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2015-10-25 10: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妇产科

宋 莉

(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妇产科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宋 莉

(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 通过对妇产科产后出血性休克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298例,分析其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安全积极的处理,抢救成功的患者有277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手术的有8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的有7例,死亡患者有1例。通过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引起患者出现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生殖道裂伤、子宫局部因素等。结论需要加强对于妇产科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的分析,积极有效的对失血性休克事件的发生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出血性休克;妇产科;临床处理

妇产科产后出血性休克是指由于血容量低而引起的休克,在短时间内造成的血液大量丢失,循环血量的锐减使得患者出现休克症状[1]。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为静脉压变低、心跳过速和外周阻力增加等,严重时会出现心率和血压的下降,出现有酸中毒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就可能会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就我院收治的29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例,就其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298例,对其原因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患者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7.34±3.21)岁。所有患者中有135例产前出血患者,145例产后出血患者,16例异位妊娠患者以及2例流产出血患者。有150例患者的失血量在750~1150 mL,有73例患者的失血量在1150~1750 mL,有75例患者的失血量在1750~3500 mL,对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生殖道裂伤、子宫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占到了总的出血原因中的64.5%左右;导致其出血的全身因素主要有:合并急慢性病、产妇衰竭、镇静剂的使用、产妇过度紧张等;子宫局部因素有:子宫渗血、子宫肌肉水肿、子宫畸形、子宫过度膨胀等;生殖道裂伤主要有:子宫下段裂伤、引导穹隆、宫颈裂伤、引导裂伤、会阴裂伤等;胎盘因素主要有:凝血功能异常、胎膜残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等[2]。

1.2护理和治疗方法:临床中的治疗项目主要有:预防感染、利尿药、心脑血管药物、纠正酸中毒、保温、给氧、补充血容量、开通路、止血、体位控制等,首先,保持患者平卧时的姿势,同时给患者进行保暖和给氧,通过输氧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输氧,为患者实施止血操作,如:应用宫缩剂、结扎子宫血管、局部缝合术、子宫切除术、宫腔填塞术、DSA血管加入栓塞术、子宫血管实施压迫、对主动脉实施压迫,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凝血障碍,那么在对药物的选择上就要慎重,可以应用补充凝血酶、新鲜冰冻血浆灌注等方法[3]。

其次,依据患者实际的出血原因、出血部位等,对患者进行血容量的补充,选择有效的方法控制住患者的出血状况,同时要为治疗的有效展开开辟输液通路,包括外周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的切开等,确保血液的补充总量要大于失血量,保证血液有足够的携氧能力,依据患者的休克程度应用床旁监护设施来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测,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血细胞压积等实施常规的监视,对输血量及种类予以及时的调整,依据总输入量超出出量、现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先多后少、先快后慢的补充原则实施操作,对患者的循环血量予以及时的补充,以便于疏通患者的微循环,实施细胞外液的补充。如果患者伴随有尿少或者是无尿的情况,可以应用利尿剂、导尿管等方法实施治疗,如果患者的血容量得到基本的改善,对于尿量少的患者可以给予利尿剂、速尿、导尿管等实施治疗;如果患者患者伴随有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可以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实施治疗;如果患者伴随有心脏功能不全、深度休克、心肌缺氧等现象,可以适应速效洋地黄实施治疗,能够促进血管在较短的时间中对药物进行吸收,使患者的血压上升,为补充患者的血容量争取时间,一旦患者的血容量得到基本的补充,并且中心静脉压恢复至正常值,患者的体征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发凉等,能够适应血管扩张性药物的治疗,主要应用多巴胺实施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心排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并且能够小幅度的提升血压,扩张患者肾血管,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患者出现的感染及并发症[4]。

1.3统计学分析:针对所有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分析,298例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子宫局部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和生殖道裂伤等。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会因为失血量的增加而增高(P<0.05)。经过治疗和抢救,29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285例,行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有4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有3例,死亡1例。见表1。

表1 失血量与休克的关系

3 讨 论

妇产科患者如果出现失血量过多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低容量休克。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确保气道畅通,并且及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同时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生态体征。

要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和血细胞压积等进行实时观察与监测,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对输液量和给药作出适当的调整,总的来说要遵循总入量大于出量,先多后少,先快后慢和先盐后糖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循环血量和细胞血液的补充。观察如果患者的尿量少甚至无尿,就要使用导尿管或者利尿剂。如果患者的血容量出现正常,但是尿量仍<25 mL/h,那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给患者滴注利尿剂。如果患者还出现心脑血管病发症,就需要同时使用心、血管的活性药。如果患者出现有深度的休克,心肌缺氧或心功能不全等,这时就应该选用速效洋地黄。如果患者虽然血容量得到了补充,中心静脉压也开始显现出正常,但是患者依然出现了不良的症状,这是就需要使用相应的血管扩张药物,增加患者的心排出量,减少外周阻力。

本组患者中298例患者抢救成功的患者有285例,行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有4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有3例,1例死亡,证明护理工作的落实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抢救可以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医院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最大限度的减少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有效的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胡蕾.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0):141-142.

[2]杨慧梅.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72-73.

[3]蒋红梅.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55-56.

[4]罗桂平,方光萍,蒋朝书.23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56-57.

R473.71

B

1671-8194(2015)23-0255-02

猜你喜欢
出血性休克妇产科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