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F-CDIO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2015-10-24 07:51:18左秀平曹家谋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物流

左秀平 曹家谋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一、TF-CDIO模式的内涵

(一)TF(教学工厂)

“教学工厂”的概念,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在感悟职业类院校输出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一现象时提出的。该模式是指“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合一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即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校园内建立逼真的教学工厂,使实践教学不依赖于校外企业,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向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联合研究的关于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该模式将工程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并建立了培养这些能力的12条标准(见表1)。CDIO的12条标准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来提高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表1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培养标准表

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工程类高校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如广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深圳大学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TF-CDIO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

纵观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发现,为了兼顾物流行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各个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目繁多,多数为仓储、供应链、国际货代等知识的拼凑。且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呈现如下特点:一是课程体系无特色。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设置趋同,从而导致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同质化,不能满足企业对物流行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二是课程体系完整“宽口径”。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遵循“宽口径”的原则,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针对具体的行业和岗位,这必然导致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三是课程体系与岗位实践相脱节。课程体系设计与地区行业协会、物流类企业联系不紧密,导致毕业生与物流类企业不能“零距离”对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养知识结构牢固、岗位能力突出、适合物流行业企业需求的适岗型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设计时,必须遵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在此,我们引入“教学工厂”的概念,结合成功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构建了“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真实的教学工厂里,以项目为主线,实施项目化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符合江苏物流行业特色的适岗性人才。

二、基于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基于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为了使新建设的课程体系更符合“教、学、做、评”一体化的CDIO教育模式,更能适应各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首先,必须要做相应的市场调查,调查物流相关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以及物流行业各职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其次,要归纳总结物流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及具体的工作任务。再次,专业教学团队需集中讨论设计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项目等。最后,需要规划确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实施条件。具体见图1。

在设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必须严谨、准确。从市场调查开始,一直到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各核心课程的实施条件,都必须紧密结合江苏省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各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才能培养出适岗型人才。

图1 基于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图

(二)物流相关岗位的具体要求

在对江苏省内235家物流相关企业及物流行业协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综合分析了江苏省对物流类人才的需求状况。为构建符合江苏省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我们归纳总结了物流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工作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物流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表

不同的物流岗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有时是互通的,有时是重合的。只有明确了物流相关岗位的具体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才能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专业化人才。

(三)基于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学习和技能实践,因此,在设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以“理论够用”为原则,以物流产业各个典型工作岗位任务为依据,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进行课程整合,构建基于TF-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群,体现项目化教学过程,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TF-CDIO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工厂”内实施教学,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关注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教学工厂”内,以CDIO为基本环境,实施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见图2。

图2 基于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图

根据不同的物流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我们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其中,基础技能主要是指公共基础技能和专业基础技能,前者可通过开设英语、计算机基础、市场营销等课程来实现,后者可通过开设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沙盘模拟实训和管理学等课程来实现,着重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一阶段通过第一、第二学期的学习来完成。

专业技能的培养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技能分为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可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来实现,如物流基础、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核心技能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来实现,这部分课程包括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等。专业基本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主线,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和职场气氛的教学,在教学工厂内完成教学。这一阶段通过第三、第四、第五学期来完成。

综合技能包括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物流管理专业可通过设置综合实训项目、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这一阶段可通过第第五、第六学期来完成。

三、基于TF-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践

(一)倡导TF-CDIO模式,实施教学改革

教师将CDIO的教学理念引入日常教学中来,以项目化教学来设计所授课程。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模式设计项目,实施教学改革,既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灌输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学校更成为了TF-CDIO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保障。学校应创建适合CDIO模式的教学环境,建立实训室和教学工厂,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各种评价方法考核TF-CDIO模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鼓励教师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只有在企业一线岗位上工作过,并且在教学生涯中能不间断地到企业实践,能够将企业的现实生产过程、管理实况运用于教学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双师”。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教师是实现此目标的主体。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可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基于仿真的CDIO项目教授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三)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工厂

校企合作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学校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努力为社会服务,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其具体表现,一是鼓励教师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运营管理等,二是企业可派管理人员参与教学,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模式向学生讲授真实的企业项目。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具有真实项目和职场氛围的“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真实企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参加岗位实践、亲自体验企业的运营过程,了解各种物流的实施管理过程。

(四)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实训条件

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室的投入力度,建成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场所。通过专业实训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理论教学效果。建设具有仿真项目和企业氛围的实验实训室,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要结合CDIO项目化课程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校内实训室的改造,完善“校内仿真工厂”的教学实施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的CDIO教学,要将CDIO全过程引入物流管理专业各核心课程的实施环节中,借助于仿真的企业环境,注重职业行为的反复训练。

[1]刘佳,李颖.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的设想——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44-46.

[2]刘明忠.物流管理专业导向下的高职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15):133-134.

[3]乔骏.基于KAQ-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8):149-150.

[4]王爽.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技术,2013(4):283-285.

[5]吴翔.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其核心课程群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84-87.

[6]傅永华.基于CDIO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5):142-144.

[7]白晓娟.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9):72-7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