均取阳明经合谷穴,取“面口合谷收”之意。急性期取胆经风池穴、肝经太冲穴以疏风散寒、疏通气血;静止期取胃经梁丘、内庭,刺激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以调节气血,通脉助运;恢复期则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以补气养血、益阴通脉为主。而关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在急性期进行针刺是一种二次伤害,可能加重面神经组织的炎症水肿与变性,导致后遗症产生。但从病理来看,急性期患者主要表现为面神经缺血和水肿,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水肿程度增加、神经受压严重、髓鞘及轴突变性[8]。在面瘫的急性期若给予良性刺激,正确掌握针刺的刺激量,不但不伤正,反而能疏通经络,激发经气,有利于导邪外出[9]。

结合临床观察,笔者认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进行针灸干预疗效越好。

[1]谷文英,李洪力.分期针灸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2):125-126.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98.

[3]王启才,杨骏,高树中,等.针灸治疗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9-70.

[4]包大鹏,白鹏,迟旭.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19-20.

[5]甘丽娇,沈文清,吴永红.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2):212-213.

[6]钟建聪.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25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4):63-64.

[7]许荣正,王美萍.周围性面瘫的辨证选穴与辨病分期治疗[J].中医杂志,2007,48(5):360-361.

[8]季守贤.远取足三里、厉兑结合面部深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1,24(12):821-822.

[9]李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介入时机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6):1250-1251.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45.1+2

A

0256-7415(2015)08-0231-02

10.13457/j.cnki.jncm.2015.08.107

2015-03-19

蔡剑飞(1984-),男,中医师,研究方向:面瘫、肩周炎的针灸治疗。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急性期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