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充作为古代逻辑学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论衡》一书,从逻辑学角度出发对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进行深刻地批判,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他的逻辑思想理论以及富有哲理的思想,其广泛地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西方逻辑史传入中国以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以西方逻辑学为蓝本展开了对中国逻辑学的研究,从而深刻了解王充逻辑论证思想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王充逻辑学思想对中国后汉时期逻辑学和哲学的影响。
关键词:王充;逻辑思想;影响
王充(公元27–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大多数人知道并了解的王充,多是早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启蒙家,很少人知道他也是我国早期杰出逻辑学家。王充出身东汉时期,以平民家庭出身的他,对知识的渴望前所未有,在兴趣上也颇为广泛,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以雄厚的知识理论做背景,探究了九流百家文言,充分涉猎了多数自然科学等书籍。他一方面广泛地总结先秦时期墨、儒以及法家的思想,结合其三家的优缺点,以发扬自己的独到的哲学观,另一方继承和发扬汉代以来对神学的批判,从批判中获得逻辑学“证实”的论点。随着汉朝的平稳发展,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得到了充足的休养生息,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王充悉心研究各类科目,在他呕心沥血下著《论衡》一书,全书共三十卷,八十五篇。该书从历史上来看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王充逻辑思想研究意义
随着“非形式逻辑”研究的逐渐兴起,中国古代逻辑学研究的广泛开展,王充的《论衡》不仅给我国现代逻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在逻辑学研究方法上给予很大的指导意义。当然,王充的逻辑论证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正是通过修正王充逻辑论证的不足之处,可以提升逻辑研究方法上的升级,实现逻辑理论的创新。纵观王充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前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奠基,吸收秦汉以来百家的论学成果,而后期王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利用逻辑方法来批判当时的谶纬迷信,他的整个逻辑思想体系对许多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通过了解王充逻辑学思想,我们能从理论上弄清他的逻辑思想的产生、发展、转变、升华的渊源,以及对其论证逻辑的思考,以便更好地帮助人们解读王充。
王充的《论衡》本质上运用逻辑论证的思维方式去批判脱离经验去认识事物,这与我们社会实践切实相关。一方面通过研究王充的逻辑思想,这也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将这一论证逻辑方法广泛运用,从而提高我们的辩证看待事物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王充逻辑学思想研究使我们明白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一些问题时,要不断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联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解决现实问题。
二、王充逻辑思想的著作
《论衡》全书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对作篇》、《薄葬篇》和《知实篇》中王充充分的介绍自己详细家史以及对逻辑概念的充分定义;在《案书篇》、《刺孟篇》和《问孔篇》中以推类的思想,对古人尤其是对古代名人的迷信进行详细的驳斥;在《书虚篇》、《虚颂篇》和《宜汉篇》中,对逻辑谬误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叙述,表达其“疾虚妄”思想,医治虚大狂妄盛行一时的谶纬迷信,纠正其逻辑错误,明确贴合实际的逻辑语言。而对《论衡》进行翻译的是《诸子集成》、《中国逻辑史资料选(汉至明卷)》、《白话论衡》。
在探究王充逻辑思想的著作,国内学者主要开始对各个时期思想家的逻辑思想进行了分开的总结,但是大多数以教材的形式为主要详诉对象,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对于王充的逻辑思想的叙述多为概论式的总结,然而这些著作却对我们探究王充的逻辑思想有了概念上的了解,值得我们去广泛参考与学习的。周云之主编的《中国逻辑史》,对王充的《论衡》中从论题、论据和论证三个方面分析了其逻辑结构的建立,探究了王充是运用逻辑论证的多种方法来批判谶纬迷信思潮。
三、结语
随着东汉时期各种徽纬迷信思想到处泛滥,外加上西汉独尊董仲舒以神学目的的儒学思想,王充以批判见长的逻辑思想,对一切谶纬迷信思想中的逻辑谬误进行深刻的批判,在此过程中王充形成了独具特色逻辑理论,成为中国逻辑思想史发展不可磨灭的一杆大旗。正因为现实斗争的需要,王充的逻辑思想才能不断创新,其逻辑理论的实践性比较强,但与传统逻辑相比较,王充逻辑思想基本符合传统逻辑核心理论。因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关于分析王充逻辑思想的研究意义,可以激发我们对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新兴趣。
王充用三十年时间著成《论衡》一书,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影响。《论衡》从哲学上不仅仅批判了西汉时期谶纬迷信的学说,而且丰富了当代的逻辑论证思想,其中“效验论证法”的理论运用对自然科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了后来的哲学家对逻辑哲学的思考,如:后期王符的“譬喻论”、徐干论“辩”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学的发展,无一不体现着逻辑论证的辩证思维,正是王充的逻辑论证思想在东汉时期的盛行,对后汉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起着推动的作用,也引发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对古代逻辑思想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周云之.中国逻辑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充.白话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97.
[3]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选编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汉至明卷)[M].兰州:甘肃人名出版社,1991.
[4]傅坚.王充的“效验论证法”试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作者简介:席煜翔(1990–),男, 河北人,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